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蔣介石宋美齡在臺灣的日子 | 上頁 下頁
一五九


  1949年12月,蔣介石退台後,一切行動皆以爭取美援為主,而素有「民主先生」之稱的吳國楨向來與美國交好,故而他就成了「臺灣省主席」的最佳人眩吳國楨對此曾大惑不解,婉言相拒:「陳誠將軍不是做得很好嗎?最好由俞大維擔任。」蔣介石毫不隱諱地說:「你很恰當,我要你今後全力爭取美援。」吳國楨上任「臺灣省主席」後奪了陳誠之權,陳誠對吳耿耿于懷,吳國楨向蔣介石作了報告後堅請辭職,蔣介石對吳的辭職不予批准,並說:「辭修和你鬥,你就和他鬥,我支持你。」吳國楨聽了蔣介石和他說的「貼心話」後,深受感動:「鈞座慘受大陸失敗之教訓,已銳意改革,故敢冒死犯險,竭智盡忠,以圖報效。」遂依舊做他的「臺灣省主席」,幻想勵精圖治,挽救党國。

  吳國楨一時雖受寵於蔣介石,為何又遭貶呢?原來,吳國楨雖討好了老子,可他卻得罪了兒子。

  1948年8月,蔣經國奉父之命到上海打「老虎」,時任上海市長的吳國楨一方面對蔣經國沒有積極配合,抱著看熱鬧的態度對蔣經國之舉袖手旁觀;另一方面吳國楨的權力被蔣經國架空,他又很不買蔣經國的賬,致使蔣經國對吳國楨早已心存芥蒂。

  到了臺灣以後,蔣經國獨攬臺灣島的安全、情報和特務系統大權,尤其是就任「總統府資料組」組長後,更是發號施令,藉故打擊異己和政敵。吳國楨對此深為不滿。1950年,蔣經國逮捕了臺灣火柴公司總經理王哲甫,吳國楨認為蔣經國隨意抓人,證據不足,不服人心。蔣介石的秘書告訴吳國楨,抓王哲甫是蔣介石的意思。吳國楨堅持認為:「大家都為蔣先生做事,上級命令,無違抗餘地。但王案涉及到一個是非之爭,是非是原則問題。

  此刻臺灣既風雷震盪,敵人伺機而動,政府標榜民主法治,焉能言行不一?」結果,蔣介石將王哲甫由死刑改判7年徒刑。但吳國楨與蔣氏父子的間隙卻越來越大。

  後來,蔣經國曾令全省特務以清查戶口為名,一夜間逮捕398個人,其中19人僅有輕微的違警記錄。吳國楨獲息後出面干預,蔣經國方將這些人釋放,避免了一次濫害無辜。事後,吳國偵對蔣介石進言:「非改革不可,任何機構不通過保安司令部,禁止隨意抓人,逮捕後14天,一定要釋放,或起訴。」蔣介石未置可否。

  吳國楨與蔣經國的矛盾還涉及一個經費問題。國民黨退台之初,「中央」與地方的一切開支均由省府開銷,而省府應付這樣大的開支,難免捉襟見肘。吳國楨作為「省府主席」曾向蔣介石進言:「國民黨黨費應不用國家經費而向黨員籌募,且應鼓勵反對黨之成立,俾能奠定兩黨制度。」對於蔣經國領導的特務機關一些預算外的要求和請托,吳國偵往往不客氣地予以婉拒。他曾悄悄對朋友說:「我只是採用消極行動,不發給經費,所以蔣經國恨死我了。」

  吳國楨對蔣經國不俯首聽命,早已被看成是蔣經國「登基」的障礙,而吳國楨竟還天真地向蔣介石進言:「如鈞座原愛經國兄,是不應使其主持特務,蓋無論其否仗勢越權,必將成為人民仇恨的焦點。」忠言逆耳,蔣介石聽後很是尷尬和氣惱。遂產生了除掉吳的念頭。

