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功夫影帝·李小龍傳 | 上頁 下頁
四一


  李小龍覺得弟弟的贏弱懦軟是他家族的恥辱。他同時也將華人同胞的瘦小膽怯引以為民族的恥辱。旅美的華人,以廣東籍的為多。廣東人本是中華民族中較矮小的一支,在高大的美國人面前就愈顯矮小。

  李小龍不認為洋人視中國人為「東亞病夫」是無稽之談。他常為同胞的不爭氣而莫名地生氣。矮小是天生的,但應該通過鍛煉使自己結實剛強。李小龍特別瞧不起矮小瘦弱又形容猥瑣的同胞兄弟。若在有洋人在場的社交場合,有這樣一位華裔仁兄同李小龍共敘民族情、同胞義,李小龍會臉呈慍色,甚至拂袖而去。這使得有的華裔人士對他產生誤解,認為李小龍是以中國人為恥,背叛了民族!

  在華人相聚的場合,李小龍往往會以教訓人的口氣告誡同胞要勤練功強大自己,使得洋人不敢小覷中國人,更不敢妄加欺辱。李小龍的這套理論,頗似二三十年代留洋歸國的仁人志士,高擎「教育救國」、「實業興國」的大旗。李小龍的這套理論不會強加于同胞姐妹身上,因為他認為女人天生是弱者,理應受到強大男人的保護。

  現在,瘦弱怯懦的李振輝正要與二哥朝夕相處,他理所當然成了李小龍實施「功夫振興民族」的試驗品。

  李振輝的英文名字叫羅勃特·李,就讀于加州史德克頓的聖喬金中學。在家中,李小龍要大家只叫他羅勃特,而省去一個「李」字。李振輝跟大多數的留美華人學生一樣,面臨語言障礙問題,這使得他頗感學業吃力,只能靠早晚的時間來彌補。

  但李小龍全然剝奪了弟弟早晨溫課的權利,晚上的時間亦被他侵佔去一大半。李小龍是個一意孤行的人,他喜歡強行推行他的意志,而不管他人是否願意、是否適應、是否必要。他企盼弟弟早日強壯,雖不能象他那樣成為家族的驕傲,也要使他人不因其弱小而輕慢李家的人。

  於是,每天清晨,鄰居便見李小龍帶著一名「名叫羅勃特的,香港同事托給李家照料的少年」在山丘上跑步(李小龍的這一說法,常逗得熟悉李家成員的朋友啞然失笑)。李小龍每天堅持跑3英里,不論上坡下坡,李振輝哪裡適應得了這麼激烈的運動。他沒跑上幾步就氣喘吁吁,臉色蒼白,遠遠落在後面。李小龍跑到頭,然後跑回,見弟弟或坐路邊休息,或艱難挪步慢似蝸牛。李小龍憤怒地斥喝弟弟,帶著他跑,直到把他累趴下。

  跑步完畢,便是健身運動,以鍛煉肌肉。李小龍配備了全套健身器械,他先自己練,爾後再責令李振輝練。母親何金棠站一旁看,看到小兒子吃力的可憐相,不禁淚水潸然。但是,李小龍才不管這多。這之後,李小龍跟弟弟喝特製的飲料,以補充所消耗的熱量。李小龍每天必喝不可,視為上等補品。這種飲料由一定量的牛奶、蛋白質的粉末、香蕉泥、生奶油、生雞蛋液混合,再加l/4加侖 (一加侖折合4.55市升)的由花生油奶油綜合的果汁製成。這種飲料的味道,李,振輝曾偷偷向母親描述過:「這鬼東西,全世界就二哥一人喜歡吃。」每次,李小龍先狂飲而盡,然後再來逼迫弟弟喝,非喝不可。李振輝形如喝藥,每喝一口,兩眼滾出豆大的眼淚。

  晚上,李振輝很難靜下來專心讀書。他先得跟李小龍練1小時功夫。其後,兩兄弟都坐下來看書,李小龍看的多是武學書。略有所悟,便在弟弟身後一聲大吼,叫弟弟陪他去演習新招式。李振輝充當活靶子,給哥哥的老拳老腳打得人仰馬翻,雖有護胸護膝等物,仍落個傷痕累累。

  李小龍摳苗助長,終究未將李振輝培養成武士,仍是一介書生。

  總之,在兄弟同處的日子裡,李振輝給李小龍折磨得精疲力盡,苦不堪言。這種倍受煎熬的痛苦日子,一直到李小龍離美回港發展才得以徹底解脫。

  * * *

  李小龍離美回港發展,是他在好萊塢發展不順促成的。

  平心而論,李小龍在好萊塢站穩腳跟,與他的那些名人學生有很大關係。但是他要進一步發展,實現影星的願望,卻不是那些名人學生所能幫助,或所願幫助的。

  拜李小龍為「一日師」的學生,幾乎遍及好萊塢各家公司。但是,美國人絕無中國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概念。就算是親生父親又怎樣?美國人無贍養父母的義務,這就是:我長大了,能獨立生活了,我再不需要你了。

  跟李小龍維持較長較穩固師徒關係的不到10位。大部分雖有名氣,但無權力。有權勢的有兩位,一位是電影製片人溫特勞布,另一位是大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好萊塢實行的是明星制。但明星只是受寵,而無實權,說穿了明星是棵搖錢樹。真正有權的是主宰明星制的製片人,一部影片的策劃、劇本創作、導演風格、演員風格、影片投資等等均由製片人一人說了算。製片人只對公司的總裁負責 (有的本身就是公司的老闆或經理)。溫特勞布在好萊塢的地位非同小可,他曾做過《泰山》的製片,那是一部極轟動極賣座的影片。

  羅曼波蘭斯基是好萊塢的星級導演,他拍攝過多部賣座電影,深得老闆和製片的青睞。因此,他雖不能對一部影片說了算,但說出話舉足輕重。羅曼波蘭斯基作為李小龍的功夫學生,很使師傅風光一回。那是他在瑞士休假,心血來潮,想在風景如畫的日內瓦湖畔學中國功夫,於是訂好往返機票,請李小龍飛往瑞士。這件事,使得好萊塢及武術界人士對李小龍刮目相看。

  他們都有能量促成李小龍擔任重要角色而不是串演,但他們沒這樣做。這裡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條,是他們沒有中國功夫弟子報師恩的概念。

  在他們看來,他們已付了李小龍的鐘點費,不再欠師傅一絲一毫的情——這又是一條美國的法則。

  同時,李小龍是個硬直的人,不會向弟子開這個口。他總把成功的希望放在自己實力上,即使很不成功時,他也初衷不改。

  不能說美國人除了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就沒有一點人情味。李小龍的功夫學生史達靈·施裡芬、詹姆斯·高賓在這方面,就頗有東方功夫弟子的味道。

  施裡芬是一位著名的電影劇作家,高賓則是一位資深演員。他們為功夫老師李小龍在好萊塢所受的待遇忿忿不平,有意促成李小龍的願望,千方百計為李小龍在電視電影中找角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