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 | 上頁 下頁


  警衛隊接到命令,要去策應一支部隊。粟裕帶領警衛隊向著第九軍軍官教育團駐地跑步前進。

  到達目的地後,忽聽,營內吹起了歡迎號,原來軍官教育團全部起義了。

  為首的是位身材魁梧,態度和藹慈祥的長者。他就是頗具威望、大名鼎鼎的朱德!這是粟裕第一次見到朱德。義師南征後,粟裕就追隨朱德上了井岡山,親眼目睹朱德指揮打仗的情形,使他終生受益。

  這時,猛烈的槍炮聲,震天的呐喊聲,充滿了整個南昌城。

  附近貢院那邊,號聲、槍聲、喊殺聲混成一片,震耳欲聾。

  「沖上去!沖啊!」

  「那不是中隊長陳守禮的聲音嗎?」粟裕清晰地分辨出,「支援七十二團去!」他向周圍的幾個戰士喊道。

  黑暗中門口的石柱旁不斷發出道道閃光,那是第二十四師教導隊中隊長陳守禮率領十幾名學員兵隱蔽在石柱後,頑強地阻擊敵人。有幾名學員中彈倒下,敵人趁機撲了上來。

  陳守禮急得一邊大吼:「頂住!頂住!不准後退!」一邊從石柱後閃出身子,向對面的敵人連放了幾槍。

  正在這時,粟裕他們趕到了。「危險!」粟裕一把抓住陳隊長腰間的皮帶往後一拉,可已經晚了,就在這一瞬間,陳守禮腹部中彈,一下子坐下去了。粟裕拼命地將他拖進團部交給其他同志,自己又轉身沖了出去。

  眼看從右側湧上來的敵人就要打到團部門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第二營營長李鳴珂帶領增援部隊及時趕到,硬將敵人壓了回去。

  「陳隊長受傷了。」有人向李鳴珂報告。

  幽幽燭光下,軍醫正在進行搶救。陳守禮的脈搏非常微弱,眼球也不受支配了,一動不動地嵌在眼睛裡。屋裡的氣氛變得異常寂靜、嚴肅。

  突然,遠處響起一陣激烈的槍聲,陳守禮從昏迷中驚醒。他用微弱的聲音,斷斷續續地問:「敵人……解決……了嗎?」「怎……麼……還有……

  槍聲?」守護在他身邊的粟裕和其他戰友不禁潸然淚下。這時,敵人吹起了投降的敬禮號。陳守禮在這號聲中慢慢地閉上了眼睛,臉上浮現出勝利的微笑……

  周圍的槍聲逐漸稀落,當東方現出一片曙光時,槍聲完全停了下來。粟裕他們匆匆趕回江西大旅社。警衛隊的其他戰士老遠就看到了他們,但仍高興地大聲問:「口令?」

  「山河統一!」粟裕響亮地回答,與其說是答口令,不如說是表達由衷的喜悅和歡呼。

  8月1日的黎明。

  總指揮部門前熙熙攘攘擠滿了人,有起義軍官兵,有黨政幹部,還有許多群眾,他們在這裡正舉行一次非正式集會,門前的石階就是「主席臺」。

  周恩來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登上石階。他英姿勃發,向大家連連招手。會場安靜下來後,周恩來以堅定宏亮的聲音說:

  「革命靠軍閥的部隊是靠不住的。人們必須建立自己的武裝來打倒反革命!現在,我們起義成功了!從此,這裡的軍隊歸共產黨領導了!」群眾一片歡騰,口號聲此起彼伏。人群中的粟裕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

  「八一」起義勝利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城。天剛亮,南昌人民帶著勝利的喜悅,紛紛擁上街頭。

