學達書庫 > 傳記 > 蔣介石傳 | 上頁 下頁
第十八章 戰爭結束(3)


  國民黨的官員,有靠山的人以及發戰爭橫財的人,享有很大的特權。

  因此,很多知識分子都支持民主同盟。他們不一定是親共產黨的,但他們痛恨國民黨的腐敗政權。

  國民黨秘密特務的所作所為也讓人厭惡,他們捕風捉影,隨意逮捕政治嫌疑犯。實際上,這些特務根本不講究所謂的「秘密」,他們往往是露自己的身份,以使周圍的人害怕他們。

  對於局勢的日益混亂和人民日益的不滿,視聽閉塞的委員長也一定略有所聞,也許是為了討好美國人,在1944年底,他為了提高效率,作了一些調整。腐敗無能的孔祥熙終於被撤下去了,由他的大舅子,對他十分輕蔑的宋子文擔任行政院院長。宋子文離開外交部造成的空缺,蔣介石讓溫和謙遜、工作勤勉的王世傑填補。就連根基深厚的何應欽將軍也靠邊站了,他在軍隊方面謀取私利所造成的混亂可與孔祥熙相比。接任他軍務部長職位的是精力充沛而又能幹的陳誠將軍。但是,何將軍並沒完全失去把軍隊的戰鬥力搞得不能再低的一切權力,他還是個總參謀長。

  一旦宋子文身居要職、委員長對那些眼不見為淨的事就不能不管了,因為他的這個讀過哈佛大學的大舅子坦率直言,是中國很少的幾個敢於在最高上司面前陳述自己思想的人之一。

  但是,這也無濟於事。蔣介石曾向馬歇爾將軍說過,一般的經濟規律無法對中國的農業經濟產生作用。

  孔祥熙印鈔票,是因為這是推動國家運轉的最簡便的方式,至少在一段時間裡這樣做能起作用。

  儘管宋子文努力苦幹,忙得不亦樂乎,他仍無力克服委員長存心設置的障礙,政府對國家預算的胃口越來越大,到1947年竟佔用了高達80%的國家預算。這樣,宋子文也只好去印鈔票。

  在緬甸,當貴州的戰役還在進行時,史迪威在與日本人的戰鬥中,取得了一系列艱苦而又輝煌的勝利。這些勝利絕大部分都要歸功於他手下的中國部隊。

  到1945年1月底,緬甸西北部的利多公路已與通往昆明的老緬甸公路部分接通,這樣,日本長時間的封鎖終於被打開了。1月28日,首批陸上運輸隊的500輛卡車到達中國。為了表示歷史的公正,蔣介石將這條公路改名為史迪威公路。

  然而,史迪威將軍並沒有享受到這一遲來的榮耀,他當時已離開了中國。1944年夏天,他與委員長的長期爭吵變成了一場危機。從羅斯福總統拍給蔣介石的電報中,可以看到矛盾的激化過程。

  在一段時間裡,總統覺得他和蔣介石委員長的對話簡直像對牛彈琴。這是宋子文造成的,儘管他在當時的國內事務上能直言不諱,但出於謹慎和他自己的外交策略,他不讓蔣介石聽到白宮的直截了當的抱怨;在翻譯羅斯福的電報時,他把可能惹蔣介石生氣的段落全部刪掉了。史迪威曾通過他的保護人馬歇爾將軍提到過他的老論調,暗示唯一讓中國全力投入戰爭的方法就是讓他(史迪威)取代蔣介石做最高司令,統帥中國境內的中國和美國的部隊。

  1944年7月,馬歇爾向羅斯福提出了這個建議,羅斯福於7月6日打電報給蔣介石,說他認為史迪成是「有權協調所有雇華盟軍,包括共產黨部隊的人。」為了防止別人改動這封電報的內容,電報由重慶的一位老資格的美國軍官費裡斯將軍親自送交蔣介石,並帶上大使的一等秘書,眾所周知的反蔣派人物謝偉恩當翻譯。

  電文十分直率,但是蔣介石在讀這份電報時很平靜,臉上還象往常那樣帶著微笑。讓人吃驚的是,兩天之後他回信表示服從。但他要求美國派一個「全權的」調解人來調整他和史迪威的關係。蔣介石只是在一個問題上表示了他的不快,他建議今後總統給他的來信,都應委託孔祥熙博士轉交。

  羅斯福總統很高興,但是他的有些顧問卻認為事情太順利了,簡直不像是真的。果然,他們想對了。

  7月23日,蔣介石提出了三條以前沒有提到過的條件,他說:

  共產黨的軍隊當然可以由史迪威指揮,但他們必須事先接受中央政府的領導;他與史迪威的關係不應再出現權限不清的情況;中國政府應全權控制租借物資。

  為了讓問題更加複雜化,他指示在華盛頓的孔祥熙博士宣佈,當他提到中國軍隊時,他只是指那些已經由史迪威指揮在緬甸作戰的中國軍隊。

  總統被弄糊塗了,但他認為自己至少在一個問題上是和蔣介石一致的,即任命一個權力很大的調解人。他選中了陸軍準將帕特裡克·赫爾利,他是個身材魁梧、性格豪爽的俄克拉荷馬人)他那精心修剪的八字鬍透著他的自信;在此之前,他擔任的最高職務是在胡佛總統的手下當陸軍部長。後來一想,總統又決定派唐納德·尼爾遜陪同赫爾利一起去。尼爾遜是一位商人,當時他當過一段戰時生產委員會的主席。他的特別使命是研究中國經濟,他也是個身材高大,充滿自信的人。9月6日,他們兩人經莫斯科來到了重慶。

  赫爾利到達時,蔣介石和史迪威之間的裂痕已無法彌補了。

  雖然「刺頭兒」深得軍隊和下級軍官的敬仰,但中國將領討厭他那種粗率、傲慢的作風,他們希望他不去理會軍事官僚機構中的種種缺陷,或者把他的意見留在肚子裡。為了保護自己,就連最高軍事機構中像何應欽和陳誠這樣的競爭對手,都能合起夥來,在委員長面前說史迪威的壞話。

  還有一個造成誤解的原因是蔣介石的浙江方言。史迪威會說漢語,不願意要翻譯。但是,除了蔣介石的老鄉之外、連其他中國人都覺得蔣的話難懂。當他說「好,好」時,他的意思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在普通話裡,「好」表示同意。

  如果史迪威是按這個意思去理解的,那就能解釋為什麼史迪威會指責蔣介石總是「違背諾言」。

  蔣介石的浙江話引起誤解的故事還有一些。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