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蔣介石宋美齡在臺灣的日子 | 上頁 下頁
四五


  為了安撫一下這些政治上失勢的党國元老,蔣介石又提名于右任、閻錫山、何應欽、張群等48人為中央評議委員。而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及中央常務委員全是蔣氏父子的親信。

  在這一次重要的權力再分配中,何應欽確實被冷落在了一邊。在蔣介石眼中,60多歲的何應欽,已是垂垂老矣!何應欽呢,他深知蔣介石的為人,受到冷落是意料中事,但也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至此,何應欽漸漸遠離了臺灣政界的權力紛爭。

  雖遠離了權力中心,但何應欽的反共熱情卻絲毫未減。朝鮮戰爭爆發後,為「聯日反共」展開國民外交。1951年1月4日,何應欽偕夫人王文湘同行,一方面為夫人因患癌症赴日求醫,一方面則以「私人資格訪問日本朝野人士」。此行的目的,正如他在日本朝日新聞發表的《韓國戰局與遠東形勢》一文中所表露的:「遠東問題的焦點,一是對日和約,一是臺灣中國政府的地位,一是韓戰戰略的爭執。」他希望日本儘快與臺灣簽訂和平條約,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並在美國的支持下,拼湊「遠東公約」,把朝鮮戰爭變成一場持久的有限戰爭,拖住新中國,搞垮新中國。

  為拉攏日本,何應欽不惜出賣國格,向各方人士頻送秋波。與侵華戰犯,也是他的老朋友岡村甯茨的會面,就是頗為生動的一幕。1月16日,此時已是戰友會副會長的前日本陸軍大將岡村甯茨設宴款待何應欽,稱讚何「多年的親日態度,早為日本國民所周知」,是「對日本瞭解最深的人」。他歷數何應欽是如何「愛護日本」,尤其是對蔣、何在日本戰敗後如何「以德報怨」而感激不已。岡村在致詞中,說到激動處,竟至失聲痛哭,涕淚滂沱;何應欽出老淚盈眶,作飲泣狀。

  當蔣介石正在尋求國際上的合作與支持的時候,何應欽像說客一樣,遊說日本,極力鼓吹和慫恿與日本右翼勢力的合作,對蔣介石來說,實在是一個極大的支持。在蔣看來,何雖無大用,倒也是丹心一掬,遂表示對何「面予嘉勉」。

  1952年4月28日,日本政府同臺灣當局簽訂了所謂「中日雙邊和平條約」。何應欽出席了簽字儀式,接見了日方首席代表河田烈,並與河田烈同游烏來風景。「和約」的簽訂,何應欽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何應欽所謂以「私人資格」進行的「國民外交」,為日後臺灣的對外聯繫,創造了一種孤立狀態下的新形式。

  此後,加強臺灣當局與日本政府之間的聯繫,一直是何應欽效忠蔣氏父子的一個重要內容。1952年7月29日,何應欽又聯繫「總統府」秘書長張群,約集了雷震、黃朝、邵毓麟等一幫人,成立了「中日文化經濟協會」,起初擔任常務理事,後當上會長,終其一生。

  一番熱熱鬧鬧的訪日、聯日之後,何應欽便致力於「國民外交」的另一方面——「道德重整」運動了。

  何應欽和「道德重整」運動的頭面人物早有接觸。早在1947年在聯合國安理會軍參團時,何就同簡稱為「MRA」的「世界道德重整運動」發生了聯繫,對其發起人弗蘭克·蔔克曼的「反共」主張也略知一二。但是,何當時更迷信的是武力在「反共」中的作用,真正矢志投身於這一運動,還是在1955年受到世界道德重整訪問團訪台的啟發。道德重整基於對共產主義的偏見和仇視,借提倡道德來對付共產主義,這正中蔣介石下懷,在國民黨改造完成後,蔣正希望借助「道德重整」和美國來增強臺灣島上「反共複國」的信心,所以何應欽順水推舟。從此熱衷於道德重整運動,並不斷得到蔣的支持。這一運動的開展,也成了維繫蔣、何之間關係的一根紐帶。

  為了緊跟蔣介石,何應欽採取的基本手法是「捧」。一年之中,每逢蔣介石的生日或「七七」、「九九」、「雙十」等重要的紀念日,何應欽總要發表文章或講話,「捧」上一番,以表心跡。看一下從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何應欽在這些活動日的言論,其良苦用心便十分清楚了。

