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賀龍傳 | 上頁 下頁 |
第十一章 挺進冀中(2) |
|
從嵐縣到冀中,要越過兩道鐵路,無數個敵人據點,重重封鎖線,困難不小,怎樣才能做好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尤其是有一個重要問題需要統一認識:一二〇師去冀中,同時還要繼續堅持晉西北的抗日鬥爭,怎麼安排?幾天來,賀龍同關向應、肖克、甘泗淇、周士第反復交換意見,取得了一致的看法。 12月11日,賀龍等召開一二〇師團以上活動分子會議,傳達了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對一年來的工作進行了總結,部署和討論了東進的任務。會議開了7天。其間,賀龍、關向應還召集旅以上幹部會,著重討論了一二〇師主力離開以後堅持晉西北根據地的各項工作安排。 賀龍、關向應都主張:去冀中的任務必須完成,晉西北根據地也要堅持,必須兩者兼顧。賀龍說:晉西北的天下是我們打開的,晉西北根據地是我們東進的依託,不能丟給別的人。要把三五八旅留在晉西北,認群眾知道,我們去了冀中,一二〇師還在晉西北。會議同意賀、關、肖等商定的方案:由賀龍、關向應親率三五八旅七一六團、七一五團兩個營(留一個營在大青山)和獨立一支隊執行東進冀中的任務;三五八旅旅長張宗遜、政委張平化率三五八旅旅部、七一四團、獨立一團(由獨立二、三兩個支隊合編)、獨立二團(由獨立四支隊改稱 )和警六團、獨立六支隊留在晉西北。賀龍、關向應還決定,中共晉西北區黨委書記趙林、副書記羅貴波繼續以一二〇師政治部民運部的名義,在賀、關走了以後,統一領導晉西北的地方工作。這個決定既考慮了挺進冀中的任務,又照顧了堅持晉西北根據地的需要,是有利於堅持敵後抗戰全域的正確決策。後來的事實證明,三五八旅留在晉西北,不僅控制著華北與西北聯繫的樞紐,保證了中共中央同各根據地的交通,而且在閻錫山發動反共事變時,使八路軍仍能處於主動地位。 當時,在晉西北的抗日武裝還有以續范亭為司令,由戰動總會遊擊隊編成的保安司令部所屬部隊(後來改編為陸軍暫編第一師)和山西工人武裝自衛旅等新軍部隊。他們都是在共產黨領導和影響下以統一戰線組織的面目出現的抗日武裝。戰動總會武裝部長程子華去冀中擔任八路軍第三縱隊政治委員時,專程面見賀龍、關向應,詳細彙報了戰動總會所屬武裝的情況。他對賀龍說:「老總,我走了以後,這幾支武裝就由一二〇師指揮了。」因此,在這次會議上,賀龍、關向應特地分析了這些武裝的情況,討論了賀、關離晉之後,晉西北區黨委如何處理與他們之間的各種關係問題。 續範亭,山西崞縣人,早年是同盟會會員,參加了辛亥革命,後來擔任國民聯軍第三軍第六混成旅旅長及國民聯軍軍事政治學校校長。1935年12月因反對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在南京中山陵剖腹自殺,以明其志,遇救未死。「西安事變」後,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回山西積極推動抗日救亡運動,擔任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主任。對於這樣一位有影響的愛國進步人士,賀龍、關向應採取了全力支持的方針。他們要求晉西北區黨委及三五八旅積極幫助戰動總會的抗日武裝,使其不斷得到發展壯大。賀龍交代說:一定要幫助續範亭,使之成為我們與閻錫山合作的統一戰線模範。 山西工人武裝自衛旅是程子華幫助閻錫山的總工會負責人郭挺一組織起來的。這支部隊的成員大都是太原的工人。共產黨員康永和等已經在其中建立起了黨的組織,秘密發展了黨員。對於這樣一支部隊,關鍵在於對郭挺一採取什麼政策。賀龍、關向應認為,我們的方針應當是「擁護和推動其進步,使其改變反共態度,與我們合作。」他們建議晉西北區黨委積極做好團結郭挺一的工作,對其消極的一面,要進行必要的鬥爭。 賀龍還指出:一二〇師留在晉西北的部隊同山西新軍是兄弟部隊的關係,我們走了以後,要在區黨委統一領導下,團結協作。在作戰指揮上,可由三五八旅統一協調。 這些意見,完全符合中國共產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實事求是,高屋建瓴,得到了與會者的擁護。 會議結束以後,賀龍立即命令緊急進行四項準備工作:一,派師偵察連偵察忻縣到陽曲之間鐵路沿線的敵情,擬定通過同蒲鐵路的具體計劃;二,由於部隊缺乏平原作戰經驗,由司令部編寫出平原遊擊戰爭若干問題的教材,供部隊在行軍空隙進行教育;三,籌集、補充武器、彈藥和糧食。他對一二〇師供給部長陳希雲說:「從現在起,我管供給部,你要兩天給我彙報一次。」