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羅瑞卿 | 上頁 下頁 |
七六 |
|
關於「其三」的首句,他寫下了這樣的注釋:「治平從北京歸來之日,院內木棉花正在盛開,清晨旭日臨窗之際,又有黃鶯在窗外高唱枝頭,十分悅耳,似有預報喜事臨門之兆,故有此句。」在這個木棉花盛開的院子裡,羅瑞卿在同妻女的早晚散步中,談論著許多話題,其中談得最多的是「文化大革命」,1959年廬山會議,毛澤東思想的本質是什麼,談話中更多的是在回顧歷史和思考現實中萌發的一些疑問: 如果說每個人都可能犯錯誤的話,那麼毛主席能不能犯錯誤?如果毛主席也會犯錯誤的話,會不會影響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性?林彪為什麼要整羅瑞卿? 毛主席為什麼要發動「文化大革命」?為什麼江青、葉群這些本來微不足道的壞女人能在黨內那麼猖狂?(說到江青時只在手心裡劃上一個三點水)…… 羅瑞卿更多的是在詳細的讀報中尋覓著政治變化的軌跡,研究著江青一夥鬧騰的矛頭是指向誰的。當報紙上拋出反經驗主義的文章時,羅瑞卿一眼就看出這是針對周總理和老同志的,羅瑞卿還與來訪的老幹部說很多話,尤其是皮定均、李志民和廖志高等。談話間,羅瑞卿一次又一次在手掌心裡劃著三點水。有一次,皮定均對羅瑞卿說:「你就在這裡住下去吧,將來他們要翻天,我們上山打遊擊也要和他們幹。你腿不方便,我們就抬著你,你給我們出出主意就行了。」 但是,羅瑞卿並不能在這裡安靜地住下去,形勢的變化急劇而揪心。這年8月,他被任命為中央軍委顧問,冬天,「四人幫」借「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活動日益猖狂,他對福州軍區和福建省委領導人說:「你們這一年的工作我親眼所見,對小平同志指示執行得很堅決。但是人家不甘心,鬥爭很尖銳,你們可不能麻痹,看來這場鬥爭還在繼續,要準備鬥爭,經得起考驗。」1976年1月10日,羅瑞卿返回北京,參加追悼周恩來的活動。2月,廖志高從北京返回福州,剛下飛機就被造反派揪鬥。從此,羅瑞卿的住所失去往日的寧靜,造反派出入加入無人之境,羅瑞卿在聽了中央「打招呼會議」 精神傳達後,對福建省委和福州軍區領導人說:「堅持下去,不要動搖,他們肯定是些短命鬼。」7月8日,返回北京參加追悼朱德的活動。9月9日,毛澤東逝世,再返北京參加悼念毛澤東的活動。在9月18日百萬人在天安門廣場為毛主席舉行的追悼大會上,羅瑞卿以身殘之軀和所有人一樣站了一個多小時,不住地流著眼淚,像孩子一般失聲痛哭。會後,因心情沉痛,冠心病復發,住進了解放軍總醫院治療。 而此時,噩夢一般的「文化大革命」已接近尾聲,僅僅一個月之後,「四人幫」就被粉碎了。 ※第十四章 桑榆晚爭朝夕 為霞尚滿天 1976年10月,禍國殃民的「四人幫」終於垮臺了。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在全黨幹部和黨員中、在全國人民中激起了一片歡騰,看到由此可以結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動亂,人心大快。中國共產黨能夠剜除自己身上長出來的毒瘤,這增強了人民對党的信心。北京和其他許多城市,群眾進行熱烈的遊行和集會,表示他們由衷的喜悅和對共產黨的擁護以及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生活秩序的要求。 當然,經過十年動亂,也積累了許多嚴重的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黨面臨的任務是很艱巨的,為重建黨組織的正常秩序,恢復党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為重建國家生活的正常秩序,使各級政權機關正常運轉,並鞏固和發展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為使遭到嚴重破壞的經濟工作和科學文化教育事業恢復正常秩序,重新振興起來,都有許多迫切的工作要做。此時確實可說是百廢待舉、百業待興啊,但中國歷史畢竟在徘徊中前進了。 