  這天,晴空萬里,陽光燦爛。南昌城頭,起義總指揮部和其它高大建築物上,勝利的旗幟隨風飄揚。街上,貼滿了起義軍的佈告和紅紅綠綠的標語。

  人們爭先恐後地圍著看,互相傳頌著起義軍英勇戰鬥的事蹟。一隊隊男女青年組成的宣傳隊,敲鑼打鼓,向人們宣傳「八一」起義的偉大意義和革命政綱。工會和農民協會組織的慰問隊,舉著紅匾,抬著豬、羊、西瓜,慰問起義軍。商店照常營業,社會秩序井然,到處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起義勝利後,在中國共產黨前敵委員會的領導下,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部隊的各級領導幹部中增加了共產黨員和左派力量。絕大多數軍、師、團都配備了共產黨員擔任的黨代表、政治部主任、指導員等,在一些黨的工作基礎較好的部隊中,還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支部。

  於是,一支由共產黨獨立領導的人民軍隊誕生了!

  後來,朱德在一首《紀念八一》的詩中寫道:

  南昌首義誕新軍,
  喜慶工農始有兵。
  革命大旗撐在手,
  終歸勝利屬人民。

  南昌起義,猶如黑暗中劃破長空的閃電,使敵人震驚和恐懼。

  8月1日。武漢政府。

  會議室內,一片沉悶。軍師以上的軍官全部到齊,一個個耷拉著腦袋,不敢大聲喘氣。汪精衛氣急敗壞地不停走動著,忽然停下來,掃視一下那些愁眉苦臉的軍官,清了清嗓子:「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

  「到!」張發奎應聲站起。

  「即督飭所部,趕緊進剿,務獲元兇,並將所有煽亂附逆之共產黨員,一體拿辦!」

  「第五方面軍總指揮朱培德!」

  「到!」

  「即飭贛東贛南各處駐軍,嚴密兜截,勿任逃匿!」「第四集團軍總司令唐生智!」

  「到!」

  「抽調湘鄂駐軍,合力圍剿,以除滋蔓,而遏亂萌!」汪精衛一番聲色俱厲,緊鑼密鼓地佈置,反動軍閥從四面八方殺氣騰騰地撲向新生的人民軍隊。

  南昌貢院。革命委員會所在地。

  起義領導者在思索。

  起義是成功了,但起義軍向何處發展呢?南昌,選作起義的地點是合適的,但起義之後在此堅守則不合適。在當時的條件下,兵力僅三萬左右的起義軍,要想長期守住它是不可能的。鑒於敵強我弱的局面,革命委員會①迅速作出決定:撤離南昌,南下廣東,以革命基礎較好的廣東作為根據地,準備積極組織第二次北伐。

  8月3日,起義軍開始撤離南昌。朱德率領的第九軍為前衛,冒著綿綿細雨,首先踏上征途。

  南昌人民群眾對起義軍戀戀不捨,成群結隊湧上街頭,揮淚告別,盼起義軍早日凱旋歸來。

  6日,粟裕所在警衛隊奉命隨軍南下,擔任革命委員會和參謀團的警衛, 並負責押運在南昌繳獲的大批武器彈藥。

  他們每個人除自己的一支駁殼槍外,還背了兩支步槍、兩百多發子彈,再加上背包、軍毯、水壺、飯盒、洋鎬、鐵鏟等物品,共有六七十斤重。另外,每班還抬一個大帳逢,每人還要照管一個挑著槍支的民夫。當時的民夫,不同於以後戰爭年代從根據地動員組織起來的民工,你一不留神,他就可能丟掉槍支、物品跑掉,扔下的這些東西戰士只好自己挑著。開始,粟裕還讓戰士們把扔下的槍支拾一拾,到後來大家就挑不動了。這樣,繳獲的武器彈藥在沿途丟了不少,粟裕看在眼裡,覺得十分可惜。

  漫漫南征路。驕陽似火。

  起義軍南征、正值南方盛夏季節,烈日當空,酷熱難當。部隊馬不停蹄地在烈日下南進,沿途多系山路,負重行軍,困難重重。部隊行軍經過的地方,由於受到反動軍閥造謠中傷、蠱惑人心的宣傳,說起義軍是共軍,實行共產共妻,農民紛紛逃離家園。因此,起義軍途中給養問題,並不像參謀團事先估計的那樣容易解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