四,安置老弱病殘人員,以保證東進部隊精悍有力。賀龍強調,這些工作必須秘密進行,按期完成。 之所以要秘密準備,除了戰爭需要保守機密之外,賀龍還有一點考慮:根據國共兩黨協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向八路軍3個師分別派駐了聯絡參謀,負責直接向蔣介石報告情況,溝通雙方關係。駐一二〇師的聯絡參謀叫陳宏謨,是個掛上校軍銜的四川人。賀龍想到,挺進冀中是中共中央新的戰略部署,目的在於發展共產黨、八路軍的力量,鞏固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目前,國民黨內的投降勢力正在同日本人勾勾搭搭。為了取得這一戰略行動的勝利,在部隊行動之前,必須瞞過這位聯絡參謀,所以,他下達了「秘密準備」的命令。這正是賀龍精細的地方。 出發前一天,陳宏謨才知道這件事,他很不滿意地去找賀龍,問道:「師長,聽說明天要出發?」賀龍笑著風趣地說:「明天一早就走。再這樣老吃山藥旦、蓧麥,連人都吃蠢了。」陳宏謨只好怏怏地走了。 作家沙汀、何其芳怕影響他們的寫作計劃不想到冀中去。賀龍卻想把他們帶走。他對沙汀說:「到了那邊(指冀中)就是要繼續搞晉西北的材料也不困難呀!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告訴你。老甘、我,都行。」「到了鐵路那邊還少得了你的材料,比這裡豐富!」「講老實話,同志,我還想到關外去呢!」沙汀沒有說話。賀龍湊近他說:「老沙,不要再提了吧,馬都給你準備好了。」他讓警衛員拿出釣魚杆來給沙汀看:「這是我托人從河南帶來的呢!你看,釣鉤並不大,可是,20來斤重的魚也可以釣起來。將來好在松花江釣魚吃。聽說松花江魚多得很呢!」後來,沙汀說:「接觸到他那堅定愉快的性格以後,我的決心(指留在晉西北)已經動搖了……我再也說不出什麼,我的決心已經總崩潰了。」沙汀、何其芳終於隨賀龍去了冀中。這段小小的插曲,也反映了賀龍對於抗日戰爭的必勝信心,顯示出他那種縝密、幽默和有極強的吸引力的性格。 12月20日,賀龍、關向應、肖克發出了東進冀中的命令。22 日,大雪紛飛,寒風凜冽,賀龍、關向應率師直、七一六團、獨立一支隊和教導團從嵐縣出發了。同時,命令七一五團(欠1個營)從大青山前往冀中。肖克亦一同前往晉察冀邊區。 1939年1月2日,賀龍到達晉察冀邊區的峪口村,稍事休息,即同關向應、肖克等去阜平會見八路軍晉察冀軍區聶榮臻司令員和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書記彭真。 在此之前,中共中央給聶榮臻、彭真發了電報,指出:冀中區的中心任務是鞏固現有武裝部隊,依靠群眾力量,堅持長期遊擊戰爭,為此決定:一,派程子華帶一部分幹部去冀中。程子華任冀中軍區和第三縱隊政治委員;二,派賀、關率一二〇師主力去冀中,爭取擴大一二〇師;三,一二〇師到冀中,可推動、影響當地部隊正規化的進程,並指出,具體工作由賀、關與彭、聶商辦。 賀、關去阜平是與彭真、聶榮臻會商一二〇師主力去冀中的具體事宜的。肖克則要聽取彭、聶對於貫徹中共中央《對冀熱察區工作的意見》的意見,以便作出具體安排。彭、聶、賀、關、肖一起討論了一二〇師東進、北上中的一些問題。聶榮臻說:有紅軍老幹部去,我們的遊擊戰爭、根據地建設可以開展起來了。他向賀龍、關向應介紹了冀中區的複雜情況。關於這次會見,聶榮臻有一段回憶:「一二〇師是1939年1月根據中央指示從晉西北來冀中平原的。來的目的是幫助鞏固冀中抗日根據地和擴大部隊。賀龍同志從晉西北進入冀西,在過平漢鐵路前,專程到阜平來了一次。我們談了一二〇師到冀中的任務,也談到擴大問題,我對賀龍同志說,到冀中擴充部隊,兵員是充足的。那個地方『司令遍天下』,雜牌武裝、聯莊會多得很,希望你們多帶一些去。一二〇師幹部多嘛!容易把工作做好,把他們帶離本鄉本土,改造工作也容易些。賀總風趣地說:那我就不客氣了。」 賀龍在晉察冀軍區住了幾天,7日,與周士第、甘泗淇返回一二〇師駐地靈壽縣陳莊,準備越過平漢路。關向應因為要參加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會議,留在晉察冀邊區。 經過周密的偵察和準備,賀龍決定:1月15日黃昏,從新樂以南越過平漢鐵路,進入冀中。為了行動方便,部隊分成了左、中、右三個縱隊。賀龍親率中央縱隊強行軍140裡,越過平漢鐵路,16日晨到達安國縣邢邑鎮賈村一帶。由於情況瞭解準確,準備工作周密,行動比較順利,只丟失了幾匹馱馬。19日,賀龍率部到達冀中地區腹地安平縣西南的東西遼城、子文鎮一帶。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