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辜鴻銘傳 | 上頁 下頁
五、仕在北洋·京都北京 第三章 身歷兩次復辟(2)


  袁世凱的復辟令紫禁城內的王公親貴們活躍起來,他們覺得機會來了,現在北京沒有一個能坐鎮的人物,機會再好不過,以前只是一幫手中無槍的親貴遺臣們在活動,現在看來,擁戴復辟帝制的民心可用。

  繼任總統的黎元洪,面臨著各種政治集團和軍事集團的陰謀詭計,傾軋搗鬼,表現得軟弱無力。各路諸侯都暗地裡施展自己的陰謀,最大限度地為自己撈好處。

  苦於無兵無槍的清廷遺臣們現在似乎到處都能找到支持者,更何況他們一直就未停止過活動。駐紮在徐州的張勳就一直在積極參與復辟的活動,他毫不隱瞞自己的想法,一直拒絕剪掉辮子,被人稱為辮帥。不僅他自己在外表上保留著忠於滿清王朝的象徵,並且要他的士兵們也象他一樣,留著長辮子。一支辮子軍牢牢地控制在張勳的手中。袁世凱一死,張勳已解除了他效忠于袁的義務,只剩下對滿清的效忠了。

  1916年底至1917年初,張勳在徐州主持召開了一系列多少有些保密的政治會議。出席會議的不僅有他自己的朋友和支持者,還有華北、華中各省區一些半獨立的督軍或者他們的個人代表。這些人向張勳保證,支持張勳為恢復滿清帝制而進行的任何活動。容易衝動的辮帥以為自己的力量已很充足,很有些能為天子重登大極盡力的想法了。

  【張勳(1854~1923)字紹軒,江西奉新人。1884年投軍,1895年投靠袁世凱,逐次擢升副將、總兵和江南提督。1911年率軍駐徐州,任江蘇巡撫、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為表示效忠清廷,所部禁剪髮辮,故有「辮帥」、「辮軍」之稱。1913年袁世凱命其鎮壓討袁軍,攻陷南京,升為江蘇督軍、長江巡閱使,授以宣武上將軍。其軍改稱宣武軍,達兩萬人。1917年利用「府院之爭」,於7月1日擁溥儀復辟。12日被段祺瑞擊敗,逃往荷蘭使館。1918年被北洋政府特赦。1923年病逝于天津。】

  焦頭爛額的黎元洪被當時的各種利益集團,特別是段祺瑞逼得處處困手縮足,最後解除了段祺瑞的職務。段祺瑞負氣出走天津,組織力量與黎元洪爭鬥。黎元洪病急亂投醫,邀請張勳入京,調解爭端。

  這正中張勳的下懷,不過他是太相信自己的軍事力量了,他也太輕信徐州會議上和私下裡各省督軍的信諾了。對這些人來說,許諾一文不值,當不了一張手紙。張勳自負其能,把他的軍隊留在徐州。帶著三千裝備極差的辮子軍北上,浩浩蕩蕩開赴北京,以這樣的力量癡人說夢般地去為宣統皇帝畫餅。1917年6月14日,張勳和他的辮子軍進入北京城。張勳通知黎元洪解散國會,軟弱無能而又優柔寡斷的黎元洪順從地解散了國會。張勳迫不及待地趕到紫禁城,覲見宣統皇帝。

  宣統皇帝正和太傅梁鼎芬等閒話,一位太監忽忽走進來報告:「前兩江總督張勳求見。」

  張勳被傳了進來。跪伏在地上,叩下頭去,口中說道:「臣張勳恭請皇上聖安!」

  年幼的溥儀說道:「起來吧!」

  張勳隨即起身,恭立一旁。溥儀問了他沿途災情後。張勳奏道:「自改共和以來,政治蕪穢,變亂數起,國勢飄搖,民不聊生,求皇上憫生靈之愁苦,複親大政,以救中國。」

  溥儀自稱年幼不能擔此重任,張勳滔滔陳述了一番,溥儀心有所動,對他說:「適所語,不必告王爺(醇賢親王載灃),王爺膽小。」

  張勳退出後,驚歎不已,心下裡以為皇上年齡不過十二歲,能如此體察人心,深謀遠慮,可見皇上天賦不凡,正是真命天子像,更堅定了擁立溥儀復辟的決心。

  這時,各路復辟人士紛紛齊聚京都,沈曾植也來了。梁鼎芬、沈曾植、梁敦彥、辜鴻銘這四位張之洞手下的大幕僚又齊聚京師,列名復辟。此中以梁鼎芬尤為熱心,這位帝師辛亥革命後,曾懇求黎元洪脫離民國,恢復清王朝不成功,便跪到清西陵已故的光緒皇帝墓前大哭一場。而深通外交、與辜鴻銘交誼最深的梁敦彥也任職北洋政府。

  沈曾植一到京城,就致書張勳的得力幹將劉廷琛,極力推薦梁敦彥、辜鴻銘。

  「外交自以梁崧生(敦彥)為最妥,而辜鴻銘佑之,萬一外交團有以復古為疑者,非此君不能與講解也。」

  張勳一到北京,即暗地裡委梁敦彥擔當外交重任,探詢各使館意向,似乎均無異辭,張勳更加放心了。經過一陣緊鑼密鼓的籌備,張勳以為萬事齊備,現在手中有兵的多支持復辟,負責京都治安的吳炳湘等人也無異議,德國人更是提供金錢槍炮,如此大好機會,可以了卻張勳復辟的一腔癡念了。

  六月三十一日張勳會同各方商議後,於次日,七月一日,率領復辟諸公數十人入宮,籲請溥儀登殿。溥儀來到皇帝寶座上坐定。張勳率眾人三跪九叩,拜伏于地,一時山呼萬歲之聲震耳。

  宣統皇帝現在又是大清而非前清皇帝了。

  宣統皇帝立即大封有功之人,殿上諸公皆有一職:梁敦彥任外務部尚書,辜鴻銘列名外務部(辜鴻銘不在殿上眾人之列)。

  張勳和這一幫忠心耿耿的大清臣子向全國發表了一個冗長的聲明,指責共和,斥駡民國,讚賞復辟,內容奇絕。聲稱:自頃政象譎奇,中原鼎沸,蒙兵未解,南耗旋驚,政府幾等贅旒,疲民乞予安枕。怵內訌之亟極,虞外侮之紛乘,全國飄搖,靡知所屆。勳惟治國猶之治病,必先洞其癥結,而後改達易為功。衛國猶之衛身,必先定其心君,而後清寧可長保。既同處厝火積薪之今,當愈勵揮戈反日之忠,不敢不掬此血誠,為天下正言以告。

  溯自辛亥武昌兵變,創改共和,綱紀廢頹,志成絕跡,暴民橫恣,宵小把持……名為民國,而不知有民,稱為國民,而不知有國。至今日民窮財盡,而國本亦不免動搖。莫非國體不良,遂至此極……推原禍始,實以共和為之厲階,……何如摒除黨見,建一鞏固帝國……我皇沖齡典學,遵時養晦,國內迭經大難,而深宮匕鬯無驚,近且聖學日昭,德音四被。可知天佑清祚,特界我皇上以非常容智,庶應運而施其拔亂反正之功。……勳等枕戈勵志,六載於茲,……謹於本日合詞奏請皇上復辟,以植國本,而固人心。……凡我同胞,……接電後應即遵用正朔,懸龍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