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文學 > 大使日記 | 上頁 下頁
二六


  §一九八一年三月十四日

  維也納市長格拉茲按慣例為駐奧地利的大使和代辦舉行冷餐招待會,但今年不同的是先招待觀看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演出的歌劇《阿伊達》,而在演出中間休息時招待冷餐,這受到了外交使節們的歡迎。《阿伊達》是意大利大歌劇家威爾第在1871年為紀念蘇伊士運河通航而譜寫的以古代埃及為背景的著名歌劇,在開羅首演時盛況空前,一百多年來始終是受到觀眾歡迎的節目。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在聖誕節和元旦休假後再度推出了這部規模宏大的歌劇。著名指揮家馬采爾是搞大場面、大陣容的高手,不惜重金排出了十分強大的陣容,特別是聘請了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擔任主角,並且重新製作了佈景和設計了戲裝。演出獲得了很大成功。維也納市長格拉茲考慮到今年初新任的大使很多,因而改變在市政府舉行冷餐招待會的計劃,先請大家一睹這部大受歡迎的歌劇。在冷餐時,市長邀請一些大國的使節與他同桌進餐,很多大使都熱烈地讚揚演出的成功。

  國家歌劇院是歐洲最古老的歌劇院之一,從1857年起修建,斷斷續續修了12年,到1869年才修成。歌劇早在17世紀初從意大利傳入維也納,但在很長時期內只停留在模仿上,到18世紀下半期相繼出現了莫紮特、海頓、貝多芬等音樂家,特別是莫紮特的歌劇上演後,在維也納才有了自己特色的「莫紮特風格」的歌劇,從而成為歐洲歌劇的中心之一。因此,奧帝國法朗茨·約瑟夫皇帝在1857年下令修建新的國家歌劇院,委託兩位著名的建築師努爾和西卡斯柏格負責這個工程。可是奧地利在1866年在同普魯士的戰爭中打了敗仗,經濟上發生了嚴重的困難,這個花費了大量財力物力的工程受到了社會上激烈的批評和責難。努爾非常傷心沮喪,在1868年4月自殺,西卡斯伯格已患重病,聽到好友的不幸遭遇也在兩個月後去世。

  國家歌劇院高大的方形的建築雄踞在老城的環形大道上,是仿照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劇院的式樣,全部用意大利淺黃色大理石修建的,顯出莊嚴而又華麗的氣派。劇院正面高大的精工雕刻的門樓有五個拱形的大門,樓上有五個拱形的窗戶,窗中站立著五個青銅女神雕像,門樓裡是著名的《魔笛》畫廊,莫紮特的最後一部歌劇《魔笛》在1791年在維也納首演時連演200多場,因而在歌劇院建成時請有名的畫家在門樓畫棟雕樑之間的牆壁上全部畫上了這部歌劇的精彩場面。

  走進大門,白色大理石的門廳在六盞水晶吊燈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輝煌燦爛。門廳正中白色大理石的樓梯分成兩翼引向二樓的演出大廳和樓廳,在樓梯的轉角上和兩翼走廊的欄杆上站立著金色的女神雕像。演出大廳內更是金碧輝煌,房頂上是金色的花紋圖案,周圍貼著紅色呢絨的牆壁上鑲嵌著金色的花紋,三層100多個包廂上也裝飾著金色的花紋,正廳和包廂裡一共有1642個鋪著紅色呢絨的座位。可惜的是,歌劇院在1945年3月希特勒投降的前夜,在一次大轟炸中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劇場和舞臺大部被炸毀,只有門樓和門廳損失較輕。戰後,奧政府用了多年時間到1955年才修復。

  國家歌劇院所屬的維也納愛樂樂團,是世界上歷史最久和影響最大的交響樂團之一。這個樂團最老的前身是皇家歌劇樂團,在1498年成立,當時規模很小,只是為演出歌劇演奏,不單獨舉行音樂會。後來,隨著古典音樂的發展,社會上和樂團內都有了舉行音樂會的要求,樂團終於在1842年3月28日中午在皇宮大廳內以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名義舉行了第一次音樂會。以後,樂團把這個日子作為自己誕生的時間。樂團的團長通常是由歌劇院院長兼任的,著名音樂家馬勒、卡拉揚等都擔任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