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譚政 | 上頁 下頁 |
五一 |
|
(1)總結五十天作戰經驗,總結四平戰鬥、威遠堡門戰鬥之經驗。開會慶祝夏季攻勢的勝利,須防止因勝利而失去冷靜與穩重老練精神。 (2)恢復疲勞後進行普遍的軍事教育,參考這次作戰經驗,進行「一點兩面」戰術教育,縱隊派人去教導隊報告作戰經過、經驗教訓,並帶回傷員,檢查俘虜教育情形。 7月6日20時,林彪、羅榮桓、劉亞樓于雙城前方總部致電二縱:休整時間暫定20天。7月16日林彪、羅榮桓于雙城前方總部,指示各部隊繼續休整。在7月2日至9月14日長達兩個半月的休整與整訓時間裡,遵照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的指示精神,譚政全力以赴地主抓了以訴苦教育、立功運動、戰評運動、戰鬥動員、形勢教育、土地改革教育、學習《中國土地法大綱》等為基本內容,以召開訴苦會、戰鬥總結會、慶功會、英模會、請戰會、求戰會、經驗交流會等為基本形式,以提高部隊指戰員的階級覺悟、政策紀律觀念、戰鬥力為基本宗旨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在上述諸種形式的政治教育方式中,效果最好、採用較多、發現較早、使譚政最為重視並給予精心培養與大力推廣的方式,即是東北民主聯軍遼東軍區第三縱隊的訴苦教育。 在此以前,其他解放區也有過訴苦運動的經驗。東北我軍中的訴苦運動早在1946年就出現了,當時駐北滿海倫的警備二旅就開展過,以譚政為主任的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曾向所屬各級政治機關發出《關於部隊坦白運動與訴苦運動的經驗》,加以推廣,並在《前衛報》上發表了社論《從訴苦運動談到部隊政治教育的改革》。遼東軍區三縱隊的訴苦運動階級教育,首先是從三縱隊七師二十團三營機槍連,九連開始的。遼東軍區是1946年1月由進軍東北的冀熱遼八路軍部隊和山東解放軍合編組成的。開始程世才任司令員,後肖華任司令員兼政委,江華為第二政委,莫文驊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46年下半年,遼東軍區(南滿軍區)三縱隊(司令員程世才,政委羅舜初)和兄弟部隊一起,先後參加了保衛遼陽、本溪、四平等戰役,並在沙林子、遼中、海城大石橋、本溪、鳳城新開嶺等地打了一些大勝仗、取得輝煌的戰果。爾後,縱隊奉命到遼東、通化一帶集結,準備保衛通化、臨江、長白地區,堅持南滿鬥爭。從四平抗退開始,縱隊連續二十多個晝夜行軍、作戰、搶構工事、十分疲勞。同時,物資供應不足,生活極其艱苦。在嚴峻的形勢面前,廣大指戰員沒有退縮,他們堅信党的領導,克服困難,勇敢戰鬥。但也有少數同志經不起困難的考驗,有的厭倦艱苦的戰爭生活,有的存在地方觀念,不願在東北堅持鬥爭,有的沾染兵痞流氓習氣,有的紀律渙散,甚至出現逃亡離隊現象。面對上述情況,如何鞏固部隊,加強紀律,提高戰鬥力,則是擺在縱隊各級領導眼前的一個嚴重問題。也是縱隊政治工作面臨的一個急需解決的緊迫問題。 7月下旬,三縱在柳河整訓時,七師(師長曾國華、政委李伯秋、政治部主任李政)召開了連以上政工幹部會議,專門討論上述問題,並提出要用階級鬥爭的學說來教育部隊。會上,師政治部提出了「誰養活誰」,「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等十幾道討論題,組織部隊進行討論。七師二十團三營機槍連在進行「誰養活誰」的討論中非常熱烈。一次,副班長任紀貞用他父親給地主幹了一輩子活,最後累得吐血,臨死前想喝小米粥地主都不給的事實,控訴了地主階級的罪惡,使在場的同志都受到了教育。營教導員馮愷及時地抓住這個事例,向全營各連作了介紹和推廣。與此同時,三營九連也開始了訴苦教育。九連是1945年日本投降後由本溪煤礦工人(其中大部分是被日軍俘虜的八路軍人員和解放區群眾,部分是被俘的國民黨軍官兵)組建的連隊,全連219人。 由於連隊大部分是新兵,加上成份複雜,連隊思想十分混亂。指導員趙緒珍從1946年秋開始,就用本連戰士的苦難家史進行階級教育,採取吐苦水,算苦帳,挖苦根的方法教育啟發戰士的思想覺悟。