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賀龍傳 | 上頁 下頁
第五章 創建紅四軍,開闢湘鄂西(6)


  果然,周寒之帶了1000多人邊打邊追到南岔渡口,看見渡口的船隻仍在,以為賀龍部隊已經潰不成軍,急忙下令搶渡過河,迅速奪取桑植縣城。可是,周寒之的部隊剛渡過河,便遭到紅四軍主力猛烈襲擊,頓時大亂,隨即被殲。周寒之本人也被擊斃。紅四軍在賀龍指揮下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

  7月中旬,向子雲帶領兩千餘人和部分團防再犯桑植。賀龍決定將他們放進縣城,爾後反擊。紅四軍撤退之前,拆去了桑植部分城牆,燒毀城門,使之不利敵人固守。紅四軍主力隱蔽在城北梅家山、八鬥溪、白家沖一帶;一部分隱蔽在西界、茅岩準備斷敵退路。15日早晨,向子雲的特務營從赤溪渡口渡過澧水,9時左右進入桑植縣城,後續部隊逐次渡河跟進。賀龍抓住敵人逐次進兵的弱點,向城內之敵發起進攻。四團攻東門,一團攻西門,二團、獨立團直插汪家坪,截斷城內敵軍退路並阻擊其後續部隊。向子雲部突遭猛烈衝擊,亂成一團。進入城內的特務營大部被殲,後續敵軍急忙搶佔高地,企圖頑抗。紅四軍乘勝猛攻,並以一部兵力擊敵側背。向子雲部潰不成軍,倉惶撤向渡口,企圖渡河逃走。赤溪渡口一帶河床狹窄,水勢湍急,又逢上游暴雨,河水猛漲,船隻已被紅軍撤去,敵人無法過河,被壓縮在河灘上,大部繳械投降,一部隨向子雲泅水逃跑,多數溺死在江中。向子雲的屍體一直漂流到了津市,脖子上還掛著駁殼槍。赤溪之戰,紅四軍殲滅敵軍2000餘人、繳槍1000余支,取得了建軍以來的空前勝利。

  南岔,赤溪兩戰兩勝,鞏固了新建立的根據地,鼓舞和教育了群眾,也推動了根據地的建設工作。由於群眾踴躍參軍和補充了少數俘虜,紅四軍又進行了一次整編。營以下單位都設立了專職政治幹部,連隊建立了共產黨支部和士兵委員會。為培養幹部,從軍隊和地方選調一批學員成立了軍事政治訓練班,由曾在南昌起義時擔任團長、在海陸豐暴動時擔任過師長的中共湘西特委委員董朗主持。

  南岔,赤溪戰鬥的勝利,說明紅四軍有了長足進步。賀龍在總結作戰經驗教訓時說:「我們三千,他們三千,我們把他們吃得光光的,只傷亡幾十個同志,這種仗很合算羅!」

  大家紛紛說:「你指揮得好啊!」

  賀龍搖搖頭說:「錯了!一年前,在家門口,我們三千,他們三千,仗打下來,我們散完了,後來,又擴充到1500多人,石門兩仗一打,只剩下一二百人,我賀龍連件換洗衣裳都搞沒了。這一敗一勝,說明了什麼?第一條,我們紅軍變了,已經有了党的堅強領導,再也打不散,打不爛了;第二條,我們每個班都有了党團員,團結一班人,衝鋒在前,撤退在後,我們紅軍就成了鐵軍、鋼軍;第三條,我們建立了工農政權蘇維埃政府,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援,我們生了根啦!再嘛,你們大家齊心協力,你們指揮得不錯,會打機靈仗了。我賀龍算什麼?一槍沒放,一個俘虜沒抓到,大不了是出了些點子嘛!」

  8月,賀龍為了擴大根據地,打擊最反動的敵人,率領紅四軍進攻大庸縣西教鄉。

  西教鄉是桑植到大庸的必經之地,也是著名天險。這裡的大地主熊相熙擁有一支300多支槍的武裝,築有堅固的寨堡,幾十年在這一帶稱王稱霸。他勾結、支持、收留堅決反共的地主團防武裝,無惡不作,成為桑(植)(峰)根據地鞏固和擴大的嚴重障礙。由於湘西眾多的土著武裝首腦大多與賀龍有些歷史淵源,賀龍回到湘西後,為了不樹敵過多,以利於革命武裝和根據地的創建,與一些土著武裝首領有過聯絡,並且區別情況,團結友好的,爭取中間的,打擊反動的,收到過很好的效果。但是,隨著革命的深入,這些土著武裝的頭目,多數站到了反共反人民的一邊。熊相熙則起著更惡劣的作用。所以,攻打西教鄉的政治意義,實際上大於軍事意義,也是一次正確的策略運用。

  8月7日,賀龍率紅四軍發起進攻。賀龍還約來他的舊部下、當時隸屬國民黨湖南省主席何鍵的吳玉霖團助攻。這種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調動國民黨的部隊來攻打反動土著武裝的作法,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經過6天6夜苦戰,到8月13日晨,紅四軍攻下了全部寨子。熊相熙率殘部退往大庸、慈利交界地區。紅四軍又於8月下旬攻取了慈利重鎮江埡、九溪等地。當地團防紛紛逃竄。

  由於賀龍打擊了最反動的地方勢力,大庸、慈利的許多土著武裝首領或表示不與賀龍為敵,或願讓出「防地」,或派人前來修好。賀龍進攻西教鄉,打擊熊相熙,達到了鞏固根據地的目的。

  這時,賀龍得悉駐常德、桃源一帶的第五十二師有糾集陳渠珍及湘西各縣團防大舉進犯湘鄂邊根據地的企圖,桑植一些村鎮的反動殘餘勢力也乘紅四軍主力出擊的機會,發動騷亂,殺害區鄉政府及農民協會的幹部。因此,賀龍率部返回根據地,鞏固後方,準備反圍攻。紅四軍回到桑植後,立即鎮壓叛亂,並利用戰鬥間隙進行休整、訓練。賀龍派前委委員李良耀、張一鳴、陳昌厚、郭天民等一批老黨員深入農村,協助縣委整頓地方工作,清洗一些混入革命組織中的壞分子,撤換一批不稱職的工作人員,指導和協助地方黨組織發展黨員,健全党的基層組織,加強對黨員和幹部的政策教育,向人民群眾廣泛宣傳土地革命,發動群眾全面參加根據地的建設。經過一系列工作,根據地內部更趨穩定,出現了新的面貌。

  1929年9月,賀龍與軍部軍政訓練班教員、共產黨員蹇先任結婚。

  9月,蔣介石與張發奎之間發生了戰爭,雙方軍隊紛紛向澧縣、石門、常德等地集中。第五十二師第一五四旅和湘西幾支團防武裝逼近桑植。賀龍決定避開強敵,蘇區黨、政、軍組織及革命家屬轉移至桑植北部,待查明敵情之後,再機動作戰,收復桑植。當紅四軍向北轉移時,由於偵察失誤和等候已暗自脫離革命的一支小部隊,延誤了行動時間,在樟耳坪遭到襲擊,傷亡三四百人,加上部分人員失散、逃跑,減員近千人,被迫撤到鶴峰根據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