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臨危難曆艱險 英雄出少年

  湖南,是一片英雄輩出的紅土地,歷史上曾誕生過不少濟世豪傑,在中國大革命的洪流中又產生了一批震撼五洲的偉人。1907年8月10日降生在湘西會同縣伏龍鄉楓木樹腳村裡的粟裕,便是這些偉人中的一個。

  1922年盛夏。湘西會同縣城。

  驕陽似火,大地冒煙,人畜熱得喘不過氣來。

  狹窄的街道兩旁擺滿了鄉下人的生意攤,賣爪果、蔬菜的,賣雞蛋、柴草的,吆喝聲滿街回蕩。一些鄉下人,忍著酷熱,一邊擦著滿臉的汗珠,一邊眼巴巴地盯著過往的行人,巴望著有人來買什麼。

  忽然,從街西頭傳來粗暴的叫囔聲:「讓開!讓開!」

  「快!『北洋軍』來了,快收攤子!」驚恐萬狀的生意人一時手忙腳亂。

  已經來不及了。

  那些「北洋軍」,趾高氣揚,氣勢洶洶,一路腳踢槍挑。一時間,滿街雞飛狗跳,亂作一團。糧食、蔬菜撒滿街道,瓜果、油罐遍地翻滾……老百姓乞哀告憐,叫苦不迭。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這些「北洋軍」就是當地的「太上皇」,得罪不起!

  這時,一群嘰嘰喳喳的青年學生沿著街道走來,這是縣城裡的高等小學放學了。他們一看滿街的亂糟樣兒,就知道是眼前這夥橫行霸道的「北洋軍」士兵所為。

  只見為首的一位青年,個頭不高,文弱沉靜,寬額下生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緊蹙眉頭,轉身與同學們低語幾句。很快,這群學生便迅速地站成四路縱隊,手挽著手昂首闊步地向那夥士兵追去,追上了,故意用胳膊肘撞擊士兵的腰。那些兵拿學生沒辦法,但這仇是結下了。

  這位出謀劃策的青年便是日後叱吒風雲,立下赫赫戰功,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的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

  會同縣城。城隍廟廣場。

  這天,城隍廟廣場唱戲。那個年代,在一個小小縣城裡的廣場上看戲是沒有座位的,大家都站在廣場上。粟裕和他的同學們又與「北洋軍」相遇了。

  士兵站在學生前面,這已經使粟裕他們肚子裡窩火了。而偏偏有個士兵挑釁似地登上一張長凳,擋住了後面的學生看戲,這無異於火上澆油。

  「拉下來!拉下來!」學生們高聲喊道。

  那個兵充耳不聞,還是站在凳上大模大樣地看戲。

  學生們被激怒了。粟裕他們一個個年少氣盛,血氣方剛,真可謂「初生牛犢不怕虎」。

  「看你下來不下來!」幾個學生幾個箭步,伸手把那個士兵拽了下來。

  那個年代,「北洋軍」的士兵也不是好惹的。他們當然不肯善罷甘休,掄起長凳就打。學生們也不示弱,雙方扭成一團。

  頓時,整個廣場秩序大亂,戲也唱不下去了。這時,不知誰喊一聲:「土匪來了!」戴白邊大沿帽的保安隊慌慌張張朝天放了幾槍。人們嚇得四散亂跑。

  「快走!」粟裕喊了一聲。

  趁著混亂,粟裕帶領同學們一口氣跑回學校,回身把校門緊緊關上。這時,追來的士兵已把學校團團圍住。

  「粟裕!你太膽小了!」一個學生生氣他說。

  「不是我膽小!他們有槍,我們赤手空拳,現在與他們鬥,我們會吃虧的!」粟裕解釋道。

  但事情並沒有了結。那些當兵的揚言:只要見到粟裕他們高等小學的學生,就要打,就要抓,就要殺!

  事隔不久,當兵的果然抓了一個高小的學生,那個學生很機靈,撒謊說不是高等小學的學生,才得以逃脫。這件事在高小引起軒然大波,全體學生一致罷課抗議。有些學生擔心惹麻煩,離開會同縣到外地去求學了。

  粟裕咽不下這口氣,對一個同學說:「我要到外面闖一闖搞支保護老百姓的好隊伍,看我帶回來找這些作威作福的軍閥算帳!」

  這一年,粟裕才十六歲。

  會同縣每年都要挑選幾名學生到常德縣考湖南省立第二師範學校。這年錄取兩名,粟裕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了。

  這天,縣裡發榜。粟裕舉著錄取通知書興沖沖地跑回家。

  「媽媽,我要到常德去念書!」

  媽媽看了通知書,沉思了一會,遲疑他說:「孩子,現在外邊不太平啊,等到外邊太平了再出去念書也不晚呀!」

  粟裕決心已下,怕父親阻攔,就瞞著家人上了路。到底是年輕沒經驗,粟裕連路費也沒帶。步行一百多裡到了湘西水陸碼頭洪江,買船票時才發現錢不夠。沒辦法,他只好給家裡寫信要路費,並在信上寫道:如果家裡不給我寄路費,我「討米也要走」!

  粟裕的父母一見信,又心疼又著急,立即回信說給他籌集路費、學費,要粟裕先回家「從長計議」。

  粟裕接讀父親的信,很高興。但他多了一個心眼,怕父親扣留他,在離家十來裡的地方住下,寫信要家人把路費和學費送來。

  父親見到這封信後,立即派哥哥來接他,許諾說籌足錢一定讓他離家求學。粟裕這才放心地回到會同縣家裡。

  父親沒有食言,盡全力湊足了幾十塊銀洋。臨行前,父親鄭重其事地請來了親朋好友,特地為粟裕餞行。席間,父親似乎預感到了什麼,動了感情,拉著粟裕的手,淚水潸然而下。果然,這一別,父子再無相見之日。粟裕離家不久,父親溘然逝世。

  1924年3月,粟裕終於到達了八百里以外的常德。這時,考期已過。他只好通過一位遠親堂叔的關係,進了常德二師附小,插班在高小三年級讀書。

  1925年春。常德二師。

  粟裕終於考上了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師範,成了二師的正式學生。為此,他付出了沉痛的代價。前一年夏天,他就從二師附小高小畢業了,但二師的入學考試是在春天,他就又考入了常德平民中學。這是個教會辦的學校,以英文授課為主。此前,粟裕對英文聞所未聞,學起來非常吃力。但要強的性格促使他夜以繼日地讀書。兩個月下來,他累出了一場大病,咳嗽、吐血、脫髮。由於脫髮,同學們都戲謔地稱他「癩痢頭」,後來,粟裕的頭髮從未濃密過。

  大病後的粟裕逐漸變得沉靜起來,尤其在沉靜中思考。社會的現狀,國家的命運,人生的意義,青年的責任……他感到茫然、苦悶。有時,就獨自一人抱把月琴,撥弄琴弦,打發著彷徨的日子。

  1925年,粟裕在二師讀書時,國民革命軍已經積極準備北伐了。

  共產黨、共青團組織已經在二師紮下了根。學生思想活躍,學校政治空氣很濃。

  二師的學生大體有兩類,分屬兩個陣營。一是國家主義派控制的「體育會」組織,參加的人是官宦和富庶人家子弟。他們有錢,隨便揮霍。另一營壘是共產黨領導的:「學生會」,參加的人是窮苦人家的子弟,他們求知欲旺盛,對社會現狀不滿,投考師範是因為學校供應伙食,上學期間吃飯不花錢。粟裕參加「學生會」組織,它的領導人是共產黨員滕代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