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蔣介石宋美齡在臺灣的日子 | 上頁 下頁 |
六三 |
|
為聯合各地台獨分子更好地「鬥爭」,1960年廖文毅建立了「臺灣獨立統一戰線」,自任「總裁」。他不斷周遊世界,到各地宣傳台獨主張,尋求世界的同情和支持,「並不時派遣人員潛伏來台,從事顛覆活動」。 蔣介石對台獨活動的日益猖撅氣惱已極,擒賊先擒王,通緝廖文毅,查封並沒收了他的全部財產。 到60年代中期,蔣介石對台獨分子的策略稍有變化,在嚴厲譴責的同時,發出暗示:在共同反共的前提下,可既往不咎,實行合作。在國民黨「九全大會」上,蔣介石建議成立由海內外各反共政黨團體、人士等組成的「反共建國聯盟」。並稱:「在反共建國過程中,非舉國意志,更加集中,才智更加發揮,行動更加一致,不足以迅赴事功,加速勝利。九全大會允應掌握時期,恢宏襟袍,以與海內外仁人志士才智俊彥,推誠合作。」在1964年「元旦文告」中,蔣再次向台獨分子伸手,提出:「不是敵人,都是同志。」 為了制服「台獨先鋒」廖文毅,臺灣有關部門制定了詳細的計劃。根據台獨組織內部分裂、活動屢次碰壁、經濟拮据及思鄉心切等具體情況,一方面先派特工打入台獨組織內部,接近廖本人,乘機進言,傳遞臺灣當局寬大處理的信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另一方面,又將廖文毅的大嫂、侄兒廖史豪及台獨分子數人逮捕,並將廖史豪給廖文毅的錄音捎話送往日本:「……叔叔,我母親患心臟病快死了,我和您的部下黃紀男也被判死刑,即將被槍決,國民黨已保證,只要你回臺灣,他們不但不追究您的罪行,我們也會馬上得到釋放,……叔叔,請趕快回來救我們吧!」國民黨的恩威並用取得成功,廖文毅思前想後,決定放棄台獨主張。臺灣當局聞訊立即派高級官員秘密與廖會晤,做出善後安排。1965年3月6日,廖文毅終於同意向國民黨當局輸誠。 5月15日,56歲的廖文毅從日本返回離別18年的臺灣,他發表書面聲明,公開宣佈解散台獨組織,放棄台獨活動。並且「他希望過去受他領導的朋友們,也跟著放棄那種錯誤的主張。」在談到放棄台獨返回臺灣的動機時,廖文毅稱,是受了蔣介石的「感召」,要「響應蔣總統反共建國聯盟號召,劍及履及,離日返台,貢獻所有力量為反共建國大業,堅決奮鬥。」 廖文毅此舉,造成「獨立運動一時頓失重心,整個士氣遭受極大的打擊」。不久,海外許多台獨頭目和骨幹紛起效尤。1966年4月,鄭萬福解散其「臺灣民政黨」,返台定居;10日,吳振南宣佈解散「民主獨立黨」返台;1971年,廖文耀、簡文介等解散「臺灣自由獨立党」投蔣;1972年,「臺灣青年會」的贊助人辜寬敏、廖春榮宣佈放棄台獨,回到臺灣;同年4月,原「臺灣再解放聯盟」秘書長、曾擔任多種台獨組織顧問的邱永漢電宣佈「反正回台。」 廖文毅和蔣介石化干戈為玉帛,「共同反共」,被稱為臺灣當局「最近十年來在政治上成功的一件大事。」蔣介石更是喜不自勝,在廖返台的當天他就表示:「對廖文毅的幡然悔悟,參加反共大業,予以慰勉。」隨之,當局宣佈,「對廖文毅的通緝予以撤銷」。蔣依「憲法賦予總統的權力」,赦免廖文毅的「叛亂罪」,併發還所沒收的廖家財產,廖的大嫂、侄兒也獲赦出獄。廖文毅對蔣介石的「寬宏大量」感動萬分。