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鄧小平政治評傳 | 上頁 下頁 |
一七 |
|
【解放戰爭】 在抗戰結束時,共產黨在晉翼魯豫邊區的力量得到了迅猛發展。在邯鄲建立了邊區首府。一二九師已成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不久被改編成中原野戰軍,後來又改編成第二野戰軍,在國共兩黨和談期間發生的軍事衝突中,劉鄧大軍是能夠在山東和河南戰役中消滅國民黨軍隊的。但是,如果國民黨軍隊為了消滅共產黨向北和向東進軍的話,劉鄧大軍由於所處的戰略位置,將肯定是首先被攻擊的目標。蔣介石確實把軍隊調進陝北(試圖消滅毛澤東和駐在那裡的共產黨部隊),同時又調軍隊到河南和山東包圍劉鄧的軍隊,這後一個軍事行動被稱為「啞鈴戰略」。劉鄧早就準備向南進軍了,在五、六月份通過偵察得到有利的情報之後,起初計劃在8月底執行南進的計劃,當得知毛澤東在陝北受到攻擊,也許意識到需要採取某種解救行動而不是坐守待斃時,在1947年7月為出敵意外,爭取主動,劉伯承和鄧小平毅然決定主力提前南進(使國民黨感到很吃驚),目標是到達大別山區,這裡曾是革命老根據點,有遊擊隊堅持鬥爭,解放軍容易立足生根。只要解放軍佔據了大別山區,就可以東懾南京,西逼武漢,南據大江,控制中原,蔣介石必然會調動其進攻陝北的部隊回援,這正好達到了劉鄧解救陝北的戰略目的。 儘管這次行動是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下進行的。但是,差點兒沒有成功。由於道路泥濘,充滿了沼澤,因此行軍極其困難,經過20天500公里的連續急行軍,戰勝了敵人的追堵截擊,克服了重重困難,劉鄧大軍先敵進入了大別山區,對於全軍來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勝利。特別是由於這次行動只有進路沒有退路,因此,這帶有某種賭注色彩。在汝河渡口進行的一場防禦戰,由於劉鄧的軍隊處於敵人的炮火射擊之內,幾乎遭到滅頂之災。這次戰略行動最終獲得成功,應歸功於劉伯承和鄧小平,他們不僅親自領導了這次行軍,並且大部分情況下和士兵一起步行,而且不斷地鼓勵疲憊不堪的部隊,發揚英雄主義精神,建大功,立大業。 第二野戰軍對大別山區的佔領,產生了一些巨大的影響。在此他們能夠恢復和重建新的根據地,吸引了相當數量的原計劃進攻其它解放區的國民黨軍隊;使得共產黨後來能夠利用其有利的戰略位置在南方發動一場對推翻國民黨統治具有決定性的戰役,這個戰役就是淮海戰役,對其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該戰役是以徐州為中心進行的。鄧小平又一次得到了毛澤東的信任,這次被任命為總前委書記。 在華東地區的活動使鄧與陳毅有了更密切的接觸。實際上當鄧和陳毅一起在1948年11月攻佔鄭州時,鄧和劉伯承是第一次長期分開。1948年11月陳毅的第三野戰軍與鄧的第二野戰軍開始了淮海戰役,這場戰役經常被軍事歷史學家稱之為20世紀最偉大的陣地戰之一,該戰役從1948年11月開始到1949年1月結束,共產黨共殲滅了50萬國民黨軍隊。 隨著共產黨在東北戰場的勝利和北京國民黨部隊的投降,直接導致了共產黨在1949年接受了全國政權。第二野戰軍和第三野戰軍在當時新的中共中央華東局第一書記鄧小平的領導下,于1949年4月橫渡長江,佔領了南京、上海和周圍的一些省,直接導致了國民黨離開大陸退到臺灣。無可置疑,鄧在軍事和政治方面所做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政委的角色使鄧進入了指揮員的班子中,只要粗略地看一下從抗戰結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四年過程中,鄧所寫的著作,便可知鄧在軍事策劃中起了主要的作用。