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蔣介石宋美齡在臺灣的日子 | 上頁 下頁
一二八


  中餐的時候,她也是只吃一點,因為與蔣介石共進午餐,多少還是吃一些東西,蔣介石吃的是寧波菜,宋美齡對這些菜並不喜歡,只是吃一些青菜,像炒芹菜之類的素菜,加上一些魚。晚飯稍有加量,但還是以精緻為原則。

  養生保健,是宋美齡比較注意的,但也並不苛求。以前,宋美齡喜歡抽煙,通常抽那種比較淡的香煙,氣味較淡。有一次,宋美齡和一群官太太打橋牌,她忽然問一位副官:「×副官,你可有香煙?」那位副官有些吃驚,但還是明白了她的意思,對她說:「報告夫人,有是有,但是我們抽的是『一四』軍煙,味道很濃的!」宋美齡不假思索地說:「給我一根試試。」副官為她點燃香煙,她還是很信然自得地把副官奉上的軍煙抽完了。

  早年宋美齡抽煙是濃淡不拘的,但是,她有一個原則,就是蔣介石在的場合儘量不吸,即使在官邸偶有煙癮,也是在自己的書房或臥房獨自抽煙,絕不干擾到蔣介石。後來因為身體罹病,接受醫生的建議,很少吸煙。

  宋美齡在飲食上一向有自己的特點,她特別愛啃火雞的骨頭。這與她長期生活在美國,受美國飲食文化影響頗深有關。

  每天晚上,到了12點或是1點的時候,他會叫侍從到冰箱裡拿些火雞給她吃宵夜。當侍從把火雞肉拿來,她會叫侍從把板凳搬到她的臥榻前,和她面對面一塊兒吃火雞肉。但宋美齡有一個怪習慣,總是把火雞肉塞到侍從的碗裡,自己啃火雞骨頭。她認為,只有火雞骨頭才有味道。所以一定要侍從和她搭檔吃宵夜,這樣可以侍從吃肉,她啃骨頭。

  士林官邸是從不在外面買點心吃的,所有的點心一律自製。通常,官邸點心味道很甜,這完全是為了涉足宋美齡嗜吃甜食的口味而調配而成的。

  宋美齡自己有兩個大冰箱,專門用來放各種進口水果和巧克力糖。

  她有專門的副官,隨時查看冰箱內的儲存狀況,有什麼人送來了什麼吃的東西,或者冰箱內哪些東西要處理,副官必須向宋美齡彙報。

  宋美齡一般情況下並不知道冰箱裡有什麼東西,哪些是已經超過了食用的安全時限。某人送來吃食一份,副官就向宋美齡報告,要不要把這樣東西放在冰箱裡,宋美齡通常不假思索就命令:「哦!那就擺冰箱吧!」即使擺了一滿冰箱的水果、巧克力之類的食品,她自己吃的不多,可是也極少把冰箱裡的東西拿出來,大方送人。

  偶爾她半夜想吃東西,就命侍從:「你幫我到冰箱裡拿兩塊巧克力來。」

  糖拿到宋美齡面,她滿臉高興,就兩顆巧克力便可讓她一飽口福,並且別無多求。很快,隨著嘴巴的蠕動,她露出滿足的笑容。而侍從卻還未從剛才那滿坑滿谷的巧克力、水果中回過神來,要知道,哪些東西簡直比糖果店裡的貨色還齊全,並且貨源源源不斷,不知要吃到哪一年!

  英國王妃戴安娜喜歡定期灌腸,據說,這樣可以排出身體內毒素,保持腸胃循環通暢,對美容健身很有利。無獨有偶,比戴安娜早大半個世紀的宋美齡,對灌腸早就深享其樂了。

  從年輕時代開始,宋美齡就習慣每天定時灌腸,用灌腸器具,使自己不費什麼大的力氣,就可以完成人類每天的通便大事。

  沒有見過灌腸程序及灌腸器械的人,一定對此滿懷好奇。其實,這項工作相當簡單,它有點像是打吊針的器具,在灌腸之前,先要準備400—500CC的溫開水,放在灌腸器具的一個小袋子裡頭。小水袋通著一根細水管,水管的頭上接了一個肛管,由使用人把這肛管通到自己的肛門內部適當的位置,然後再由工作人員操作,把水袋中的溫水,緩緩擠壓,讓溫水注入肛門內。

  一般情況下,溫水只需注入200CC左右,使用人的直腸部位就會受了溫水注人的刺激,而開始加速蠕動,在直腸蠕動的過程中,人體直腸內積存的大便,就會在溫水的刺激下,順著溫水的流動激蕩,慢慢排出。

