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蔣介石宋美齡在臺灣的日子 | 上頁 下頁
一四八


  1976年,宋美齡為了追念蔣介石逝世一周年,特地從紐約乘坐「中美號」專機飛台。追思禮過後不久,宋美齡再度束裝赴美,長居美國。

  1978年,蔣經國在就任第六任「總統」前夕,曾兩次致電宋美齡,熱切地希望繼母能返回臺灣參加他的就職大典,並順便祭奠蔣介石。宋美齡卻稱「深恐睹物生情,哀思蔣公不能自己」而未能成行。

  1978年5月20日,蔣經國就任「總統」,宋美齡從美國發去賀電「勉勵」。

  1986年秋,塵封11年的「士林宮邸」再現新貌。由於多年未使用,整修後既要符合宋美齡的生活要求,又要保持過去的原貌,這讓臺灣省有關部門著實費了一番腦筋。

  1986年10月間,蔣經國的健康狀況轉壞,10月31日是蔣介石誕辰100周年紀念日,就在這時,蔣經國派他的三兒子蔣孝勇前往紐約恭迎來美齡返台。10月23日,宋美齡在蔣孝勇的陪伴下返回臺灣,住進了士林官邸。

  在蔣介石100周年紀念大會上,宋美齡發表了紀念文章,題目是:《我將再起》。文章發出後,島內大多數政治人士評價,在經歷半個世紀的權力波瀾和人事滄桑後,年近90旬的宋美齡似乎早已看透了政治的本質,徹悟人類權力的險惡,她將不會再留戀「權力」了。

  宋美齡在臺灣活躍了幾十年,她對臺灣當局有著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對臺灣的夫人派,她的作用非同一般。

  在臺灣,所謂「夫人派」並不僅僅指年齡層次超過75歲以上的權力精英,還包括當年隨侍蔣介石的國民黨黨政軍的高層人物。蔣經國當政後,這些蔣介石的「老臣」多已退隱山林,但他們的影響力並未消失。

  這些元老重臣,在政治上往往是保守的。他們對蔣經國提出的「六大革新方案」,特別是開放「黨禁」、解除「戒嚴」、調整「中央民意代表機關」等「政治改革」方案,多有異議。無形中,這些異議便成了蔣經國「改革」的阻力。為了順利改革,蔣經國只有求救宋美齡。

  為什麼宋美齡能助蔣經國一臂之力呢?因為這些元老重臣,諸如張群、黃少谷、何應欽、穀正綱、袁守謙、李國鼎、沈昌煥、秦孝儀等都與宋美齡有著親密的關係。

  如果宋美齡出面安撫元老派,調節蔣經國與元老派之間的矛盾,對雙方都有好處。

  宋美齡對此作了積極的調解工作。美國《紐約時報》1986年12月底刊載的一篇專文說,宋美齡對於開放「黨禁」、解除「戒嚴」等「開放政治路線」不表反對;相反,她表示支持「政治民主化路線」。

  宋美齡返台以後,蔣經國心情很好,家族成員間的來往也非常頻繁。蔣經國經常到士林官邸向繼母請安,互話家常。宋美齡對蔣經國也表現出特別的關心,常留蔣經國吃晚飯。蔣經國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裡,為政事特別操勞,有時候心情鬱悶,胃口不好,宋美齡便特別交待廚師,給他做幾樣家鄉小菜,讓他開胃口。蔣經國如果公事太忙,無法來吃飯,宋美齡便派人把菜送到大直官邸蔣經國住處。由此看來,在蔣經國執政後期,他們母子關係還是和睦的。

  為了安撫反對「革新」的元老重臣,宋美齡陸續召開臺灣當局黨政高層人士,聽取他們對政局變化的意見。此後,還特別召見了台軍方人士「參謀總長」郝柏村及陸海空三個軍種的「總司令」。宋美齡分別對其予以嘉勉,無形中肯定軍方的作用,以便贏得軍方對蔣經國「政治改革」的支持。

  宋美齡的這些活動,對於調節國民黨當局領導層的關係,鞏固蔣經國的地位,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由於蔣經國這種特殊的母子關係,導致他們在權力上的齷齲紛爭,有人說,蔣經國一直對宋美齡奪去其生母的地位而耿耿於懷,始終對宋不能原諒,這恐怕無從考證了。但無論怎樣,在蔣氏政權內,他們既唇齒相依,又勾心鬥角,才能保持各自的利益,保證家族的延續發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