其中,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錯案,恢復無辜受迫害的幹部的工作,即是此時極為迫切的一項工作。當時擔任黨中央主席的華國鋒同志又提出了「兩個凡是」的觀點,使這項工作同其他一些重大工作一樣進展十分緩慢。 1977年3月,中央工作會議召開。會上,陳雲書面指出,應恢復鄧小平的工作,並為1976年的天安門事件和其他重大冤假錯案平反。王震在會上也提出了同樣的意見。粉碎「四人幫」以來,黨內外要求鄧小平同志出來工作的呼聲甚高。此時,陳雲、王震直接在會上提出來了。1977年7月,在十屆三中全會上,黨中央通過了《關於恢復鄧小平同志職務的決議》,正式決定恢復鄧小平的工作,恢復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等職務。 同年8月12日,黨的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羅瑞卿在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在十一屆一中全會上,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常委、軍委秘書長。羅瑞卿的人生和事業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其實,對於羅瑞卿個人來說,粉碎「四人幫」後,他同全黨全國人民一樣歡欣鼓舞,自覺地做著他應該做的工作。1977年年初,他同楊勇赴武漢、廣州和海南島等地,與軍區領導人座談,建議讓鄧小平出來工作。3月8日,以「一讀者」的名義在《解放軍報》發表《江青破壞學雷鋒運動由來已久》一文。5月24日至7月15日,因病住院期間,撰寫了《林彪全盤否定一九六四年群眾性練兵運動是個陰謀》和《戳穿「四人幫」在民兵問題上的鬼把戲》兩篇文章,以「本報記者」的名義在《解放軍報》發表…… 1977年春。一個溫暖的夜晚。南京人民大會堂裡。 被禁錮了十四年之久的《霓虹燈下的哨兵》一劇終於又同觀眾見面了。 當帷幕拉開時,觀眾席上一位兩鬃斑白的老將軍熱淚盈眶了,他就是羅瑞卿。臺上演出的一幕幕,又將他的思緒拉回到十四年前…… 1963年初,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在京首演《霓虹燈下的哨兵》,羅瑞卿向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推薦並多次陪同觀看了演出。在他的一生中,這可能是他看的次數最多的一齣戲了。他陪同周恩來走上舞臺接見演員,還和他們一起吃晚飯…… 他對「霓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說《霓虹燈下的哨兵》教育意義很大,並提議全軍話劇團都排這個戲給部隊演出。不久,這齣戲便成為當時全軍以至全國影響最大最轟動的一齣戲。可是,「文化大革命」中,這齣戲同他一起受到誣衊和誹謗……此次公演,他正在南京,怎麼能不再來看一看呢?…… 「嘩——」 觀眾席上熱烈的掌聲打斷了將軍的回憶,原來劇已演了一半,要劇場休息了。羅瑞卿向陪同人員提出,要見見幾個演員。演員們馬上來了,羅瑞卿同他們握過手,在輪椅上坐直身子,感慨地說:「我是《霓虹燈下的哨兵》的積極支持者,為了支持這個戲,成了我的一條罪狀。」說到這裡,他扭頭看看身旁的夫人郝治平,又對陪同人員說:「我想在演出結束時見見全團的同志們。」演員們聽了,都興奮地拍起手來。陪同的人員怕他太勞累,行走不便,勸他不要上臺了,等觀眾走完後叫臺上的同志們下來。羅瑞卿堅定地說:「不,我可以上去。」 戲演完了,羅瑞卿一直等在劇場裡,直到觀眾全部走散,他坐著輪椅來到舞臺的臺階前。輪椅停住了,他示意警衛員扶他站起來,從郝治平手裡接過拐杖,然後,拄著拐杖,在警衛員的攙扶下,一步一挪地走上舞臺。 劇團的同志們列隊歡迎他,一個個含著熱淚,激動地熱烈鼓掌。 走到台中央,羅瑞卿輕輕地推開攙扶他的警衛員,邁著艱難的步履,向前走,向前走。一邊走,一邊向大家招手致意。明亮的燈光下,他的身影高大魁梧。郝治平緊緊地跟在他身後。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