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賀龍傳 | 上頁 下頁 |
第五章 創建紅四軍,開闢湘鄂西(5) |
|
創建湘鄂邊根據地 在紅四軍整頓期間,中共湘西前敵委員會受湘西和鄂西兩個特委委託,負責領導紅四軍和湘鄂邊地方黨,更名為中共湘鄂西前敵委員會,賀龍任書記,張一鳴、陳協平、李良耀、汪毅夫、羅統一為委員。 1928年11月中旬,前委得到中共施鶴部委報告說:部委在咸豐、利川一帶「神兵」中的工作頗有成效。前委同時發現敵軍有向紅四軍進攻的跡象。為了發展武裝、創造根據地、避開大股敵軍的進攻,賀龍和前委決定:紅四軍到宣恩、咸豐、利川地區活動;留賀英所部在原地堅持鬥爭;派中共湘西特委委員汪毅夫到鶴峰縣鄔陽關聯繫由共產黨員陳宗瑜領導的以伐木、燒炭工人為骨幹的「神兵」,動員他們參加紅四軍。 11月底,賀龍率紅四軍到達宣恩、咸豐、利川一帶以後,才瞭解到中共施鶴部委有名無實。部委書記楊維藩在黑洞「神兵」王錫九部當了第一師師長,但並未開展黨的活動和政治工作。這一帶的「神兵」有10多萬人,而楊維藩所在的第一師只有五六十人。絕大部分「神兵」為地主豪紳所控制。以紅四軍的這點力量,要想在這裡掌握「神兵」、建立根據地的可能性很小。賀龍早年曾來往於這個地區,對這裡的基本情況有所瞭解。他決定對各股「神兵」的情況作進一步調查,然後利用矛盾,加以分化,同時在「神兵」中進行深入的宣傳工作,灌輸階級觀念,孤立「神兵」頭領,爭取擴大紅軍,然後返回鶴峰、桑植地區,再圖發展。 經過半個月的工作,紅四軍爭取了「神兵」中的貧苦農民二三百人。12月中旬,賀龍率部向東轉移,順勢襲占了建始縣城,接著又在前往鄔陽關的途中消滅了兩處團防武裝。三次戰鬥,共殲敵100餘人,繳槍100余支,擴大了紅軍的影響,沿途還吸收了一部分貧苦農民參加紅軍。 12月31日,賀龍率紅四軍在鄔陽關與陳宗瑜領導的武裝300 余人會合,實力進一步得到了加強。1929年1月8日,蔣介石與桂系軍閥李宗仁、白崇禧準備開戰,施鶴地區國民黨軍主力他調。賀龍乘虛攻佔了鶴峰縣城及周圍市鎮,擊斃縣長,消滅了部分團防武裝。 紅四軍佔領鶴峰以後,前委和賀龍立即著手建立根據地的工作。1929年1月13日,在縣城召開群眾大會,宣佈成立中共鶴峰縣委和鶴峰縣蘇維埃政府,以吳錫(主席 )、汪毅夫、陳宗瑜等7人為工農兵代表;公佈了《蘇維埃政綱》和《耕田農有法令》,取消苛捐雜稅,焚燒地主田契文約,展開了地方工作。至3月,打倒土豪劣紳的鬥爭,已在廣大農村中普遍展開,並準備分配土地。黨、團組織、農民協會以及群眾武裝——農民警衛團也逐漸建立起來。鶴峰縣成為湘鄂西第一個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的革命根據地。 在開闢和建設鶴峰根據地期間,賀龍收到了中共中央1928年10月4日寫的《中央給賀龍同志信》。信中傳達了中共「六大」精神,對紅四軍不屈不撓的英勇奮鬥給了充分肯定,同時提出:「……你們現在的實力並不很強,而龍兄在那裡的目標太大,徒引起敵人聯合猛力的向你們進攻,若龍兄仍不脫開,減小目標,這部分實力恐終久不能保存而要被敵人消滅。中央現在很希望龍兄來中央幫助中央軍事工作,務望接信後,即在你們現在的群眾中選出一位在群眾中有相當信仰能作指揮工作的,代替你的工作,同時,中央可即派一軍事工作同志來任參謀幫助他計劃及一切,龍兄即刻啟程前來中央是為至要。」 這是中共中央對處在鬥爭第一線而且有很大影響的領導同志的關懷,但是,因為賀龍在湘鄂西地區和紅四軍中有著崇高威望,對這裡的民情、地形極為熟悉,與當地群眾有著廣泛的聯繫,他在這裡的領導工作很難由別人代替。所以,湘鄂西前委於1929年3月8日向中共中央提出:「雲卿同志因紅軍無人負責及路途阻隔之故,暫難來中央工作,這並不是雲卿不願來滬,實在是事實的困難。」中央同意了湘鄂西前委的意見。 接到中共中央的來信以後紅四軍在堰埡、紅土坪等地進行了整訓,傳達和學習中共「六大」決議。