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 | 上頁 下頁
一九


  歷史再次有力地表明,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起來的,在暴風雨般鬥爭實踐中鍛煉成長的我們的黨,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最終克服和糾正各種錯誤思潮及傾向。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以勝利突圍的部隊為基礎,組成了中國工農紅軍挺迸師。粟裕被任命為師長,劉英為政治委員。

  粟裕和劉英率挺迸師向浙南進軍。根據形勢的變化,吸取過去鬥爭失敗的教訓,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粟裕率挺進師開闢了浙南遊擊區,包括浙西南、浙南(含浙東南)、浙東幾塊遊擊根據地。其中心區先是在浙西南地區,後移至浙南。

  挺進師的遊擊區域遍及浙贛鐵路義烏至江山段和天臺山以南的浙江省南半部和閩東北邊緣。

  浙南遊擊戰爭,從1935年初開始,到1937年9月中旬與國民黨軍政當局簽署和平協議才告一段落。

  浙南遊擊區,是在第五次反「圍剿」遭到失敗,軍閥之間的戰爭已經基本停止,在革命低潮時節,由一支紅軍主力部隊進入國民黨統治腹地發展起來的。

  粟裕對當時的形勢作了分析。他認為,浙江是國民黨統治的腹心地區,是蔣介石的老巢,反動勢力強大,大部分地區的中共組織被破壞,沒有紅色根據地和遊擊區作依託。但是浙江的工農勞苦大眾有革命傳統,浙江有些地區的地形對挺進師開展遊擊戰爭有利。從全域來看,當時中央蘇區雖已喪失,但是國民黨的主力正被主力紅軍吸引在北上途中。長征路上是主戰場,相對而言,浙江的國民黨力量比較空虛。並且還有幾個在南方堅持戰鬥的老蘇區,可以和挺進師相互支援。先遣隊在浙江沒能站住腳跟,主要是由於當時沒有分散打遊擊的認識和決心。挺進師接受先遣隊的教訓,自覺地把正規軍變成遊擊隊,不打正規戰而打遊擊戰,來一個決定性的轉變,就可以在浙江站穩腳根,完成黨交給的任務。

  粟裕還分析了浙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選定以仙霞嶺為中心的浙西南地區作為刨建遊擊根據地的第一個目標。粟裕的根據是:其一,仙霞嶺在閩浙贛三省交界處,挺進師可以與其他兩省的根據地互為犄角,互相支援,又可以利用三省之間國民黨的矛盾;其二,仙霞嶺一帶群眾基礎比較好,紅十三軍革命暴動的影響為挺進師的遊擊戰爭創造了群眾條件,當地有一個青幫組織,其首領與國民黨積恨已久且與挺進師已有聯繫,可以成為挺進師的初步依託;其三,這裡大部分地區山嶺連綿,森林茂密,道路曲折,便於挺進師隱蔽和機動。

  粟裕率領的挺進師共有四百多人,主要是懷玉山突圍的一個迫擊炮連、一個機關槍連(已沒有炮彈和槍彈)和二十一師的第五連。此外還有一些康復後的傷病員,以及政治部、供給部、保衛局的工作人員。在這四百多人之外,閩浙贛省委將閩浙贛獨立師第一團一百多人編入挺進師。

  挺進師下設三個支隊和一個師直屬隊。支隊的規模相當於連,但都是團級幹部擔任領導。

  挺進師的參謀長是王蘊瑞,政治部主任是黃富武。

  粟裕率挺進師由閩浙贛根據地南下,先到閩北根據地,和閩北黨組織聯繫後,再去浙江。

  挺進師南下,首先必須通過國民黨佈置在信江以北的幾道封鎖線。部隊在粟裕率領下,經過充分準備,以一天七十公里的急行軍,巧妙地通過了封鎖線,勝利到達閩贛邊境。

  挺進師進入福建邊境,突然遭到國民黨地方保安團的伏擊。這次戰鬥,挺進師僅有的一部電臺被保安團打壞了。從此,挺進師同中共中央及上級黨組織失去了聯繫。

  挺進師從閩浙贛根據地出發前,曾向閩北黨組織通報,請他們派人接應。

  但當粟裕打垮攔路襲擊的敵人進入閩北根據地時,卻到處碰到敵人,找了幾天,不但沒找到閩北黨組織的負責人,反而發現了署名「李德勝」的勸降告示。粟裕明白了,原中共閩北軍分區司令員李德勝叛變了。這個叛徒正帶著國民黨的隊伍在閩北清剿。李德勝把挺進師進軍浙江的秘密出賣給了國民黨。所以,粟裕的部隊遭到國民黨保安隊的伏擊。

