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譚政 | 上頁 下頁
二五


  「如何使黨的政治工作適應黨的策略轉變的需要?」譚政在不停地思索著。最後,譚政決定起草一份「萬言書」,向黨中央、中央軍委提出關於新時期、新形勢下紅軍政治工作的改進意見。

  1936年正月,譚政在瓦窯堡度過了來到陝北的第一個春節。然而,他無心觀賞陝北高原的明媚春光,卻專心實施他業已定下的寫作計劃。白天,他伏案疾書,夜晚,又在窯洞昏暗的燈光下,徹夜不眠,繼續寫作。他的眼睛熬紅了,他的臉頰消瘦了,他的計劃終於完成了。1936年3月26日,一份字跡工整、脈絡清晰、思想鮮明的「萬言書」——《關於紅軍中新的政治工作的意見》,終於上報了黨中央。

  譚政在意見書中寫道:

  根據新形勢下黨的政策的改變,目前紅軍在軍事戰略性質的意義上,開始了新的歷史階段。鑒於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隨著路線、策略的轉變,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使紅軍的政治工作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增添了許多新的內容。當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矛盾,國年的階級矛盾降五次要地位。紅軍的政治工作即應由階級矛盾跟上民族矛盾這一新的形勢,由比較單純的社會活動,轉變到複雜的社會活動。在紅軍政治工作轉變後的歷史時期,加緊對部隊進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治路線的教育,就成為紅軍政治工作中的中心任務。同時指出,不管紅軍新形勢下的任務怎樣改變,組織形式不能不有某些變化,黨在組織上、思想上的絕對領導是不能改變的,部隊的管理教育不能放鬆,嚴格的紀律不容破壞。

  隨著民族戰爭的開展、戰爭性質的改變,部隊基本的政治教育,主要是提高其民族感,發揚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堅定革命的意志。基於今後抗日戰爭作戰任務和作戰對象的改變,政治工作仍然是以保證提高部隊的軍事技術和戰術素養為前提,使紅軍部隊走上近代軍隊的地位。發揚紅軍固有的特長——迅速、秘密、靈活機動,善於速決戰,又善於持久戰;善於攻擊,還要善於山地戰,還要善於平原作戰、村落戰、巷戰,以及河川戰鬥。軍事訓練中,著重于幹部素質的提高和指揮藝術的發揮,並開始指導戰爭規律的研究。紅軍的政治工作,必須在一定的戰略任務之下,確立政治工作的方針。從一個戰役計劃,過渡到另一個戰役計劃,使政治工作領導,始終以黨的工作為基礎。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政治工作指導系統如果不和黨的工作指導系統融成為一塊,政治工作必然偏離方向。

  譚政的意見書,最後對政治工作領導幹部和政治機關的作風,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他指出:

  政治工作和政治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加強,不僅要要求他們能夠完成指定的任務,而且要培養他們具有單獨判斷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有敢於負責解決問題的毅力。整個政治機關的工作,必須真正建立集體領導與分工負責,使工作有計劃地、系統地從組織上來推動,能夠指揮如意地去領導部隊的工作。隨著戰爭向民族革命戰爭的發展和軍隊所擔負任務的改變,要求政治工作有高度的集中與嚴格的政治紀律,反對各自為政的遊擊主義習氣,保持紅軍政治工作優良的作風,求得創立政治工作統一的意志,整齊的步調,協同一致地為著工作的目標去努力奮鬥。

  譚政的「意見書」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視。中共中央載發了譚政的《關於紅軍中新的政治工作的意見》書,並加了重要按語。按語寫道:

  譚政的這篇文章,對我軍政治工作從土地革命戰爭向杭日戰爭的轉變,發揮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譚政的「意見書」也曾提出過錯誤的意見,如「為了遵從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的統一行動和編制體制,建議取消設立政治委員和政治機關」,對於這樣的意見,中央沒有批評指責,只是在轉發譚政「意見書」的按語上指出,除政治制度的改革意見尚待研究以外,譚政所提紅軍新時期政治工作改進意見是正確的。譚政的《意見書》深得毛澤東、朱德、羅榮桓等領導同志好評。當時一位中央領導曾風趣地問譚政:

  「譚政呀,給你十發子彈,你能命中十個敵人麼?」譚政回答:「打死靶子差不離,打運動目標一個也不保險。」這位領導說:「那你就別拿槍了,好好地用你的筆。你那支筆用好了,戰鬥力是不可估量的。」春天的溫情尚未散盡,夏日的熾熱已經來臨。在這陽光明媚、景色宜人的季節裡,陝北瓦窯堡沉浸在歡慶的氣氛裡。

  1936年6月1日。陝北瓦窯堡米糧山。

  一座舊廟堂門前的空地上,臨時堆起了一個土台,土臺上放著一張長方桌,幾張木條凳,一條橫幅懸掛正中,上面寫著「中國抗日紅軍大學開學典禮」,舊廟牆上貼滿了紅紅綠綠的標語,整個會場簡樸而又隆重。主席臺上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等黨中央領導同志一一落座。主席臺下,紅軍大學的學員們盤腿而坐,陣容整齊。譚政有幸成為紅軍大學第一期學員,坐在主席臺下的學員隊裡,出席抗日紅軍大學開學典禮。

  創辦中國工農紅軍大學之事,早在1936年初就開始了,當時黨中央決定以「紅軍學校」為基礎,創辦「紅軍大學」,並立即著手籌備。

  二月間,毛澤東、彭德懷簽發了西北紅軍大學招生佈告。5月14日,毛澤東等出席方面軍團以上幹部會議,再次提出了創辦紅軍大學的問題,並且強調應抽調大批幹部到紅軍大學學習。5月20日,中共中央召開了政治局常委會議,正式討論決定建立「紅軍大學」,並決定將校址設在瓦窯堡米糧山。於是,選派幹部進入紅軍大學的工作立即展開。紅軍各軍團遵照黨中央的指示精神,將一大批優秀幹部選送到紅軍大學,保證了6月1日紅軍大學按時開學。隨著一陣熱烈的掌聲,紅軍大學成立暨開學典禮開始了。毛澤東向紅軍大學學員作了重要講話。他首先指出:「我黨創辦抗日紅軍大學,是為準備迎接民族革命戰爭的到來。為了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需要培訓幹部,提高幹部。因此我們的幹部要重新學習,重新訓練,以便將來出校後,能夠獨當一面地去工作。」

  接著,他又鼓勵大家說:「第一次大革命時,有一個黃埔。它的學生成為當時革命的主導力量,領導了北伐成功,但到現在它的革命任務還未完成。我們的紅大就要繼承著黃埔的精神,要完成黃埔未完成的任務,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為主導的力量,即是要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

  毛澤東兩手時而叉腰,時而舉起和揮動右臂,給紅軍大學一期的學員們,作了一次生動、慷慨激昂的演講。毛澤東的講話深入淺出,著重闡明了創辦紅軍大學的目的、意義,規定了紅軍大學的教育任務,給正在聆聽講話的譚政很大鼓舞。他感覺身上的擔子格外沉重,一種解放民族、爭取光明的使命感、責任感油然而生,在譚政內心蕩起無限漣漪。他禁不住想起了不久前黨中央《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中指出的,面臨歷史轉折的偉大時刻,「必須大數量的培養幹部。党要有成千上萬的新幹部,一批又一批地送到各方面的戰線上去。」紅軍大學正式宣告成立。毛澤東擔任紅大政治委員,林彪任紅大校長,羅瑞卿任教育長,劉亞樓擔任訓練部部長,莫文驊任政治部主任。紅大第一期在成立當天正式開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