臺灣「中央社」在播發這條消息時特說:「今後凡迷途知返,願為國效力者,據悉均將獲得自新之路。」 廖文毅剛剛返台,蔣介石就想見見這個「台獨英雄」,後來意識到這樣急不可耐地與一個昨日政敵見面,有失尊嚴,遂延宕了一些時日。7日,蔣召見廖文毅,詢問他返台後的生活情形和家人的近況,並自豪地告訴廖,他已把臺灣建成了「三民主義的模範省」,「這也就是我們今後反攻大陸,複國建國的准據。」 是年年底,廖文毅被任命為「曾文水庫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文水庫是臺灣當時最大的水利工程,預算投資台幣60億元,主任委員為臺灣省主席黃傑,所以,廖文毅的這個職位也沒多少實權。 3.對「台獨」勢力毫不手軟 廖文毅的招降,使海外的台獨勢力元氣大傷。60年代末,日本的台獨組織已江河日下,台獨大本營的地位已發生動搖,台獨運動的中心漸漸轉移到島內和美國。 對於島內的台獨活動,蔣介石歷來毫不手軟,他決不會讓眼皮底下翻船。對於島內大大小小的台獨小嘍羅,一經查知便一網打盡。因此,島內、島外的台獨案件接連不斷,被捕判刑的台獨分子數以千計。其中較著名的有: 「臺灣共和黨案」:1959年底,臺灣當局偵知高雄人黃陽輝接受廖文毅等的指令,秘密在臺灣南部組織「臺灣共和黨」,並計劃準備短期內在臺灣各地發動小規模騷亂,激發臺灣青年「民族意識」。同時,準備以10年為期,在軍隊中串連台籍士兵發動政變,奪取政權。事情敗露後,黃陽輝等涉嫌人員30多人被捕,葉呈祥、葉江水、孫榮燦、俞姬填等被判重刑。 「廖啟川事件」:1960年上半年,臺北市商人廖啟川聯絡孫秋源、蔡國鏗等,準備「以暴力推翻國民黨統治」,以達到「臺灣獨立」的目的。他們舉行秘密集會,籌募經費,組織敢死隊,積極準備在臺北、桃園、基隆等地舉事。1961年9月,事機洩露,廖啟川、孫秋源被捕。第二年,廖啟川、孫秋源各判12年徒刑,蔡金鏗被判8年,其餘涉嫌人員判2—5年有期徒刑。 「蘇啟東叛亂案」:此案與廖啟川案有一定牽連。1960年底,雲林縣議員蘇啟東夥同嘉義縣張茂鐘、詹蓋仁及部分駐防士兵,密謀成立「武裝別動隊」,並提出「政變須以軍隊為主,而軍隊又以裝甲部隊為中心,所以特別要注重爭取裝甲部隊」的方針,計劃3月9日晚起義,襲擊軍營。但當十幾人按計劃到達聚集點之時,又臨陣退縮,害怕寡不敵眾而停止行動。此後他們秘密與臺北方面的廖啟川取得聯繫,積蓄力量,同時行動。1961年9月,臺灣警方在全島範圍內突然出動,逮捕蘇啟東等嫌疑犯300多人。1963年作出判決:蘇啟東、張茂鐘、詹益仁等被判無期徒刑,其他涉嫌人員被判2—15年不等徒刑。此案受刑人數達50人。 「高雄軍校學生台獨運動案」:1962年,高雄炮兵學校候補軍官第十三期學生施明德、陳三興等,串聯陸軍軍官學生蔡財源、吳炳坤和臺灣大學法律系學生黃自得等,秘密組織「臺灣獨立聯盟」,以「推翻國民黨,建立臺灣民主共和國」為宗旨,並分別在台中、高雄等地區發展力量,聯絡人員達200多人。1962年7月,臺灣「警備司令總部」以「叛亂罪」逮捕施明德等骨幹成員30余人。施明德、陳三興被判無期徒刑,蔡財源等各被判半年至12年有期徒刑。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