  1952年10月31日是蔣介石的66歲生日,何應欽立即發表《蔣總統的遠見》一文,以示慶祝。文中,何吹噓說,遠見是一個領袖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而蔣的遠見,又遠非世界上一般政治家所能及。正是由於蔣憑其遠見,看得准,把得穩,所以能決人所不敢決,忍人所不能忍,才把中華民國從滅亡的邊緣上救出來。何應欽的這番話,多少有些言不由衷。蔣介石在大陸統治幾十年,最後被共產黨和人民群眾趕到了孤島之上,走的是一條失敗的道路,何來領袖的遠見?如果說,蔣在逃到臺灣後倖免徹底滅亡,得是得到地利和美國的幫助而已,又談得上什麼蔣的遠見?顯然,何應欽這是在不顧事實地吹捧了。

  1953年10月31日是蔣介石的67歲生日。何應欽又做起了紀念文章,這一次的題目是《總統的偉大人格——東征、北伐與抗敵》。何一古腦把國民革命軍的東征、北代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都歸功於蔣介石的領導,以此來證明「蔣公的軍事天才、政治遠見,及其領導革命的卓越人格」。

  這一年,蔣介石正在打擊、排擠吳國楨,何應欽這一向蔣表忠心的舉動,自然得到了蔣的歡心。

  進入1954年5月,正值蔣介石就任第二屆「總統」。於是,何應欽又做起了「捧」的文章,題目是《反共抗俄成功的保證》。「保證」在哪裡呢?據何應欽說:「蔣總統對於任何艱巨使命,均具有成功的保證,而且—一實現了這些保證。」接下來,何應欽又是老生常談。把東征、北伐和八年抗戰這些勝利統統說成是由於有了蔣的「勇於負責貫徹任務之精神」。何應欽這裡做的明顯是應景文章。且不說這些戰爭勝利的原因應該如何分析,僅就抗戰勝利後的國內戰爭而言,蔣介石敗下陣來,其「保證」又到哪裡去了呢?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何應欽避而不談,卻說什麼「保證」云云,實在是自欺欺人。

  以後,每當蔣介石生日之際,何應欽總要表示一番。1956年10月31日,蔣介石對大壽,何應欽在臺北各報發表《總統在廣州》一文,要「全國同胞,仰體總統蔣公的意旨,發揮他一貫的反共意志,……以成就來做我們祝福的禮品」。何應欽還親率戰略委員會全體顧問敬呈獻詞。

  對於何應欽的這一番表示,蔣介石自然有著幾分歡悅。何應欽雖然不能給他老蔣擔起重擔,倒也能在他的「反共」事業上敲幾下邊鼓。這鼓聲雖不是很響亮,倒也是有比無好。所以,蔣介石一方面讓何應欽在政治上仍保持著幾項榮譽的榮冠,諸如「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臺灣MRA聯誼會負責人之類,生活上給予優厚的待遇,行動上則給予相當大的自由度。同時,蔣投之桃,報之以李。1959年3月,何應欽7O歲生日,蔣介石親書「同舟共濟」壽屏相贈,何應欽收到後禁不住熱淚盈眶。1969年,何應欽80歲生日時,蔣介石以親贈壽軸,蔣經國等一班人聯名代表蔣介石書贈祝詞,稱何應欽在革命中「躬與其役」,「奇功屢建,貢獻良多」,「上獲總統之言依,下得部屬之服膺」,極盡讚美之詞。

  何應欽除了不失時機地利用一些場合樹立蔣介石的形象,在政治上緊跟蔣介石外,還高喊「反攻大陸」,極力反對、阻撓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尤其是日本與中國的交往使他極為憤慨。

  何應欽在言行上確實博得了蔣介石的信任,他雖然已不是大權在握,活得倒也快活。風光。

  蔣介石死後,何應欽把對蔣介石的愚忠轉移到他的繼承人小蔣身上。何應欽又變幻花樣,發起「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運動」來效忠蔣經國,就像當年以「道德重整」效忠蔣介石一樣,不遺餘力。為了感激他對蔣氏父子的不二之心,何應欽90大壽時,蔣經國在「總統府」向何應欽頒贈了臺灣當局的最高獎賞——國光勳章。授勳之後,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在臺北三軍軍官俱樂部為何應欽舉行祝壽茶會。

  這一天的軍官俱樂部佈置得富麗堂皇。進門處高懸著1927年9月龍潭戰役勝利後,國民政府頒贈給何應欽的「捍衛党國」的獎額。獎額之上是仙鶴展翅及「萬壽無疆」四個篆字;鮮花彩綢裝飾一新的門牆一側,立一高3米的壽星。參加祝壽活動的有蔣經國、前「總統」嚴家淦、「副總統」謝東閔、「行政院長」孫運璿、「資政」張群等臺灣黨、政、軍要員千余人。何應欽身著四星一級上將戎裝,如沐春風,滿面紅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