  每天晚上睡前,就是宋美齡灌腸時間,這種習慣數十年如一日,猶如同人們每天的洗臉、沐浴、盥洗……而許多年齡大的江浙一帶人,都有這種以水袋通便的習慣,這可能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宋美齡身上積沉的傳統習俗說明了她在某些習慣上的繼承性,集中西文化於一身的特殊性。

  二、虔誠的基督徒

  宋美齡出生于上海既是傳教士,又是牧師和實業家的家庭,同時也是一個熱心政治的家庭。宋美齡的父親——宋嘉樹,人們習慣稱他是「世界上最傑出的三位女兒的父親」。的確如此,因為他的三個女婿孔祥熙、孫中山和蔣介石,對中國近代史的影響非同一般。

  1.家教淵源

  宋嘉樹1861年生於廣東省海南島文昌縣昌灑鎮古路園村一個商人家庭。1875年,14歲的宋嘉樹,隨同哥哥到爪哇一個遠房親戚處當學徒,訂立了3年契約。契約未滿,1878年初,他就跟隨堂舅橫渡太平洋到了美國波士頓,在堂舅開設的綠茶商行當學徒。宋嘉樹在波士頓生活了將近一年,美國人的進取精神和冒險性深深地感染和激勵著他。他已經不能滿足於幫幫堂舅經銷綠茶的生活,在中國留美學生的影響下,3年學徒期未滿的宋嘉樹逃跑了。

  1880年11月,宋嘉樹在北卡羅來納州威爾以頓第5號南大街衛理公會教堂的佩奇·裡考德牧師處接受了洗禮,信奉基督教。在接受洗禮的儀式上,裡考德牧師給宋嘉樹改名為查理·瓊斯·宋。

  為此,11月7日的威爾以頓星期日《明星報》刊登了第5街衛理公會教堂的這樣一則通知:「今天上午的洗禮儀式將在本教堂舉行。一位皈依者將是享受這項莊嚴權利的人之一,也許是迄今為止在北卡羅來納州接受基督洗禮的第一位『天朝人』。」

  年輕的中國人在舉目無親的異國,選擇皈依基督教,確實引起了威爾以頓人的不小震撼。然而,這一選擇對宋嘉樹來說至關重要,影響深遠。無論是宋嘉樹,還是他的幾個兒女,因為基督教的關係,使他們日後在美國,在中國的地位非常人可比。

  在中國近代史上,宋嘉樹是傳教士,商人,也是革命分子。他一生對孫中山的革命事業鼎力囊助。他的牧師傳教活動時間較短,因此所成事業難以與他的經商事業相比。

  在家庭中,宋嘉樹對兒女關懷備至,不僅給她們提供一個快樂而舒適的生活,盡情發揮孩子們的天賦,並且有意培養他們具有崇高理想和鍛煉他們不怕艱難困苦、不屈不撓的意志。他希望他的兒女們都在具有中國傳統的「家」中接受教育,培養民族意識、愛國主義精神。但宋嘉樹畢竟在美國接受過教育,他深感美式教育的優點,及時把子女—一送到美國讀書。

  由於宋嘉樹的遠見卓識及基督教精神的激勵,他把自己的經歷和思想灌輸給子女,在他的影響下,宋藹齡、宋慶齡、宋子文、宋美齡各自成為影響中國社會和歷史的著名人物,久為世人矚目。宋嘉樹也因此被外國人譽為「模範公民,教堂的台柱,出色的丈夫和最優秀的家長。」

  宋美齡的母親倪桂珍,浙江余姚縣人,1869年出生於上海,1931年病逝。據宋家子女後來為倪桂珍所著的傳記中所記,她是中國最早接觸基督教的明代著名科學家徐光啟的後裔。倪桂珍在思想上受西方影響較深,在上海教會開辦的培文女校教過書,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1887年夏天,倪桂珍經人介紹與宋嘉樹結婚。倪桂珍雖是名門之後,但她的丈夫未嘉樹則家道衰落,生活貧困。然而貧困的生活並不影響他們夫妻之間的恩愛,她與丈夫在信仰、性格和志趣上情投意合,家庭生活美滿、歡樂。

  倪桂珍是一個極其要強的女性,她在家庭中操持著所有的日常事務。她不僅照顧、孝敬老人,教育子女,還要精打細算,操持家務。由於受到良好的社會教育和家庭的培養,她在管理大家庭、處理複雜事務方面表現了超人的能力,同時,她又是個富有犧牲精神的虔誠基督教徒,做事嚴謹,富於創新。她極有同情心,熱心社會福利事業,對貧苦的百姓樂善好施。

  倪桂珍格守宗教教規,並有剛強的意志,對家庭、事業、孩子都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極嚴格的要求。她按照清教徒禁欲主義的規範生活,視酗酒、賭博、跳舞為罪惡,不允許孩子們在自己家中做這些事情。她把這些視為違背神的意志,要求孩子們在上帝面前必須老老實實按照神的意志做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