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賀龍傳 | 上頁 下頁
第十六章 在西南軍區(8)


  賀龍仔細地看著地圖,邊聽、邊問,邊思考。經過反復掂量,他拿過一支紅鉛筆,指著地圖果斷地說:「走南線。第一,南線氣候溫和,海拔高度低。在西藏高原,這是用黃金也買不到的優點。第二,南線經過的森林、農業區、草原、湖泊、山地、物產都比北線豐富,不僅修路用的木材、石料等可以就地取材,還有青稞、牛羊、水果、燃料等,生活也方便。更重要的是,南線有豐富的資源和極大的經濟價值,將來開發建設,有著廣闊的前途。公路走南線,符合西藏人民的長遠利益。這就是我們考慮問題的出發點!」

  賀龍望望神色有些遲疑的陳明義,猜到了他的心思,便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說:「當然,怒江天險、冰川、流沙,會給施工帶來麻煩,甚至帶來意想不到的艱難。但是怒江也好,冰川也好,流沙、塌方也好,能擋得住中國人民解放軍嗎?我相信,我們的工程技術人員有辦法讓激流、冰川、流沙、塌方通通讓路。至於北線,將來仍然要修。在祖國的西藏高原上,將來要修很多很多公路,要修成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咧!」賀龍的遠見卓識和氣魄膽略,使大家信心倍增。他們交換了一下眼色,都會心地笑了。這時穰明德把地圖一卷說:「賀總,等著我們通車拉薩的捷報吧!」

  賀龍放下鉛筆,點上1支雪茄,微笑著問:「什麼時候能通到拉薩?」「1954年底!」穰明德挽起袖子,用力一揮手說:「賀老總,1954年年底汽車開不到拉薩,我把頭拿下來見你!」

  賀龍哈哈大笑,爽朗地說:「那好,我等著為你們通車拉薩慶功!確定這條公路的走向,事關重大。我要寫報告給毛主席,請他批准。你們先把康定到昌都段修好。為了解決你們築路部隊的物資保障問題,我派余秋裡同志到康藏公路走一趟。」

  築路部隊全體指戰員經過兩年的艱苦施工,比計劃提前50餘天,完成了康藏公路康定到昌都段的通車任務。1952年11月22日,賀龍向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中共中央西南局報告築路問題,對昌都到拉薩段的線路選定,提出了建議。他說,經過認真的研究,「認為以採用南線為好」。

  1953年1月1日,毛澤東批示:「同意此項意見。」並將報告批轉周恩來、鄧小平:「採取南線為適宜。」

  賀龍在報告中還詳細彙報了築路部隊艱苦奮鬥的情況。他說:3年來,築路部隊在3200米以上高原環境施工,自然條件極惡劣,生活艱苦,任務繁重,勞動強度大,供應不及時,很少吃到新鮮蔬菜和鮮肉,營養不良,許多人得了關節炎和心臟、消化系統疾病以及口腔疾病,體重普遍下降。接著,他提出了改善築路部隊生活的具體意見:「為保持築路部隊的營養量,按每人每日4兩豬肉、1兩豬油、5錢蛋粉、1斤青菜、7錢鹽、生薑、辣椒各7分、茶葉2錢5、糧食26兩,供給實物,保證定量定質,使部隊能夠真正吃到。為此,擬多從後方輸送肉類罐頭和發動部隊在可能條件下多種菜,另從後方輸送一部分乾菜。」(毛澤東閱後旁注『增營養』)。「在不妨礙築路與就地取材的原則下,修建一部分營房,供部隊休整時居住。」

  ⑦舊市制,16兩為1斤。

  賀龍幾次要求去西藏看望部隊、檢查施工情況,中共中央考慮到他患有高血壓等症,沒有同意。賀龍只好派李達代表他和西南軍區黨委,到築路工地進行檢查,並先後派出了幾批慰問團進藏慰問。賀龍要求西南軍區政治部文工團,深入築路部隊,進行慰問,收集歌頌他們的創作素材。文工團員們深入部隊以後,創作了《英雄們戰勝了大渡河》、《藏胞歌唱解放軍》、《歌唱二郎山》等大量反映和平解放西藏和築路英雄事蹟的音樂舞蹈等文藝節目,其中流行全國的優秀歌曲《歌唱二郎山》,就是賀龍建議推廣的。西南軍區京劇院也遵照賀龍指示,帶了一批精彩的節目,到雀兒山等最艱苦的工地演出。

  1954年12月25日上午10時40分,康藏公路全線通車儀式在拉薩河大橋橋頭舉行。它標誌著西藏經濟文化建設開始了新的紀元。

  賀龍為修築康藏公路,傾注了大量心血。在通車之際,他撰寫了《幫助藏族人民長期建設西藏》的文章,稱讚在世界屋脊上修建康藏公路是中國歷史上亙古以來未有的創舉,在全世界也是罕見的奇績。他讚揚築路部隊、民工和技術人員的忘我勞動和高度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同時指出:「公路通車到拉薩,僅僅是長期建設西藏的第一步」,希望進藏部隊和全體工作人員,戒驕戒躁,老老實實,勤勤懇懇,熱忱而切實地從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長期幫助藏族人民,穩步地發展西藏的建設事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