有一次,部隊住新濱縣魚亮子村時,他用貧農房東老大娘的一件破棉祆給連隊上課,進行實物教育,講明地主、資本家為什麼富,窮人為什麼窮,揭示剝削階級的本質。他還組織連隊參觀地主家和窮人家的吃穿住等情況,進行階級對比教育。該連有一名戰士房天靜,十六歲就被國民黨抓丁東北,其父在家被地主逼債身亡,其母到東北來找他時,途中因生活所迫,賣掉兩個弟弟,好不容易找到本溪,母子倆隔著鐵絲網沒有能講上幾句話就被迫分離,其母仇疾交加,不久也死去。 當談到這段家史時,房天靜一頭哭倒在指導員懷裡,一邊哭一邊檢討自己的錯誤,決心為母親報仇,堅決跟著共產黨走。此後,房天靜在九連全連大會上訴苦,給大家以深刻教育,當場就有三名戰士主動上臺倒苦水,檢討自己忘本思想。解放戰士李東山邊哭邊說: 「我和房天靜有一樣的苦難家史,一定要牢記血淚深仇,不消滅國民黨反動派死不瞑目!」訴苦教育提高了戰士的階級覺悟。房天靜在1947年1月的一保臨江的熱水河子戰鬥中,單人獨槍沖入敵人陣地,殲敵一個班,俘敵五人,成為全縱隊第一個記特等功的戰士,縱隊贈給他「孤膽英雄」稱號。房天靜和九連這個典型一經發現,便引起了縱隊各級領導的重視。三營副教導員張廉明,二十團政委胡寅和政治處主任宋登華,都到九連幫助總結經驗。1947年2月,一保臨江戰役後,縱隊領導經研究,決定宣傳九連和房天靜的事蹟。 於是,縱隊政治部和師、團一起,派出郭辛、王暖、魏永祐等同志及宣傳隊,深入部隊採訪,並以房天靜事蹟為題材,創作了歌劇《復仇立功》,到部隊演出,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接著,縱隊在七師二十團進行訴苦教育試點,推廣九連的訴苦教育經驗。到1947年1至4月份的二保臨江至四保臨江戰鬥期間,縱隊將訴苦教育逐步推向其他部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戰鬥力,又湧現出像王永太、任繼貞、周恒農、高英富、陳樹棠等一千五百多名戰鬥英雄和功臣。 1947年4月15日至5月12日,三縱奉命在進駐柳河休整期間,各師總結了四保臨江的經驗,召開慶功祝捷大會,並號召把開展訴苦教育同復仇立功運動結合起來。縱隊政治部宣傳了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蹟,在慶功會上突出地宣傳了王永太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的成長過程的訴苦教育經驗。南滿(原遼東)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莫文驊參加了會議,高度肯定和評價了三縱開展的訴苦教育與立功運動的經驗。三縱的訴苦教育經驗,很快得到了上級首長和領導機關的充分肯定。1947年6月,南滿軍區在通化召開師以上的軍政幹部會議,三縱七師政治部主任李政彙報了開展立功運動的經驗,三縱宣傳部長湯從列彙報了訴苦教育的經驗。 南滿軍區首長陳雲、肖勁光、肖華等都給予了充分肯定。《遼東日報》、軍區《戰士報》對三縱訴苦運動的經驗進行了報道。南滿軍區政治部作出決定,首先在南滿軍區各部隊推廣此經驗,陳雲並就此經驗向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及政治部和中央軍委寫了報告。 1947年8月初,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政治部在譚政主持下,在哈爾濱召開政治工作會議和宣傳工作會議,總結夏季攻勢經驗,部署新的作戰、政治工作任務。南滿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莫文驊、三縱宣傳部長湯從列,分別在會上介紹了三縱隊訴苦教育政治工作、宣傳工作的經驗。在這次會議上,加之此前陳雲的報告,譚政全面瞭解了三縱隊訴苦教育的經驗,並十分重視。為此,他專程從哈爾濱來到雙城,認真而周詳地向羅榮桓彙報了這一經驗。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