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黃克誠 | 上頁 下頁 |
五九 |
|
在城東門,二十八團首先清除了城頭守敵,將鮮豔的紅旗插上東門城頭,旌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二十八團再接再厲,全部兵力突入城內,三十團則緊隨其後,直插城內縱深。 在城東南,二十九團炮火也同樣撕開了城牆一角,突擊隊員、投彈手、爆破手迅速沖入城內。 二十八、二十九團並肩配合,向城西縱深發起猛攻。南門陣地出現了點麻煩。 敵人火力太猛,部隊奮勇衝殺,傷亡較大,師特務團一名營長當即壯烈犧牲。 敵人機槍火舌猛吐,擋住了新四軍去路。 這時,七連尖刀班班長徐佳標不顧重傷在身,猛地撲上前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了敵機槍槍眼!敵人的機槍啞了!突擊隊終於順利登上城頭,南門被突破了。 西門攻城部隊也沖入城內,一舉活捉了敵教導營營長。就在這時,一個戰士抓住了敵人的一個號兵。射陽獨立團尖刀連二排長李雲龍曾當過司號員,他靈機一動,命令敵號兵供出號譜,然後,他吹起了敵人的集合號,敵人懵懵懂懂跑了過來集合,結果莫名其妙做了俘虜。 二十八團四連在一個嚮導帶領下,首先沖進了敵二十八師師部,擊斃敵師長潘幹臣。 下午三時十三分,淮陰守敵大部被殲,少數突圍之敵也隨後被截殲。 淮陰城頭,插上了鮮豔的紅旗,宣告解放。 淮陰攻堅戰,共殲敵九千多人,繳獲各種槍支六千多支、汽車十八輛、汽艇四艘,還有其他軍用物資。 黃克誠率師部移駐淮陰城內。 新四軍首長發來嘉獎電: 淮陰之戰,賴我指戰員奮勇用命,於短促時間內突入敵偽堅固城防據點,擊斃敵酋,解放淮陰城,使我蘇北、蘇中、淮南、淮北打成一片,殊堪嘉慰。 淮陰剛剛解放,黃克誠又把眼光對準了淮安。 淮安,由於歷年戰事頻繁,地處要衝,因而城牆高大堅固,全部用巨大的青磚砌成,高達十二米。城西有運河沿城而過,其他三面則有護城河。 淮安,古有「鐵打淮城」之稱,可見其城之堅。 這樣的城防,自然壯了敵膽。 淮安守軍是吳漱泉部,抗戰勝利後,其部搖身一變,從偽軍變成了國民黨「淮安獨立旅」,吳漱泉任旅長,共有五千餘人。吳漱泉在日軍手下助紂為虐七年多,幹了許多喪盡天良之事。如今,被國民黨委任為「淮安獨立旅旅長」,他心裡高興,更加趾高氣揚,甚至誇下海口:「我這個淮安,天兵也難以攻破!」 殊不知,黃克誠早就想好破城之計了。 吳漱泉迸駐淮安城,增修了不少碉堡工事,城四角都有了炮樓,城牆上也增多了射擊掩體,城內街道十字路口和司令部還修了地堡,表面上看來防守嚴密,無懈可擊了。 黃克誠率三師七、八兩旅及淮安獨立團、射陽獨立團於9月15日逼近淮安城下,將淮安團團圍住。 如何攻城? 黃克誠不慌不忙帶領各旅旅長,沿城走了一圈,仔細觀察地形及守敵城防情況。 過了幾天,黃克誠向各旅各團下達命令:在火力掩護下,用沙袋堆起十幾個比城牆還要高的火力點,每個連隊準備搭建登城雲梯,同時派人在城西南挖了一條一百五十多米的地道,直達城牆底下。另外,黃克誠下令向守敵展開政治宣傳攻勢。淮安城牆高達十二米!用沙袋堆起比十二米還高的火力點談何容易? 但是,由於戰士們齊心協力,攻城準備工作終於就緒。9月21日拂曉,淮安守敵不僅毫不理會新四軍的政治攻勢,而且派出一支一百多人敢死隊,從西城牆攀著繩索,悄然而下,向新四軍偷襲,企圖奪路突圍。 新四軍指戰員奮起反擊,全殲了這股敵人。 9月22日,旭日東昇,天氣晴朗。 氣溫開始上升,不少新四軍戰士臉上滲出細細的汗珠,但是大家顧不得擦拭,手握鋼槍,焦急地等待總攻時刻的到來。大戰前的平靜。 總攻開始了。突然間,炮聲隆隆,隨著一股巨大的煙霧騰空而起,淮安城西南角的城牆轟然倒塌,城上的炮樓沒了蹤影!原來,黃克誠早就派人穿過一百多米長的地道,在城牆根預先放置不少炸藥,總攻命令一下,有人立即點燃導火索,實施爆破。 眼見西南城牆出現一個大缺口,新四軍攻擊部隊立即突入城內。 這時,城外堆就的各火力點也向城內實施火力襲擊,掩護各突擊部隊攻城。 在新四軍強大的攻勢面前,敵人鬥志全失,無心戀戰。 新四軍迅速搭起雲梯,攀上城牆,突破了敵人前沿防禦陣地,並攻佔了淮安城四角炮樓,掃清了城牆上的敵人。 緊接著,城門大開,在嘹亮的衝鋒號聲中,新四軍廣大指戰員沖入城內,與敵人展開了巷戰。 中午時分,新四軍攻城部隊在城中心的鼓樓會師,並包圍了敵軍司令部。 三十分鐘後,新四軍戰士沖進司令部,吳漱泉被當場擊斃。 淮安攻堅戰,僅用了幾個鐘頭,幹淨利落地消滅了守敵,淮安城重見天日。 是役,殲敵數百,生俘敵團長以下四千多人。這樣,兩淮戰役共殲敵一萬五千餘人,取得了徹底勝利,極大振奮了蘇北人民的革命鬥志。 老百姓聞訊無不拍手稱快,許多人伸出大姆指,稱讚新四軍英勇善戰,稱讚黃克誠多謀善斷。 兩淮戰役後,黃克誠又率三師橫掃蘇北殘敵,使蘇北、蘇中、淮南、淮北解放區聯成一片。 黃克誠率領新四軍第三師轉戰蘇北,歷時五年,作戰五千餘次,殲敵六萬多人,第三師由二萬多人發展壯大到了七萬多人,本身僅傷亡一萬多人。 第三師除完成戰鬥任務外,還調出兩個團、一個旅支援山東和皖江地區兄弟部隊作戰。第七旅則作為軍部機動部隊,轉戰蘇北、淮北、淮南等地,拱衛軍部、華中局,屢立戰功。 在蘇北抗日戰場,黃克誠以智馭力,巧妙指揮新四軍第三師浴血奮戰,取得了輝煌成績。抗日戰爭結束後,蘇北根據地已經成為擁有四萬多平方公里土地,擁有八百多萬人口的解放區。 華中局為此向中央報告說: 三師的戰鬥力較強,部隊充實,基本上保持了過去優良作風和制度,尤以政治工作能深入與反映部隊的問題,保證一切,每一號召能很快地動員起來,自上而下地去推動執行。 這其中凝結著黃克誠的多少心血啊! 抗戰勝利,蘇北根據地完全回到了人民的懷抱,大家都沉浸在歡慶和喜悅當中。 ※第十章 謀全域慎度勢 東北試鋒芒 抗戰勝利後,中國大地上狂飄又起,烏雲遮天。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