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賀龍傳 | 上頁 下頁 |
第十二章 鞏固戰略樞紐(2) |
|
但是,由於部隊集結、補充衣被鞋襪等問題上存在實際困難,一時無法啟程。賀龍發火了。他把參謀長周士第、供給部副部長范子瑜狠狠地批評了一通,責問他們為什麼對這樣重大的事抓得不緊。當他弄清情況以後,即令範子瑜10天之內完成物資補充。他每隔1天就要把範子瑜找來問一次進展情況。他根據部隊集結、物資補充情況和行程估計,1月中旬方能趕到晉西北,這樣,有可能喪失反頑時機。怎麼辦?他想讓在綏德的王震部過河,在一二〇師主力回到晉西北之前指揮和協同新三五八旅擊破頑軍,以解燃眉之急。賀龍心裡很著急。他把事情的原委和自己的建議向毛澤東作了報告。毛澤東從全域考慮,沒有同意這個建議,回電說:王震一動,蔣介石駐西安行營主任蔣鼎文會對陝甘寧邊區發動進攻。毛澤東重申:「晉西北全部作戰指揮由你們直接負責。」從而,把反頑鬥爭的重擔放在賀龍、關向應的肩上。 於是,賀龍一面抓緊回師準備,一面給彭紹輝、羅貴波發出指示,要求他們:機動靈活,迅速打擊騎一軍,奪取方山,迫使其重新部署,以爭取時間,集結力量,與之決戰。賀龍、關向應提出的具體措施是:新三五八旅和決死四縱隊、暫一師主力應盡力控制赤堅嶺、寨上一線,相機佔領白文鎮;七一四團、決死四縱隊1個團佔領方山,掩護決死二縱隊、晉西支隊北撤;迅速解決仍然堅持反共立場的工衛旅旅長郭挺一的問題。後來,晉西北第一階段討逆軍事行動的發展,與這一意見基本一致。 毛澤東考慮了賀龍關於不失反頑時機的意見,指派中央軍委參謀長滕代遠去晉西北指揮、協調當地的反頑鬥爭。 晉西北區黨委在1939年12月29日決定成立以續范亭為總指揮的「晉西北擁閻抗日討逆總指揮部」,從1940年1月1日起,實施反擊。晉西北各部隊從1940年1月2日到9日,先後佔領寨上、開府、陽坡、馬坊、方山、白文鎮等地,殲滅了騎一軍第三團,將趙承綬、郭宗汾部主力驅至臨縣城及其附近地區。9日,滕代遠到達晉西北,組成了晉西北行動委員會。由滕代遠統一指揮晉西北、晉西南的新軍和八路軍,進行第二階段討逆軍事行動。10日,滕代遠將晉西北各軍組成左右兩集團,合擊臨縣。經3天激戰,趙承綬、郭宗汾丟棄縣城向汾(陽)離(石)公路以南潰逃,晉西北反頑鬥爭基本結束。 24日,賀龍、關向應趕到嵐縣史家莊,與滕代遠、林楓、趙林、彭紹輝、羅貴波等會面。此時,反頑鬥爭雖已取得勝利,但留下了許多亟待處理的問題,如晉西北頑固派武裝尚未全部肅清,由同蒲路以東跑來的閻錫山第十行署主任兼保安司令白志沂、第十一行署主任兼保安司令楊集賢部尚盤踞在晉西北北部;新軍、犧盟會經過這次事變,亟待整頓和補充;各級政權尚須改造或重建;極度困難的財政經濟問題必需解決;以及準備對晉西南閻軍實施反攻等等。因此,滕代遠十分盼望賀、關早日回師。在史家莊見面後,他立即向毛澤東報告:「晉西北黨政軍民統一領導,由賀、關負責,當可大力加強。」賀龍、關向應則希望滕代遠在晉西北多逗留一段時間,協助他們做好工作。滕代遠答應了。 1940年2月初,賀龍決定新三五八旅七一四團和暫一師三十六團開赴岢嵐、河曲、保德,解決北邊的頑固派。為此,賀龍來到新三五八旅旅部,親自同該旅領導幹部談話。他說:「你們到北邊去,解決那兒的頑固派,要在那兒建設根據地。要把那裡當成你們的家,將來要在那裡搞個分區,交給你們。」2月31日,七一四團和三十六團出發北上,先在興縣魏家灘消滅了閻錫山的遊擊第三師,接著,將白志沂、楊集賢兩部700餘人全部肅清,又勸說國民黨察哈爾遊擊司令馬占山、國民黨軍第八十六師高雙成兩部,退回到他們原來所在的綏遠和陝西府穀等地。從此,晉西北結束了抗戰以來兩種軍隊、兩種政權並存的局面。 趙承綬、郭宗汾逃離晉西北以後的第14天,即1940年1月27 日,中國共產黨中央為了爭取閻錫山繼續抗日,以十八集團軍留守兵團主任肖勁光的名義致電閻錫山,表示願意出面調停山西新舊兩軍的衝突,使山西恢復團結抗日的局面。2月25日,肖勁光和王若飛持毛澤東親筆信去秋林,向閻錫山面述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和建議。 賀龍也給閻錫山寫了一封信,請肖勁光帶往秋林。這封信是這樣寫的: 「司令長官鈞鑒:職在路東聞晉西發生嚴重摩擦事件,深恐不利抗戰,因此趕回路西,擬加調處。行至岢嵐,聞趙司令已奉鈞座命令移防石樓一帶,新舊衝突亦已停止,無任欣慰。八路軍與晉綏軍同在鈞座領導之下,抗戰三年,感德至深,尚祈時賜指示,俾團結益堅,進步益速,龍深感幸。」 賀龍寫此信的目的有二:一是說明一二〇師回師晉西北是為了調停新舊兩派衝突,團結抗日,回師有名,合情合理。二是借此通知閻錫山,一二〇師主力已回到晉西北,一切反共倒退行為均無出路,以促使閻錫山繼續抗日,為肖、王秋林之行助力。這封信,經過毛澤東修改,柔中有剛,是頗具策略之舉。閻錫山深知他的軍隊已遭慘敗,只好接受中共主張,於4月20日與肖、王達成協議,以汾離公路為晉西南與晉西北分界線,以汾河為晉西南與晉東南分界線。晉西南為閻軍活動區域,晉西北,晉東南為八路軍和新軍活動區域,從而結束了這次衝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