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郭沫若傳 | 上頁 下頁
六八


  〖第十二章 故鄉行生辰慶〗

  三十四

  沫若回到重慶還不能算真正回到故鄉,從渝州到嘉州雖然路程已經很近了,但於戎馬倥傯之際一直未及歸省。鄉下早就來人敦促,而他總覺得自己之所以歸國,完全是為了抗戰,現在還沒有作出什麼貢獻,哪有心思回去探親呢。後來聽說父親久已臥病在床,不時處於昏迷狀態,他這才下了決心告假兩周,帶了也在三廳工作的侄兒郭培謙(五哥翊新的兒子,1910—1962),一同乘水上飛機返故鄉。

  這是一九三九年二月下旬的一天,飛機停在樂山城外的肖公嘴。少年時代的沫若,不是曾在這裡聽到過鳳凰鳴叫嗎?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尤其當此「萬里關河烽燧繞」的年代,故土已面目全非,哪兒再能追尋鳳凰的蹤影!反正他也無心領略風光,只想儘快趕回綏山之麓的沙灣老家。然而畢竟是故鄉的山山水水,兒時的回憶不想追尋也會觸景生情,一路上感慨自然不免油然而生:

  依然碌碌一庸才,廿六年後始歸來。
  何處海棠香訊在?草堂寺內幾徘徊。

  --------
  見張肩重:《在郭老周圍的日子裡》,1980年《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8輯。

  「海棠香國」的驕子重新回到父老鄉親們的身邊,受到了熱情的接待。眾人把他推上用方桌臨時搭成的講臺上,請他發表演講,他開口第一句就說:「離別了二十六年的家鄉父老兄弟們,我是一個不肖的子孫……」

  思子心切的郭朝沛已屆八十高齡,臥病以來由沫若的元配夫人張瓊華和四姐郭麟貞悉心侍奉。沫若一回到家,立即來到老人病榻前,跪在地上輕聲呼喚著爸爸。淚流滿面的四姐見父親迷迷糊糊沒有反應,便用拇指和食指比著一個「八」字伸到老人眼前,意思是說「你的八兒回來了」。這一舉動可真靈驗,老人面對這個「八」字,果然微微張開雙眼,緩緩地偏轉頭看著跪在他身邊的人,很吃力地點了一下頭。過了片刻,老人啟齒即詢問孫子、孫女的情況,他哪裡知道八兒尚有四子一女被拋置在海外,更難明白媳婦立群不久又將給他增添一個小孫兒。沫若淚眼瑩然,想想當年母親于彌留之際還不斷地用微弱的聲音呼喚他的乳名,再看看面前深切惦念自己的老父,心中好不傷悲。

  老人深明大義,三月九日正逢他的誕辰,沫若與家人本來準備為他做壽,他卻以國難期間不令鋪張為口實,阻止了兒孫們的孝行。他喜歡大家圍坐在病榻前,聽八兒談抗日救國的事。沫若說:「有人以為日寇強大,來勢兇猛,其實,只要我們全國四萬萬五千萬同胞團結抗戰,前赴後繼,最後勝利必定是屬￿我們的。現在抗戰已經一年多了,日寇當初揚言三個月內蕩平中國的狂妄叫囂,不是破產了嗎?」他見父親連連頷首,便進一步解釋了要郭培謙參加三廳工作的道理,說:「你的兒子為抗日盡力,你的孫子也要為抗日盡力,這也叫前赴後繼嘛。」老人的臉上展現出慈祥的笑容。

  --------
  據筆者1982年11月16日訪問魏蓉芳(郭培謙的夫人)談話記錄。

  「少小離家老大回」,與家人重新團聚多麼快慰。兄弟姐妹,還有眾多的小字輩,濟濟一堂,情誼怡怡。五哥翊新和元弟翊昌喜繪水墨畫贈人,沫若則忙著為他們題詩寫跋。五哥給侄女珩瑛畫了一幅荷花,沫若題詩雲:

  亢節婷婷上千荷,污泥不染意婆娑。
  萬千險境都經過,方信人間樂事多。

  元弟給四姐麟貞畫的是梅花兩枝,並配以芭蕉葉,沫若在跋中說:「餘見此則思及父母,蓋梅花寓有祝壽意也。」由此又憶及兒時因與五哥翊新偷盜芭蕉花為母親治病而備受父母笞楚的事,不禁感歎「而今父衰母逝,橙塢大哥亦早歸道山」。

  至於婚後第五天就開始獨守空房的張瓊華,此時又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二十多年來,她一直把自己生活中的最大不幸深深地埋在心底裡,從沒有表現出任何哀怨。她孝敬公婆,操勞家務,贏得了全家人的尊重和信賴,公公、婆婆把她當作親生女兒看待,無論走到哪裡,婆婆都要把她帶在身邊。丈夫的照片始終端正地掛在自己房間正中,結婚時的家具一件件擦拭得光亮照人,她還把他幼年時代讀過的書籍、用過的文具、所寫的作業本和詩文手稿、取得的畢業證書以及後來陸續寄回家的書信,全都珍藏著。沫若對她儘管沒有愛情,然而充滿感激之情。家人早就告訴過他,母親臨終前曾留下遺言:「他日八兒歸來,必善視吾張氏媳,毋令失所。」因此,現在他當著父親的面,對張瓊華一躬到地。他在給兄弟姐妹以及小輩們題畫留詩的同時,也給瓊華寫了兩首,並逗趣地說:「你如果往後沒錢用,可以拿它去賣幾十個大洋。」其中一首是這樣寫的:

  雷霆轟炸後,睡起意謙沖。
  庭草搖風綠,墀花映日紅。
  江山無限好,戎馬萬夫雄。
  國運升恒際,清明在此躬。

  民國廿六年九月赴昆山訪辭修,遇敵機
  轟炸,在明遠室中小臥片時後作此,距今一
  年將半,望清新之意無問今昔。書付瓊華。

  --------
  《祭母文》,見《德音錄》。
  據筆者1984年10月23日訪問郭宗瑨(郭沫若的侄子)談話記錄。
  黃高彬、唐明中:《新文化運動的珍貴史料》,《沫水》1982年第4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