  鑒於李德勝叛變,粟裕只好放棄原定計劃,自己率部隊去開闢新的根據地。

  浙西南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地區,那裡的國民黨保安團隊有較強的戰鬥力。粟裕率領挺進師在外圍先展開活動,把那些保安團隊吸引出來,進行各個擊破。

  3、4月間,挺進師在浙閩邊境迸進出出,往返作戰,一度打到江山,又在武夷山、洞宮山區,輾轉作戰,後來又遊擊于龍泉河以南。先後打了大小十幾仗。

  國民黨軍糾集了大批保安團隊,並調福建的新十師和第五十六師北進,企圖南北夾擊,消滅挺進師。

  4月下旬,挺進師被敵人合圍在齋郎地區。國民黨部隊有三千多人,五倍于挺進師。浙江保安第一團團長李秀部一千二百人從東北進攻,福建保安第二團團長馬洪深部一千餘人從東面進攻,近千人的地主武裝從東南進攻。

  挺進師當時只有五六百人,但戰鬥力極強。

  國民黨軍依仗人多勢眾,先派出地主武裝打頭陣,計劃先用地主武裝擾亂和消耗挺進師,然後出動主力,一舉聚殲。

  挺進師軍事和政治攻勢齊下,地主武裝不到半天就全部瓦解。

  李秀部驕橫輕進,深入到挺進師的伏擊圈裡。挺進師集中火力,給以突然襲擊,殺傷三百餘人,俘虜約二百人。李秀的手被打斷,他率殘部倉皇逃竄。挺進師窮追十五華里。馬洪深部見勢不妙,不戰而逃。挺進師打開了進入浙西南開闢遊擊根據地的通道。

  經過調查,粟裕決定選擇龍泉、浦城、江山、遂昌一帶和龍泉、雲和、松陽、遂昌這兩片地區作為建立第一塊遊擊根據地的基本區域。

  1935年5月,挺進師進入龍泉、遂昌、松陽三縣邊界地區,受到當地青幫的熱烈歡迎。這個青幫的首領陳鳳生接觸過進步思想,受過1928年崇安、浦城暴動的影響,嚮往革命。1930年,陳鳳生領導了攻打國民黨楓坪警察所的武裝鬥爭。另一位首領盧子敬早年留學日本,受進步思想影響,中途歸國,回鄉辦學校,爾後加入青幫,但他積極學習並傳播革命知識。陳鳳生和盧子敬是當地很有威望的群眾領袖。他們領導的青幫會眾絕大多數都是貧苦的青壯年農民,有強烈而樸素的革命要求。挺進師一到,他們就積極靠攏,主動表示希望得到共產黨的領導。後來,在共產黨的領導和教育下,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參加了遊擊隊和根據地的建設工作,一些先進分子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時,挺進師改編為四個縱隊和兩個獨立支隊。粟裕決定留第四縱隊牽制敵人,命令第一、第二縱隊擔負開闢根據地並建設根據地。其餘的隊伍輾轉遊擊,以掩護根據地的開闢和建設。

  為挺進師規定的任務是把武裝鬥爭與根據地建設結合起來。他運用在井岡山跟毛澤東學的領導方法,分兵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打擊敵人。他要求將士們都學會兩套本領:打遊擊、做群眾工作。

  挺進師的前身是紅十軍,是贛東北的子弟兵,是長於打遊擊的。後來奉命調往中央蘇區,先後整編為第十一軍和第七軍團,在幾次反「圍剿」中,千里轉戰,已鍛煉成長為一支長於野戰的紅軍正規兵團。現在要分散打遊擊,反而要從頭學起。不少幹部已不願意也不習慣分開活動。

  起初,粟裕派一個團級幹部帶一支小部隊出去,要他們在外面活動半個月,然後在預定的地點會合。可是,剛過了三天,他就帶著小部隊回來了,人也瘦了,眼睛也凹下去了,鬍子也長了,無論如何要跟大部隊一起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