  江南在《蔣經國傳》中寫道:「蔣先生器重吳顯然事出有因。

  但寵臣與愛子之間,有如魚和熊掌,選擇起來並不容易。(老蔣)派人向吳暗示只要願意和經國合作,將以閣揆酬庸。吳堅持『道不同不與為謀』的原則,斷然掛冠。蔣氏父子見拉不過來,只有殺。而『此後鈞座對於經國兄更加信任,不獨任其控制特務及軍隊,且使之操縱黨部並主持青年團』。這使人們更加看清蔣介石『愛權之心,勝於愛國;愛子之心,勝於愛民。』」事情的發展,遠遠超出了吳國楨的預料。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的對台政策發生變化,蔣介石略微松了一口氣,吳國楨的存在價值也大大降低,蔣氏父子遂對他突下狠手。吳國楨在《八十憶往》中講述了如下一件事:1952年10月30日,蔣介石為過65壽誕,與宋美齡到臺北郊外草山避壽,特邀吳國恢夫婦上山吃晚飯,並留他們過夜。第二天,吳氏夫婦要返回時,發現自己車子的駕駛員不見了,只得由蔣氏另派一名司機開車下山。那天該吳氏夫婦走運,正巧吳夫人肚子疼,開車不久就到一家飯店方便。等吳氏夫婦回到汽車旁時,發現司機臉都嚇白了。原來駕駛員發現兩隻前輪的螺絲都被人擰掉了,如果不是吳夫人鬧肚子,汽車爬坡或轉彎時,車輪必飛脫出去,吳氏夫婦必將粉身碎骨。

  吳氏夫婦死裡逃生,深感惶恐。加之,吳國楨素與「行政院長」陳誠不合。他遂於1953年4月以「健康欠佳」為由,辭去「臺灣省主席」一職,仍保留「行政院政務委員」和國民黨中央常委身份,準備偕夫人赴美。5月24日,在宋美齡的周旋下,吳國楨夫婦離台。陳誠、蔣經國、蔣介石、宋美齡等五百余要人和親友前往機場送行,盛況空前,破歷史之記錄。行前,吳國偵的好友張群贈送他曾國藩手書的對聯一幅:「水寬山遠煙霞回,天澹雲閑今古同!」

  江南在《蔣經國傳》中述及吳國楨這次離台:「若非蔣夫人從中協助,在經國的阻撓下,絕無可能。然而,險象環生,請多插曲,先取得普通護照,第二天,外交部次長時昭瀛旋奉命收回,改發公務護照,吳最小的一個兒子吳修潢,時就讀臺北建國中學高二,不准偕行,在臺北姨母家中寄居。79歲的老父吳經明先生,同時留台」。這樣,吳國楨的父與子就雙雙留作「人質」了。

  不料,吳國楨剛抵美不久,1954年1月,臺灣就傳出「吳國楨攜資外逃」的流言。報刊推波助瀾,接連發表社論,其中有《勸吳國楨從速回臺灣》。吳國楨要求蔣介石:「轉知政府對所傳徹底查明,公佈真相」,並作「闢謠啟事」寄回臺北的父親聯繫報紙刊出,結果,吳老先生跑遍各報,無人敢登。吳國楨「含冤莫白」,1月29日,他在紐約《民聲日報》以公開信形式闢謠:「楨之愛國,不敢後人。楨又何敢從個人一人或家著想?然而古語雲:事有可行,有不可行;又雲:合則留,不合則去;又雲:忠臣去國,仍潔其名。楨懇貴報勿逼幀太甚,使楨不得不言所不願言之言也。」

  臺灣當局見此,由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張其昀函告吳國楨:「前次總裁指示不必登報,純出於愛護之意,以為此類無稽之談,不必與之計較,今兄在紐約僑報既有公開信談及此事,此間自亦無妨同時發表吧。」

  不久,臺灣《中央日報》刊登了吳的「闢謠啟事」:「此次來美,曾經由行政院長陳院長批准,以私人所有台幣向臺灣銀行購買美金五千元,作為旅費,此外未由政府或政府中之任何人員批准撥給分文公款,……為國服務三十餘年,平生自愛,未曾貪污,在此國難當頭之際,若尚存心混水摸魚盜取公帑,實際自覺不擠於人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