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王樹聲 | 上頁 下頁 |
八七 |
|
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王樹聲被選為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八大是在我國即將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的歷史時期召開的一次有重大意義的會議。 之後,我國開始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但此後經濟建設中出現「左」傾冒進思想,出現了「大躍進」的浮誇風。 1959年廬山會議召開,彭德懷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全黨開展了「反對右傾機會主義運動」。此後,彭德懷被排除在黨和國家的領導核心之外。 在總軍械部,王樹聲曾在彭德懷直接領導下作出巨大的成績,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看見彭總蒙冤如此,王樹聲心中實是刺痛之極,但對党的忠誠,不容他有所異議。 不久,總軍械部撤銷,王樹聲改任國防部副部長,又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第二政委和黨委第二書記。 為了方便王樹聲的工作,有關領導決定為他另覓地方,建造新居。 第一次,城建規劃部門為他劃定的地點,是西城護城河畔的一座古廟宇,並請王樹聲前往過目。 帶路的人員指著護城河說:「你瞧,這地方景色怡人,將來這裡蓋起了新房,一可以欣賞美景,二給你釣魚也提供了便利。」 王樹聲說:「好,確實難得。這古廟廢棄不用了嗎?」 帶路的人員說:「這是某自治區駐京辦事處。」 「不行,重新換個地方。」看到規劃人員茫然的表情,王樹聲說,「這有悖於我們黨的宗教政策。」 六十年代末,規劃人員在東城又為王樹聲找到一個舊院落,很僻靜。王樹聲感覺很滿意。他問這從前誰在此居住,規劃人員說是某民主黨派總部所在地。 王樹聲一聽,馬上說:「算啦,算啦!怎麼好占人家民主黨派的機關呢?」 「早就被紅衛兵攆走了!」規劃人員說。 「那是胡鬧,早晚還得請人家回來!」王樹聲坦然地說。 又過了很長時間,規劃人員又為王樹聲在玉淵潭附近找了一個地方。此地環境幽靜,風光如畫,規劃人員邀請王樹聲夫婦來看。王樹聲一看,喜形於色。忽然看到幾間農舍,就問:「建房對住戶有影響嗎?」 規劃人員說:「動員他們搬遷一下。」 王樹聲稍稍想了下,說:「算了,人家住得好好的,憑什麼攆人家?」 就這樣,王樹聲住房一直都沒找好。他在那外牆簡陋、內廊狹窄的寓所,住了十八年,直到他與世長辭。 王樹聲到軍事科學院上任不久,由於距家較遠,每逢中午都自己打飯吃。他和幹部、職工一起排隊買飯,自己洗碗筷,從不借別人之手。炊事員起初不知道他是王樹聲,後來知道了,很感動地說:「首長,你可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呀!」 有一次,王樹聲排隊買飯,只見自己前邊站著一個年青的戰士,手裡拿著一套飯盒。便笑著問:「帶這麼多飯盒,來客人哪?」 「我給首長打飯。」戰士說。 「哪位首長?我怎麼不認識呀?」 「我們剛從外地調來不久。」 第二天,年輕戰士又提了飯盒去打飯,並有意站到了昨日跟自己搭話的老頭兒身後。兩人一見面,便寒暄起來。年輕戰士乘機問:「老同志,你貴姓?」 「哦,我叫王樹聲。」 年輕戰士一聽,驚愕得背過臉一伸舌頭。他回去對首長一說,首長也很不自在。此後,這位首長也親自排隊了。 1960年至1963年,王樹聲參加了徐向前元帥主持的紅四方面軍戰史編輯委員會的領導工作。從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到川陝革命根據地再到長征,王樹聲或個人執筆,或與別人合作,再現了紅四方面軍的戰鬥歷程,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作為國防部副部長,他出國訪問過。在1959年4月至6月,他參加軍事友好代表團,隨同團長彭德懷元帥訪問了東歐、蒙古等七國。他接待過不少國家的貴賓,也接受了不少外國政府或個人饋贈他的大小劄品,但他從不占為己有,都悉數上交。他新來的勤務員不清楚他的秉性,認為禮品是送給首長個人的,有幾次拿到車上,都被王樹聲阻止了。 在對待子女的問題上,王樹聲與天下父母一樣,十分疼愛自己的骨肉;但王樹聲對孩子們從不嬌生慣養,管教甚嚴。 王樹聲四十得子,有三男一女:長子魯光,中原突圍後出生于山東解放區;次子楚還,出生在打回湖北的第二年;三子建初,出生於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之始;小女季遲(文革中改名宇紅),姍姍來遲於1955年。從這些名字中我們可以看出既有詩意,又有深刻的寓意;既體現了王樹聲夫婦個人活動與中國革命進程的聯繫,又表現了對下代的眷眷的愛和殷切的希望。 在王樹聲調到京城前後,孩子們陸續上了幼兒園和小學。這時王樹聲夫婦就給孩子們定些「規矩」:起初很小的時候,小手絹、小襪子都要自己洗;到了三、四年級,小衣服也要自己洗;進到中學以後,被單等也要自己洗。 爸爸媽媽要定期檢查,決不許保姆和勤務員「代勞」。 這種對子女之愛,更深層次地體現了培養子女獨立生活的能力,培養子女自強不息的精神,培養子女吃苦耐勞的品德,以及培養子女堅韌不拔的毅力。 孩子們起初上學的時候,上的是幹部子弟學校。幹部子弟學校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優越,對孩子的培養顯然是不利的。周總理看到這一點,指示將這些學校撤掉了,幹部子弟的孩子都到附近的普通學校學習。王樹聲對此深表贊同。 王樹聲把孩子送到了附近的普通學校,千叮嚀萬囑咐:不許在同學面前誇耀父母;不許打扮得與眾不同;不許用小汽車接送。一句話,要同周圍同學一樣,不要搞特殊化。 王樹聲夫婦經常翻閱孩子們的作業,作的好的,給予表揚;作的不好,要重作或補齊。禁止孩子逃學。魯光有次貪玩逃了學,回來後挨了父親的打。 事後王樹聲心裡很後悔,楊炬也說他教育方法簡單粗暴。 王樹聲生活儉樸,孩子們時常埋怨家庭生活不好。 1965年,王樹聲參加河北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回來。孩子們圍攏來,看爸爸帶回來什麼好吃的,果然發現了一包東西。孩子們一打開,搶著吃,太硬了!個個呲呀咧嘴。看到孩子們一副副滑稽的面孔,王樹聲忍不住笑了。 隨即他收斂了笑容,嚴肅地對孩子們說:「你們剛才吃的是白薯面餑餑,不錯,是沒有米麵好吃。可就是這種東西,別說往日窮人難以吃到,就是如今廣大農村,由於災荒不斷,不少人也吃不上呢。對老百姓來說,能吃上這,已過的是神仙的日子了。」 說罷又長籲短歎一陣。此後,孩子們很少在飯食上挑三撿四了。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紅衛兵浪潮席捲全國,學校也亂了。這時,建初正讀初中,季遲讀小學,都回了家,不久都參了軍。 孩子都要走了,王樹聲心裡還真有點捨不得。臨別之際,他勉勵他們在部隊要好好地幹,要戒驕戒躁,不以高幹子弟自居。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