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功夫影帝·李小龍傳 | 上頁 下頁 |
九八 |
|
由於不欲受侵擾,而求穩定的心理,人們開始建立行動、思想的模式、規範,久之,即變為此模式之奴,以此不實之模式為真了。 求某種動作的模式、規範使得參與者得以有一定的規則可循。在拳擊或籃球等運動中或是可行的。然截拳道則否,截拳道之精神端在自由之精義,是不該為任何模式所拘束的。 許多武術家常系盲目地接受其老師所傳授的,結果造成成了其行為、思想上的麻木、呆板。他的反應自是依循著已定的模式,使其心靈更加限制與狹窄。 暝想,默思意能深解人本性之自若、沉靜處。然暝思決不可為定力集中之方法。思之最高境界乃是否定。而否定無所謂正與負,否定系全然空靈之狀態。 集中系一中種專排除它的形式,一旦有了排外上的作用,思想者便系排除外界的一切影響。 有一種行為的狀態其間並無行為者。有一種經驗狀態其間並無經驗者。這便是傳統。 傳統所謂的集中,系只專注於一件事,而摒絕其他,而知覺是整體的行為,並不排除任何事物的,此心靈的狀態也惟有以客觀無偏見的觀察方可解的。 知覺並無所謂界限裡;它系付出你之所有而無例外。 集中可謂心靈的漸次縮窄。然我們所關切的是靈活變化的整體過程,而惟一專注集中於生命的某一面,亦共可能縮窄生命之面。 自我的表達是整體的;是立即而無暇思考的;惟有肉體與心靈的完全自由時,方可能完整地表達自我。 五、截拳道的要義 l.在攻擊時嚴謹的結構(攻時:以靈活的前手攻/防時:以手防)。 2.能變化運用手法與腳法的武器。 3.在攻擊或反擊時善用韻律的不規則變換來誘敵。 4.重量訓練與科學化的輔助訓練再加上完全的適應練習。 5.截拳道在攻擊與反擊時的直接動作——由任何之位置皆可發招。 6.身體的閃躲與步法的輕盈。 7.自然機變的攻擊戰術運用。 8.近戰的能力—— (a)閃躲攻擊 (b)摔法 (c)擒拿法 (d)鎖法 9.完全的對打練習;與對移動目標的實際接觸訓練。 10.不斷地強化自己攻擊的武器。 11.表達自我獨立的個性;靈活變化不為傳統所困。 12.在結構上是整體的而非局部的。 13. 14.放鬆與有勁的出拳化為一體,保持心靈的警覺。 15.動作的流動性(無論是直線或曲線的動作——向上、向下、轉左、轉有、側移步、下閃、晃身等等均然)。 六、無形的形 我希望今日的武術家能更加注意武術的根本,而非武術繁盛不實的花葉、枝節上。而在枝節處的爭論是可以由根本處瞭解的。 毋需關懷何者是柔,何者是剛,踢擊與拳打、擒摔與手打腳踢,長距離與貼身搏擊之好壞。因世上並無確切的何者比何者強。惟一需防範的是,切勿使部分瑣碎的,剝奪了真樸的整體性。 在搏擊的藝術中,一直有著如何使自己更加成熟技巧更高之問題。成熟是一個人本質,實體上漸進的進步。這也惟有從自由表達中的反省自我要求,方可達成的,絕非是模仿、重複傳統的模式動作所可及的。 有些的門派偏重直線的動作,也有些門派偏好曲線或圓形的動作。此種偏於某一面的武術皆非自由的。而截拳之技巧端在自由運動用各種動作;系一啟發自我之武術。武術絕非是裝飾物的。一種選擇的方法,無論多正確,亦惟有使人限於一模式內。搏擊是瞬間千變萬化的。依循著某種的模式練習只會導向阻礙自己之途,欲由之深解自己是絕無可能的。 搏擊之道絕非是限於一個人的好惡、選擇的。惟有每一時一刻在搏擊中追尋方可,也惟有不受偏頗、斜曲或任何的模式所限時方可能。 截拳道是無所謂形的,故亦可適於任何形;且因其無分派別,故亦可適於任何派別。它能善用各種的方法技巧,以求達到武術之最高境界。 武術的至高境界必是趨向簡捷,以不變應萬變。而境界不高的亦惟有流於花拳繡腿罷了。 對於端正,消除外在不實、花巧的招式是不難的,然而對內在則難矣: 不妨以自己所學的門派(無論是西洋拳、功夫、空手道、角力、柔道)來觀察街頭的打架。也惟有不為門派所限時方可清楚地觀察入微。如此,方可無好憎地整體地來觀察。 惟有在無比較時方有何者為是,如此亦可至無所紛爭之境。 博擊絕不因你是不同的派別,無論是功夫,學空手道、柔道或其他的而有所不同。 截拳道面對的是實際,而非徒然的形式。也就是以無形為形。 無所停留意謂著所有事物其終極源流是人所無法理解,也非時空所可局限的。 一個無所根本的搏擊者不可再謂之是真正的自我,他的移動一似機械人。他使自我受外在的影響;埋葬其獨立的意識。而其獨立意識是其迄今所從未知覺過的。 自我的表達是無法以形式化的練習來完成的。而形式的練習都是表達的一部份。無形的形並非意謂著無形。無形之形系由形進化至更高深更完美的自我表達的境界。 無教化並非真意謂著未受教化,惟有無教而教方是意義深遠的。 而否定傳統的教化,也許你會因自創其他之模式而使自己身陷其中。 欲求身體的不實的誇大與強己所難,自會偏離正道;欲求心智的虛幻的理想,當會無法見到實際之真象。 許多的武術家總欲求更多,欲求一些特別的,即不知真理,正道卻蘊含在簡單的動作中,正因是這樣;他們卻不能見之。倘若說出原因的話;那便是在追尋中即迷失了原來存在的。 欲突破自己,需要深知自己之自覺。 ①編者注:「武道釋義」為《李小龍截拳道》一書的總論式的章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