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鄧小平傳 | 上頁 下頁
五九


  〖第十三章 國家領導人〗

  1981-1984年

  80年代,中國乃至整個國際社會都一致認定,鄧小平是中國的領導人。然而,這個地位與他所擔任的職務並不相稱。他不是党的主席或總書記,也不是政府首腦,更沒有像劉少奇一樣擔任國家主席,他的地位來自他的權威,而這種權威源于他過去的經歷、領導才能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作為一名決策者、發言人和設計師所取得的成就。

  「文化大革命」結束時,1958年至1966年間政治局的七名常委只剩下了鄧和陳雲。那段時間(以及更早以前)陳一直是鄧的上級。但陳沒有鄧在「文革」初期對抗陳伯達、康生及1975年對抗「四人幫」那種聲望。他樂於避開眾人的注意,在幕後施加他的影響,因而,一般老百姓對他沒有太深的印象。在其他一些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高層人物中,彭真、葉劍英、李先念是重要人物,但是他們都缺少鄧那種威望和經驗。另外,葉劍英比鄧年長七歲。逮捕「四人幫」前,葉和李都表示堅決支持華國鋒。倘若他們知道後來要反對華,他們或許會改變當初的做法。

  作為一名領導者,鄧的風格與毛截然不同。毛總是與他的同事保持一定的距離,鄧則和他們打成一片;毛善於掩飾自己,鄧則盡可能地把自己的觀點表述清楚;毛常處理抽象事物,鄧則喜歡處理具體的事情,即便闡述一些原則問題時,亦是這祥。鄧的領導風範已不僅僅是風格問題。他有遠見且實幹,他能夠並且已經按照自己的思路設計了中國未來的發展藍圖。當一個問題出現時,他不是等待和觀望,而是立即採取行動加以解決。他待人嚴厲但不殘酷。政治局對華國鋒作出結論後,他沒有組織新聞媒體毀壞華的聲譽,更沒把他投入監獄;1987年初,他堅持胡耀邦辭去總書記的職務,但允許他繼續留任政治局常委。另一方面,在處理曾在1976年那段黑暗的日子中幫助過他的高級領導幹部問題時,鄧也絕不心慈手軟。

  與毛和華不同,鄧堅決抵制建立對他的個人崇拜,他的這一思想可追溯到1956年。他允許甚至可以說是鼓勵國家出版社以文選的形式出版他的講話;允許專業和省級出版社出版他另外一些講話和有關他軍事生涯的一些故事。但是,他不允許在公共場所懸掛他的畫像或豎立他的雕像,不允許在任何文章或講話中誇大他的作用。人們總是稱他為「鄧小平主席」或「鄧小平同志」,而不是什麼「英明領袖」(如華國鋒)或「導師」和「舵手」(如毛澤東)

  作為一名決策者,鄧有兩個突出的長處:他目光遠大;他規定,對所有計劃與建議的可行性都要先進行試驗。就前者來講,他遵循的是列寧主義傳統與中國政治的傳統。在其早期的政治生涯中,也曾遵循毛的模式。30年代,毛主張黨和軍隊要與國民黨和日本人進行一場持久戰。鄧則更進一步。他所設定的一些政治和經濟目標,有的他生前或許可以看到,有的可以肯定他這輩子根本看不到。例如,他很樂意把1997年定為香港回歸中國的日期,把本世紀末和下個世紀中葉分別定為黨和政府實現其經濟目標的日期。同多黨制國家的政治領導人相比,鄧有條件把眼光放得很遠。但是他不一定非要這麼做,許多共產黨領導人並沒有看得這樣遠。對可行性進行實驗是與鄧在反對華國鋒時使用的口號「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相一致的。堅持這兩個口號並不意味著他放棄了社會主義,而表明在鄧的思想中,社會主義(以及共產主義)是與繁榮富強相聯繫的(這是馬克思的觀點),他要用各種方法來實現這一繁榮富強。他不想讓那些沒有參與過社會與經濟實踐只是在辦公室中勾畫藍圖的人來實現他的計劃,也正因為如此,一些非共產主義作家稱他為實用主義者。

  鄧在國際上的威望來自於他所積極參與的外交活動。在這點上,他遠遠超過了毛澤東。1978年,也就是他對華國鋒的態度由小心監視轉變為公開挑戰這一年,他頻繁出國訪問。冬天,他訪問了緬甸、尼泊爾、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朝鮮。1979年1月訪美期間,他顯示出了傑出的公關才能。在德州的賽馬盛會上,他欣然戴上一頂大牛仔帽,給美國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年底,他出訪了日本,再次顯示出一位微笑大使的風度。

  之後,鄧小平留在國內。但他花費大量時間接待外賓。會見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當然是他的份內事。但他還像以往一樣熱情接待那些已卸任的政治家,如尼克松、基辛格、希思等。在與來訪者的交談中,他總是引導他們談一些與其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同時也會向他們透露兩三件重要事情,這些事情通常比他在國內的公開談話深入些。他的坦率與平易近人給大多數來訪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些人則相當欣賞他的智慧。

  在這些談話中,鄧反復強調三點。第一,十年動亂已經結束,而且不會再重演;第二,中國的發展需要有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中國願為維護世界和平而努力;第三,中國需要向其他國家學習,但中國要保持政治和經濟上的獨立。中國不會屈服於任何外來的壓力,也不會將自己置於容易受到壓力的境地。

  隨著鄧在國際上的威望不斷提高,他在國內的威望也與日俱增。人們意識到,是鄧小平給中國帶來了新生,並在國際舞臺上佔據了一席之地。人們還承認,在國家統一方面,他也取得了重要進展,這一點是毛比不上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