在任何需要和適當的情況下,就像1947年挺進大別山期間,鄧參與了大量的軍事行動。 肯定是1947年底,中原野戰軍的領導成員已在劉鄧之間選定了鄧小平作為他們的最高領導人。這並不是劉鄧兩人之間有什麼矛盾,實際上他倆從1938年開始相處以來就很合得來,而且建立了永恆的友誼。然而,僅靠劉個人的支持,對鄧的未來並不能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主要是鄧在軍界和政界的領導層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係。 【重返大西南】 1949年10月,鄧小平和劉伯承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慶典活動。慶典之後,他們率領第二野戰軍開始了向大西南的進軍。大西南包括四川、雲南和貴州三省,還有西藏。這次與來自西北的第一野戰軍的一部分聯合進行的軍事行動,將使共產黨在大陸取得徹底的勝利,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大的抵抗。在1949年底,挺進大西南取得了勝利,對鄧小平個人而言,這意味著自1920年他離家以來第一次和家人團聚。鄧小平被任命為西南區共產黨的第一書記,劉伯承為第二書記,現在他的職位正式超過了劉伯承。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五年中,特別是到1952年底,為了有利於國家政權的重建,政治活動與行政管理都是在軍隊的控制下按地區劃分的。西南軍政委員會像中國其它五個地區的軍政委員會一樣,是一個臨時性的措施。目的是為了恢復經濟,保持政治穩定和鞏固共產黨的地位,直到1952年,地區性的軍政委員會負責控制該地區所有地方和軍隊的事務,這是一種軍事的控制。 鄧小平的組織才能與政治遠見,在這些年中也得到了許多展示。哈裡森·索爾茲伯裡在他寫的鄧小平傳中說道:「鄧小平在這段期間幫助毛澤東發展形成了他的三線計劃——為預防外部的威脅,把中國的經濟設在內地的一系列建設項目。從政治上對鄧的信任來考慮,哈裡森的這種說法是可能的,然而如果鄧在毛澤東開始考慮這些問題之前仍在西南的話,這種說法是不可成立的。總之,鄧肯定是積極地鼓勵所有主要工程的建設——其中一項著名的項目就是成渝鐵路的建設,並積極地支持經濟的重建。 西南軍政委員會面臨著三項特殊的任務。由於西南是解放軍征服的最後一個地區,被打敗的其它地區的國民黨殘餘部隊都退到這個地區,這些殘餘部隊有的被迫投降了,有的變成了土匪。另外,西南還留下大約兩百萬舊人員,這些人包括從中國其它地區逃來的國民黨士兵和前政府官員。鄧小平的解決辦法是儘快地把這些人分散開,給他們提供住房和工作,以滿足他們的迫切需要,以此穩住他們,打消他們從事土匪活動的念頭。但是,在那些土匪活動猖獗的地方要堅決用武力消滅之。 西南軍政委員會面臨著比其它地區更嚴峻的第二個任務是與當地共產黨組織的軟弱渙散作鬥爭。在1949年之前,共產黨在大西南幾乎沒有任何經歷和組織,黨員也很少,發展新黨員成為優先考慮的一件大事。但是發展黨員的速度過快又帶來了新的問題,使黨員的質量受到影響。因此,必須立即開展一場整風,通過整風來增強黨的紀律。這成為鄧在五十年代主要考慮的問題。 第三個同樣嚴重的問題是少數民族問題,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比中國任何地區都多。在中國的歷史上,少數民族與漢人的關係歷來都是不好的,共產黨的少數民族幹部很缺乏。此外,共產黨認為這些少數民族的社會結構方面是封建的,是與共產黨的宗旨格格不入的。除了對少數民族幹部和黨員有一個優惠的政策之外,鄧小平還在少數民族集中的那些地區免除了如土地改革這樣的全國性的政治運動,西南地區的土地改革是在其它的一些社會改革如廢除奴隸制完成之後才進行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