依據中央「六大」精神,結合紅四軍中存在的不良傾向,開展了反對軍閥主義和「拖隊」思想的教育;開始按照官兵一致的原則建立民主制度,要求多用會議形式研究和解決問題,以克服單純命令行事的作風;整頓了党的組織,建立了比較健全的政治機關,加強了政治工作和對黨員的經常教育。同時,紅四軍又進行了整編,人員已達1000餘,槍300 余支,其中包括以陳宗瑜為大隊長的紅色「神兵」特科大隊。保留這種「神兵」形式的武裝,在湘鄂邊這個比較落後的地區與有封建迷信思想的土著武裝作戰,有其特殊的作用。這也是賀龍的一個創舉。 紅四軍佔領鶴峰全境,轟轟烈烈地開展根據地建設的工作,群眾組織紛紛建立,工農群眾積極參加土地革命,使周圍各縣國民黨當局驚恐不已,紛紛向長沙、武漢報警。桑植縣代理縣長向湖南省政府發出電報說:「賀匪剽悍,全湘著名,職縣團防雖多……自守力尚不足,懇速派雄師,殲滅巨匪。」湖北清鄉督辦電告湖南省主席說:「賀龍用兵多詐,出沒無常,非雙方兜擊,不足以絕根株。」兩湖當局乃令施鶴7屬②清鄉司令和桑植、石門兩縣團防聯合進剿紅四軍。利川、來鳳、咸豐3縣團防畏賀龍聲威,藉口路遠沒有派兵。發動圍攻的是鶴峰團防頭目、湘鄂西民團聯防總指揮王文軒,桑植團防劉子維、向鳳翔,五峰團防孫峻峰等部,及恩施、建始幾支團防共3000餘人。他們分數路合擊鶴峰,企圖奪取縣城,圍殲只有1000餘人的紅四軍。 ②指恩施地區的恩施、建始、利川、宣恩、來鳳、咸豐、鶴峰7縣。 紅四軍前委立即研究對策。賀龍認為,敵人以優勢兵力對我進行包圍,如果分兵防堵必然被動。他提出由農民警衛團節節抗擊桑植等縣團防,紅四軍全力打擊王文軒部。賀龍說:「王文軒這個人我很熟,當年還是朋友呢。我和頑固派打仗,他保持中立,態度還說得過去。去年回桑植,他曾給過我錢和糧食。革命一深入,我們搞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據地,他這個大地主、大民團頭子變臉了,成了反共的先鋒官。立場不同,好朋友拔刀相見的事,我經歷得太多了。他號稱總指揮,有權號令各路團防,消滅他這一股,別的敵人必定驚慌失措,沒得咒念。這些反動頭子是從來不會齊心協力的。」於是,前委決定紅四軍全部在縣城以東10余公里的張家坪伏擊王文軒部。這次伏擊打得非常成功,擊斃了王文軒,消滅其下屬官兵數百人。接著,賀龍又率部擊潰了恩施縣的團防,其他團防隊聞風而逃,鶴峰境內再無敵蹤。 賀龍決定乘勝向桑植一帶發展。4月上旬,紅四軍進到龍潭坪一帶,6月上旬攻佔縣城,立即在桑植境內開展地方工作,發動群眾,建立各種革命群眾組織,消滅反動地方武裝,擴大紅軍,進行根據地各項建設。經過1個多月的努力,桑植、鶴峰兩縣根據地連成一片。湘鄂邊根據地初步形成,紅四軍擴大到3000餘人。 1929年6月底,湖南警備軍第一軍軍長陳渠珍令其下屬向子雲部從永順向桑植進攻,企圖在工農政權還沒有完全鞏固的時候一舉摧毀之。 得知這個情況,賀龍寫了一封信給向子雲,叫他不要進攻,「來則送禮而已」。可是,向子雲認為去年賀龍在桑植「鬧紅」時,3000 多人的紅軍經不住1個旅的攻擊,現在賀龍的紅軍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照樣經不住正規部隊打。他將賀龍的勸告置之腦後,派團長周寒之帶領兩個半營向桑植進犯。 賀龍命令紅四軍主力到桑植南岔渡口埋伏進來,派幾支小部隊邊打邊跑誘敵追趕,又把南岔渡口船隻放到西岸,讓向部過河。當時,一些經過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的老戰士都習慣猛打猛衝,認為一步一步後撤是丟人的。賀龍提醒他們:情況千變萬化,打仗也不能一成不變。現在紅軍人少,槍支彈藥更少,就要打巧仗。既能殲滅敵人,又少受損失,才是一個好指揮員。賀龍說:「敵人以為我們兵不強,將不勇,不經打,他們占桑植城很容易。好嘛,就讓這幫傢伙放開膽子往裡闖。我們一步一步後退,就顯出個不經打的樣子,這有什麼,最後是我們吃掉他嘛!」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