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二十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傳 | 上頁 下頁
羅洪(1)


  作者:閻純德

  向來現代女小說家所寫的小說都是抒情的,顯示自己是一
  個女性,描寫的範圍限於自己所生活的小圈子;但羅洪卻是寫實
  的,我們如果不看作者的名字,幾乎不能知道作者是一個女性,
  描寫的範圍廣闊,很多出乎她自己的小圈子以外。……以前女小
  說家都只能說是詩人,羅洪女士才是真正的小說家。

  ——趙景深:《文壇憶舊》

  在上海一個普通的里弄裡,我找到了羅洪,當時她正在居民委員會開會。後來我才知道,這位曾經有過較大影響的女作家,于1971年被「四人幫」勒令退休,居民委員會召集的會議,成了她唯一的政治生活。她認為,在那裡可以接觸各種各樣的人,瞭解各種各樣的事,這對一個作家來說是有益的。

  她已經八十多歲了,但耳聰目明,慈祥的神情,時常出現在她的臉上,言談中,有許多回憶,也有不少感慨。

  歷史,不應該忘記每一個於社會有貢獻的人,作家羅洪。將自己的愛和恨、歌頌和鞭撻寫成了作品,在我們社會的光明裡,也有她的心血培育的精神……

  1910年11月19日,羅洪在江蘇省松江縣一個普通職員家庭裡誕生了。她姓姚,原名自珍,羅洪是她的筆名,也是她日後通用的名字,因此也叫姚羅洪。她的父親在一所工業專科學校當過化學教員,也當過醫院的藥劑師。父親小時候,念完小學到上海讀中學,家道已很拮据。後來又到日本學醫兩年,因家裡無力供應便回來了。她父親年輕時經濟不寬裕,但特別喜歡訂閱期刊和買新書。這一切,對羅洪愛好文藝以及從事創作,都有一定影響。

  羅洪念小學時,有一天發現家裡有一個很大的木箱,打開一看,裡面全是用重磅道林紙印成的大開本雜誌,義厚又重。裡面有《小說月報》、《遊戲雜誌》,作品多是文言,有遊記、談論古今的雜文、講究趣味的短文等,另外還有側重于科學性文章的《東方雜誌》。羅洪翻著這些雜誌,好像進入了神奇的王國,一種強烈的新奇感彌漫了她幼小的心靈。羅洪,對於文學的愛好,最初就是在這個「百寶箱」裡醞釀的。

  讀完小學,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蘇州女子師範學校。女師收費少,膳費學校出,這是她報考該校的主要原因。當時她家裡生活頗苦,一切開支全靠父親那點有限的工資。

  羅洪到女師讀書,是她第一次離開家庭,又走那麼遠,家庭之愛,總是牽著她的感情,每逢寒暑假回家,她卻只有一件事——讀文學作品,一點也沒幫媽媽幹家務。媽媽是一位非常賢淑的婦女,見她愛讀書,就寧願自己勞累,也不肯使喚她。

  她家的小房子裡,有個大櫃子,上半格全是書,除了《說岳全傳》、《三國演義》等古典文學作品外,多數是翻譯作品,如《黑奴籲天錄》、《天演論》,還有林琴南譯的狄更斯的長篇小說《塊肉餘生述》等。她如饑似渴地讀著,並從那裡汲取思想和藝術營養。

  在小學讀書時,她常常為母親受到不平等待遇而氣憤。父親在家裡是絕對權威,母親一切都得依從他。那時羅洪年幼,不敢說話,封建意識統治著整個家庭。到女師後,寫信向父親提出對家庭關係的看法,還天真地說,等她獨立生活後,便供養母親,不讓母親再受他的氣。她的信充滿了男女平等的新思想,這是她反封建的第一個實際行動。父親接信後,很欣慰女兒有這樣新的見識,此後,他果然改了一些。羅洪對母親有很深的感情,直到現在,只要一提到母親,她還總是情不自禁地被淚水濕潤了眼睛,嗓音也喑啞了。

  中學時期,羅洪狂熱地愛著文學,貪婪地讀了巴爾紮克、雨果、莫泊桑、羅曼·羅蘭、托爾斯泰、契訶夫的許多小說及易蔔生、梅特林克的劇本,還讀了魯迅的《狂人日記》、《孔乙己》、《阿Q正傳》等,這些偉大作家的不朽之作,使她的感情與它們的主人一起沉浮、變幻,使她認識社會、人生、美與醜、真誠與虛偽、人道與無情,使她痛苦過,歡樂過……這些文學的種子,第一次在她心裡萌發為寫作的幼芽。當時,她熱烈地幻想著,但又覺得這種願望太渺茫,矛盾的心情使她不便向任何人訴說自己隱秘的追求。

  從清朝末年至「五四」運動前後,科學救國、實業救國的思想,在知識分子中是相當普遍的。當時的羅洪也很信服這種口號,因此,有時還想從事科學研究,為國家做出點貢獻。不過,父親為她訂的《科學雜誌》,她並沒有醉心去讀,所迷戀的仍是文學。當初她就明白,文學這條路是崎嶇、坎坷的,不容易行走,可是她卻終於走了這條路。她最親密的三位同學,華 荍和葛邦詠成了被學生愛戴的教師,另一位吳健雄,愛好數理,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專攻高能物理,早已是世界聞名的女科學家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