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蔣介石宋美齡在臺灣的日子 | 上頁 下頁
二二


  資深參議員范登堡也尖刻地抨擊了《開羅宣言》。他說:「我無法擺脫這樣一種感覺,在臺灣的600萬人民的最後命運就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下午在開羅『牧羊人』旅館的陽臺上永遠地決定了。」史密斯認為艾奇遜在1月12日講話中「錯斷」了國民黨失敗的原因,因為艾奇遜把蔣介石政權在大陸的垮臺歸因於該政權自己的腐敗,是被中國人民所拋棄的。而史密斯的看法是,中國是為俄國爭奪過去的,國務院完全忽視了臺灣的重要性。

  麥卡錫參議員則聲稱幫助俄國「奪取』沖國的就是國務院內的一幫左翼分子。杜勒斯在1月底的一次公開演講中對「防禦圈戰略」進行了攻擊:「如果我們放棄了超出我們的軍事和經濟能力的所有目標,那意味著拋棄了1.8億的人口;而與此同時,這些人就會招致長期並公開反對我們的蘇聯共產主義的包圍。」還有許多參議員對杜魯門事先未與參院外交委員會磋商就決定了對台政策表示強烈不滿。

  雖然艾奇遜的對台政策得到了大多數美國公眾的贊同,民意測驗表明,50%以上的人反對進一步援助國民黨,但國會內的「中國幫」和軍方交相呼應,繼續敦促政府採取斷然措施,改變對台的「袖手」政策。毫無疑問,這給杜魯門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壓力,也使其對台政策的決策面臨著更為複雜的情勢。為了尋求對外政策的「兩黨一致」,杜魯門和艾奇遜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新姿態。1950年3月,艾奇遜任命共和黨參議員約翰·庫柏為顧問,負責協調歐洲事務;4月,又任命杜勒斯為國務院顧問,負責協調遠東事務,並由與共和黨關係密切的臘斯克接替巴特沃斯之職,擔任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同時還同意將《1948年援華法》的有效期從1949年延長至1950年6月。

  但是,杜魯門政府的讓步絲毫也沒有緩解反對派的壓力。史密斯在1950年4月底把他的女婿和一位助手派到臺灣,並指示他們定期向他提供報告。無一例外,這些報告都是要求美國政府承擔起「保衛」臺灣的「義務」的。史密斯將這些報告廣泛分發於國務院、國會和五角大樓。諾蘭于5月份致函國防部長約翰遜,聲稱鑒於中共已同蘇聯結盟,並沒收了美國使館的財產,與當初杜魯門發表聲明時相比,此時形勢已發生了較大變化,因而有必要重新考慮政府的對台政策。

  與國會中親蔣勢力相呼應,美國軍方繼續堅持要求援助逃到臺灣的國民黨政權。1950年1月20日,國防部長約翰遜建議從用於「泛指的中國地區」的7500萬美元中撥出3000萬以援助臺灣。6月9日,約翰遜主張「美國應當盡一切努力保持臺灣不落入共產黨之手,即使這需要美國軍事力量對台提供援助也在所不惜。」

  在軍中親台派中頗有影響的麥克阿瑟於1950年6月份聲稱:臺灣是美國從阿留申群島至菲律賓的遠東防線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如果發生戰事,美國能否守住「防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臺灣是否留在「友好」或「中立」的政權手中。他說:

  一旦美蘇爆發戰爭,臺灣對於共產黨來說就相當於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和潛水艇供應站,其位置對於蘇聯完成其戰略十分理想,同時也可以把美國遠東部隊在(西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反攻能力徹底消滅。

  麥克阿瑟聲稱,倘若臺灣「落入」共產黨之手,美國的戰略利益將受到嚴重破壞,等於給了蘇聯相當於數十艘航空母艦組成的艦隊,美國的「防線」就可能被迫退至夏威夷和它的西海岸。麥克阿瑟竟然認為,雖然在二戰結束時美國同意把臺灣歸還中國,但目前的政治形勢已發生了巨大變化,臺灣的歸屬問題需要重新考慮。他還說,「臺灣的最終命運無疑取決於美國」,並主張採取斷然措施在此「劃線」,不使臺灣「落入」共產黨之手。

  麥克阿瑟要求美國政府「授權他立即就防止共產黨佔領臺灣所必需的軍事、經濟和政治條件進行調查,並把此結果作為美國制訂對台政策的基礎,然後據此採取行動。」對於麥克阿瑟的這番鼓噪,約翰遜深為贊同。他在6月中旬赴東京訪問並與麥克阿瑟會晤期間,就表示要向白宮施加壓力,以改變其現行的對台政策。與此同時,美國軍方已開始煞費苦心在擬定「保衛」臺灣和把它作為對大陸採取軍事行動的基地的緊急計劃。

