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蔣介石宋美齡在臺灣的日子 | 上頁 下頁
四四


  3.「山西王」閻錫山賦了閑

  隨著解放大軍的推進,1949年4月底,「山西王」閻錫山也從太原逃到南京。這時,蔣介石與李宗仁之間的鬥爭達到白熱化。在這場鬥爭中,老奸巨滑的閻錫山表面以一個「和事優」的身份出現在蔣、李之間,實際上卻完全站在蔣介石的一邊,他知道蔣仍掌握著國民黨的軍政大權,李宗仁鬥不過蔣介石。

  南京解放後,廣州成為國民黨政府的臨時首都,閻錫山到廣州後串通CC分子聯合發起成立「反侵略大同盟」,這場鬧劇為閻錫山政治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不久何應欽辭去「行政院長」一職,這一重要位置便成了政客們角逐的對象,同時也是李宗仁和蔣介石鬥爭的焦點。李宗仁力薦國民黨元老居正,蔣介石支持閻錫山,結果,閻錫山這個「敗軍之將」受老蔣之意擔任了「行政院長」。

  閻錫山組閣後,極力討好蔣介石,決心「盡其力之所能為,以圖匡救中華民國於不墜。」「我決無回護,決無愛惜,決無畏葸,為反共保民盡最大的努力,鞠躬盡瘁,必至勝利而已。」解放軍的隆隆炮火打碎了閻錫山的決心,12月10日,蔣介石和閻錫山帶領他的「國民政府」逃到臺灣。

  1950年3月蔣介石複職視事後,第一件事就是黜免閻錫山的「行政院長」職務,任命陳誠為「行政院長」。從此,結束了閻錫山這個在大陸最後一屆「內閣總理」的政治生涯。在國民黨改造時,閻錫山出任「總統府資政」和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在這個閒職上,閻錫山得以頤養天年。

  閻錫山受命於國民黨在大陸的危難之際,真可謂為挽救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嘔心瀝血」,「盡責盡職』了。蔣介石在1954年2月19日召開的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上表彰閻錫山的功績時說:

  自三十八年底三十九年初,赤焰滔天,挽救無術,人心迷惘,莫不究極,甚至敵騎未至,疆吏電降,其土崩瓦解之形成,不惟西南淪陷,無法避免,即臺灣基地,亦將發發欲墜,不可終日。……當此之時,中央政府幸有閻院長錫山,苦心孤詣,撐持危局,由重慶播還成都,複由成都遷移臺灣,繼續至當年三月為止,政府統緒,賴以不得,閻院長之功,實不可泯。

  雖然閻錫山「功不可泯」,但仍然得不到蔣介石的重用和信任。閻錫山被免去「行政院長」職務後,移居陽明山公館,從此閉門讀書,著書立說,不再過問政治,過著隱居的生活。但實際上閻錫山的反共反人民的活動一直沒有停止。

  在任「總統府資政」和「中央評議委員」等職務時,還經常出席蔣介石召開的重要會議,並發表反共演說,繼續進行反共宣傳。他發表了《怎樣勝過敵人》、《展開政治進攻奠定軍事基礎》、《對時局的觀察》、《反共抗俄的前途及收復大陸後重建國家問題》、《共產黨為何必敗》、《青年如何擔起反共抗俄的任務》、《收復大陸的根本條件》、《怎樣收復大陸》、《我在剿匪戰役中失敗的經驗》等反共演講。出版了《世界和平和世界大戰》、《共產主義哲學》、《共產主義共產黨的錯誤》、《收復大陸與土地問題》、《反共複國的前途》、《反共的什麼,憑什麼反共》、《大同之路》、《如何造成足夠的反共力量》、《反共的哲學基礎》等反共著作。閻錫山不管是演講,還是著書立說,或者是接待中外記者,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過他的反共思想。另外,閻錫山晚年還將他的政治主張集中起來,形成了一個「大同主義」,其代表作就是《大同之路》、《世界大同》、《三百年的中國》。他提出的「大同主義」,其目的就是扼制共產主義思想的傳播,閻錫山所提出的「大同主義」是非常反動和荒謬的。

  1960年5月23日,一生與人民為敵的閻錫山,因心臟病發作,搶救無效而死去,終年78歲。

  在閻錫山的病危及病逝過程中,賈景德(煜如)一直在他身邊。最後閻告賈說,他「痛惜已不能追隨蔣介石回大陸去,而深感遺憾。」

  閻錫山死後,臺灣成立了以何應欽為首的治喪委員會,蔣介石致祭,並送了一塊「愴懷耆勳」的匾額,隨後葬于陽明山七星山之陽。

  4.何應欽失權未失寵

  在蔣介石一生的三次下野中,何應欽曾兩次與桂系聯手「逼宮」,蔣介石對他早已心存芥蒂。何應欽是有自知之明之人,識時務者為俊傑。到臺灣後,他開始深居簡出,不聞政事,表示要「閉門思過」。為了進一步讓蔣放心,不使蔣產生猜忌,一方面他表示有歸隱之意,另一方面他不放過任何表示支持蔣的機會。

  1950年蔣介石「複職」後不久,3月13日,是黃埔時期的棉湖之役25周年紀念日。何應欽借招待酒會之機,發表《棉湖之戰感言》,大談當年在蔣介石領導下軍隊的勇敢精神,諸如「士氣旺盛,有高度的攻擊精神,人人抱定必死的決心,能夠以一當十,以十當百」云云。末了,則一再為臺灣的前途打氣,表示「一方面要改造我們的黨,強化革命陣營,一方面實行軍事革新、恢復冒險犯難的大無畏精神」,取得「反共抗俄戰爭」的成功。

  作為回報,蔣介石也為何應欽分了一杯羹。他把1947年何應欽在聯合國軍事參謀團時已委任給他的「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的職務,從「代主任」龍雲手裡拿了過來,交給了何應欽。然而,這個「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名義上是蔣介石的最高軍事決策諮詢機構,實際上則是蔣介石願「問」則問,不願「問」則不問,不過是蔣介石用以安撫元老派的一個虛職而已。

  既是虛職,雖然何應欽心中不悅,但還是高高興興地走馬上任了。因為他畢竟有了一個「公職」,蔣介石畢竟還沒有忘記他。6月16日,何應欽主持「黃埔軍校26周年校慶暨中央各軍事學校同學會第一屆大會」閉幕典禮,又在會上致詞,要求人們「服從領袖,重振黃埔革命精神,發揮革命團體力量,完成反共抗俄使命」。

  為了取得蔣介石的青睞,何應欽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機會表現一下自己。可是,要想讓蔣介石對何重新加以重用是不可能的了。1950年8月5日,中國國民黨改造委員會正式成立。這個改造委員會,是蔣介石為「清理門戶」,企圖重振「黨威」而設的。「改造」期間,該委員會行使中央執行委員會和中央監委會職權,原中執委和中監委職權停止使用。16名委員,陳誠、蔣經國、張道藩、穀正綱等,榜上有名,全是蔣介石著意扶植、重用的對象。而何應欽、閻錫山、張群這些元老派則榜上無名,自然成了「改造」的對象。曾是何應欽的手下,後來成為何的對手的陳誠,因是黃埔系、蔣介石的同鄉,而又對蔣絕對忠誠,當上了「行政院長」。陳和何曾交惡甚深,由陳出面組閣,自然沒有何的好果子吃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