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賀龍傳 | 上頁 下頁
第十六章 在西南軍區(6)


  指揮進軍西藏

  成都戰役剛剛結束,1950年1月2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發出指示:「以西南局和第二野戰軍為主,在西北局和第一野戰軍配合下,於4月開始組織向西藏進軍,10月以前佔領全藏。進藏部隊到西藏之後,要認真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做好統一戰線工作,要爭取上層,影響和團結群眾,保護愛國守法的喇嘛寺廟,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和風俗習慣,親密團結這個民族,爭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愛國力量,集中打擊帝國主義及其忠實走狗——親帝分裂主義分子。」

  接到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指示以後,賀龍就加緊籌劃解放西藏的工作。他派人到成都華西大學等幾所院校,借來有關西藏的圖書資料,認真閱讀與研究;又請專門研究康藏問題的專家李安宅、於式玉、法尊和尚、任乃強等詳細介紹康藏的歷史和現狀,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賀龍於1月10日向毛澤東、彭德懷和劉伯承、鄧小平寫了《康藏情況的報告》,彙報初步瞭解到的有關西藏的情況,對進藏路線提出了意見。他說:經康進藏,通常走的路線有三條:一是由打箭爐經甘孜、德格、昌都、嘉黎至拉薩。此為滿清時趙爾豐進藏舊路,有驛站。但山多且陟險,昌都至嘉黎間有東西兩大雪山,均在海拔五六千公尺以上,每高1000公尺,溫度(攝氏)降低4度,終年積雪,最難走。二是由昌都至恩達西北行,經類烏齊、德慶、薩爾松多、索克宗至黑河,再折向拉薩。三是由甘孜至玉樹西行,經布母拉,沿格爾吉河上行,至唐古拉、黑河,這一條路是高原的脊背。路線的選定,還需進一步的研究。但無論走哪條路,均需以甘孜為補給站。甘孜至打箭爐有舊公路基,可以修復通車。我們已著手編3個工兵團,稍加訓練準備後,即可開去修路。賀龍還就西藏氣候、教派情況作了詳細報告。他特別強調:「對宗教問題處理得適當與否,是決策的一個關鍵。」

  與此同時,賀龍派測繪人員協助西藏地理學家任乃強教授迅速繪出了中國第一套二十萬分之一的西藏地圖,印發給部隊。

  西藏距內地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經濟落後,人煙稀少,加之語言不通,居民與漢民族的隔閡比較深,所以,向西藏進軍是一場特殊的戰鬥。進藏部隊的給養,幾乎全部要由內地籌措,隨軍前送。補給,成了重於作戰的首要問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指示進藏部隊,在物資供應上,取之內地,「不吃地方」;在兵力和裝備上,務求精幹、適用。據此,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軍區確定了「政治重於軍事,補給重於戰鬥」的鬥爭方針。賀龍和劉伯承、鄧小平等用了大量精力和時間去研究解決進軍西藏在政治上和物資上的準備,特別是如何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的問題。他們決定成立進軍西藏支援司令部,統一領導進藏部隊的後勤保障工作。司令部統轄7個工兵團,10個輜重團和1個空軍運輸機大隊,擔任築路和運輸補給任務。

  2月初,被任命為支援司令部政治委員的胥光義抵達成都,向賀龍報到。賀龍對他說:「我們這次進軍西藏,不是在軍事上能不能打勝仗的問題。我們在軍事上打勝是沒有問題的,因為解放軍是經過考驗的。現在對於我們來說,是在政治上怎樣爭奪民心的問題。你們後勤支援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研究如何使裝備輕便,減輕戰士的負重。因為進藏以後,汽車用不上,只有靠牲口、靠牛車運輸。有些山道,牲口、牛也過不去,就只能靠人背了。進藏部隊的武器裝備要質量好、重量輕、適應高原作戰的特點。部隊裝備好,進藏以後就可以振奮人心。」

  賀龍對進藏的準備工作抓得很緊,對進藏部隊的被服、裝具、飲食衛生等都考慮得很仔細、很具體。賀龍簽發的《西南軍區關於支援入藏工作向軍委和西南局的報告》中寫道:「前方部隊需要什麼,即用一切力量供給什麼。並根據康藏地形、氣候、交通、經濟及敵情與我軍人馬裝備具體條件定出計劃,實施補給。如:一,康定以西氣候寒冷,人煙村落稀少,宿營困難,特製發人用帳篷、馬用頭罩、汽車暖罩與解凍劑。服裝每人一件皮大衣、皮上衣、皮褲、高腰毛裡皮鞋、氊子裹腿、皮帽、皮手套、毛襪、包足布、絨衣、線棉背心、棉被、風鏡。為防濕防雨,每人發給雨衣、斗笠、防濕墊布各一件。中高級幹部每人一個行軍床。二,為了保持戰士身體健康,力求食品中養分充足。特以黃豆、小麥、花生、奶油等原料製成飯粉,以麵粉、白糖、食鹽、豬油、奶油、雞蛋、酵母等原料製成餅乾,並以卵片、白糖、精鹽、澱粉、蟹黃、味精等原料製成佐食品蛋黃臘和醬油粉等物,內含大量維生素B、C,並發給維他命C藥片70萬片,以補助營養,防止色盲,……派衛生檢查隊瞭解康藏地區發病特點,予以補助藥品,特多發防凍藥品,以防減員或減弱戰士體力。」

  賀龍向李達反復交代:要給進藏部隊最好的裝備,最好的騾馬。他們需要什麼只要辦得到,就儘量滿足他們的要求。賀龍是以愛馬著稱的。他為支持進藏部隊,把他的幾匹心愛的戰馬,全部送給了進藏部隊。他對後勤部門說:「試製部隊裝具,既要適應高原的生活條件,又要適應作戰的需要。多在保證部隊吃飽、穿暖、減輕負荷等方面出主意、想辦法。服裝的樣式一定要設計好,質量要高一點。」後勤部門把新設計的軍裝樣品送給他看時,他逐件作了檢查,還親自試穿。帽子樣式好看不好看,擋風不擋風;衣服口袋怎麼設計,甚至連軍裝各部位應縫多少針,他都有所考慮。

  3月14日,第十八軍成立了前進指揮所和先遣支隊,25日,在樂山召開了進軍西藏動員誓師大會,4月28日到達甘孜。由於修路進展遲緩和空投試飛1個多月未成功,先遣部隊有耗無補,發生了糧荒。據有關記載,從5月1日起,每人每天只能吃1斤糧。直到6日和7日,空軍向康定、甘孜試投成功,先遣部隊的糧荒才得以緩和。

  由於只有兩架飛機可以到甘孜空投,無法保證到甘孜部隊的全部糧食供應。因此,賀龍和鄧小平於7月24日向毛澤東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報告:為了保證9月份在甘孜屯積150萬公斤糧食,準備昌都作戰,必須加強空運。毛澤東對此極為關注,立即批准購買一批運輸機,用來空運進藏物資。然而空運能力畢竟有限,仍無法保證大部隊的全部供給。4月1日,毛澤東指示:要「一面進軍,一面修路」。部隊走到那裡,路修到那裡,物資亦運到那裡。為此,西南軍區調集6個工兵團、3個步兵團組成築路大軍,不惜一切代價,克服一切困難,搶修雅安到甘孜段公路;雲南軍區滇西援藏委員會公路局,也組織部隊和民工1.7萬余人,搶修大理到中甸的公路。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