  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特別是中蘇結盟,再加上美國國內保台勢力的橫行,使得杜魯門政府的對台政策逐漸向右轉,甚至連堅決主張棄蔣的國務卿艾奇遜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1950年6月初,當約翰遜向艾奇遜詢問關於1月5日杜魯門總統的講話是否意味著停止以1948年《援華法》軍援部分的剩餘款項向臺灣供應軍火時,艾奇遜回復說:「這1.25億美元餘款中尚存在海、陸、空軍各部的部分是確定地、絕無變更地歸國民黨政府使用」,對國民黨政府用這筆款購買軍火也不要定出截止日期,可以一直到用完1.25億美元為止。而且,艾奇遜還告訴英國人他們正在考慮臺灣問題,不再堅持奉行棄蔣政策,而是努力防止國民黨集團的「馬上消失」。

  正當逃台的蔣介石對前途恐慌到了極點,「臺灣已到了空前未有的危險時期」的時候,因為反共的需要,美國對台政策已發生了變化。隨著朝鮮戰爭的爆發,杜魯門政府重新捲入中國事務,從而也挽救了蔣介石政權。

  二、蔣介石意外的驚喜

  美國人估計,在1950年6月至7月間,共產黨有隨時進攻臺灣的可能,臺灣隨時都存在失陷危險。不料,美國人又預料錯了。戰爭沒有在臺灣發生,而首先在朝鮮半島引發,朝鮮半島便成了美、蘇、中、南北朝鮮與臺灣六方相互衝突的焦點。蔣介石的命運由此又有了轉機。

  1.蔣介石不敢相信

  朝鮮半島位於亞洲大陸東部,與中國大陸的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相望,東臨日本海,西隔黃海,南隔朝鮮海峽與日本群島相對,北以鴨綠江、圖們江為界與中國毗連,邊界約1300公里,東北端有10多公里與蘇聯接壤,地處中、蘇、日三國之間,扼日本海與黃海和東海的海上交通要衝,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朝鮮領土由朝鮮半島和330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總面積約22萬多平方公里。

  朝鮮歷史複雜,處在二戰後美蘇對峙的前沿。朝鮮在1910年8月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吞,淪為日本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之際,蘇聯根據《雅爾塔協定》於1945年8月8日公開對日宣戰,百萬蘇軍在向中國東北日本駐軍發起進攻的同時,其中一部也於8月13日在朝鮮東部清津地區登陸。14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美國人為了防止更多的勝利果實落入蘇聯人手中,遂決定與蘇聯進行協商,劃分日本佔領區受降範圍。經協商,朝鮮以北緯38度線(簡稱三八線)為界,以北為蘇軍受降區,以南為美軍受降區。隨之,蘇軍佔領了三八線以北地區,美軍分別在仁川、釜山登陸,控制了三八線以南地區。

  根據開羅會議精神,1945年12月27日,蘇、美、英三國外長莫斯科會議達成協議,由駐朝鮮的蘇軍司令部和美軍司令部組成聯合委員會,協助南、北朝鮮迅速建立一個統一的臨時政府。由於美、蘇雙方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存在意見分歧,使三國外長會議精神未能得到貫徹。相反,美國為使其永遠控制朝鮮半島並使之「合法化」,遂於1947年10月,將朝鮮問題提交聯合國大會討論,朝鮮問題國際化。11月,美國又操縱聯大非法成立「聯合國朝鮮臨時委員會」,用以「監督」朝鮮的普選,繼之,美國又於1948年2月26日炮製了「大韓民國」,扶植其傀儡李承晚上台。在此背景下,朝鮮北部在朝鮮勞動党總書記金日成將軍領導下,獲得蘇聯的支持,也與同年9月9日,宣佈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從此朝鮮出現了南北分裂、對峙的局面。

  1948年9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要求蘇、美戰鬥部隊立即撤出朝鮮。蘇軍于同年12月25日全部撤退完畢。而美國出於全球戰略考慮,一再違反了三國外長會議精神,大量增加軍援,加速擴充李承晚軍隊,以鞏固其統治。截止到1949年6月29日,美國迫於國內外輿論壓力撤離朝鮮,但它已武裝了李承晚軍隊11.4萬餘人,並留下約500人的軍事顧問團。與此同時,李承晚大肆製造戰爭輿論,散佈「北部侵犯南部的危險」,叫嚷要「北進統一」,並帶軍越過三八線。在此形勢下,金日成在獲得蘇聯軍事支持的前提下,進行堅決反擊。朝鮮戰爭於1950年6月25日爆發。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