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陳毅傳 | 上頁 下頁
八四


  在陳毅發報的當天,收到了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於8月5日合署發給陳、粟、譚、華東局並告劉、鄧的電報,指示:「陳率六、九縱應迅速轉至東面,與譚及二、七縱會合,從背面鉗制敵人,不使敵達到驅我過黃河目的。但目前你們有5個縱隊已到運河以西,正好協助劉、鄧執行出擊計劃……你們速派粟裕西去統一指揮5縱,將全軍供給重心經渤海轉至魯西南,爭取在魯西南立足,協助劉、鄧作戰,否則有被敵驅過黃河危險,你們必須嚴重對付此種情況。」

  要粟裕到西面去指揮華野5個縱隊的事,中央軍委在兩天前已經說過一次了。當時,粟裕向陳毅提過以下意見:一、華野今後主要作戰方向和指揮重心是在外線,請陳司令一同去以加強領導。二、為進一步集中兵力造成戰役上的優勢,建議增調第六縱隊到西線。三、留山東內線的第二、七、九縱隊組成東兵團,由譚震林、許世友指揮。陳毅表示同意,將上述意見聯名報告了軍委。中央軍委於8月6日作出決定:陳、粟率華野機關及第六縱隊、特種兵縱隊赴魯西南,統一指揮華野第一、三、四、六、八、十縱隊、特種兵縱隊,及配合華野作戰的晉冀魯豫第十一縱隊,統稱西兵團。內線成立東兵團。於是,陳、粟決定北渡黃河,經惠民、禹城、聊城轉赴魯西南。

  8月11日,華野指揮部在伴莊渡口渡過黃河。第二天上午,為了防空,指揮部在一座比較隱蔽的公路橋下開會。天氣炎熱,大家不停地搖扇子。參謀處長夏光似有所感,提起毛筆在自己白色的紙扇面上題寫了8個字:「黃河已過,君心甘否?!」陳毅伸手把夏光的紙扇接了過去,想了一想,也提起筆來,在旁邊寫了首五言詩:「昨夜過黃河,風大浪又惡……」接著就寫如何乘風破浪,奪取勝利,以「高粱玉米熟」來煞了尾。陳毅的題詩被粟裕發現,又把扇子拿過去,在背面也題了一首詩,在笑聲中互相激勵,以求合力完成戰略大轉變。(遺憾的是,這把扇子在20年後的「文化大革命」中被作為「四舊」掃掉了。)到了惠民,野直大部繼續向聊城前進,指揮部則率電臺暫留惠民督促物資彈藥兵源迅速西運,以便西兵團迅速得到補充。

  陳毅在惠民心情並不平靜。他已經收到了劉、鄧8月8日申時發來的電報說:「頃,我們決心轉至外線」。對其行動,軍委於8月10日頗為稱讚:「在敵主力東進鄆城、西迫鄄城情況下,我在鄆、巨作戰已不適宜,即北撤亦來不及,只有南進才利機動,劉、鄧決心完全正確」。劉、鄧的提前出動,加快了陳、粟運籌9月出擊的步伐。

  外線出擊困難固然增加許多,但是敵人誤以為「山東共軍已潰不成軍,不堪再戰」,驕狂起來,已有新的戰機可尋,粟裕經過反復思考,計劃了兩個殲敵方案。陳毅認為這一仗關係重大,應力求全勝、必須慎重,要他先向陳士榘、唐亮徵求意見。交代以後,陳毅抽空前去渤海,料理一下後方的工作。百忙中,他特別惦記著第十縱隊的事。該縱隊在鄲城地區同國民黨第五軍打了幾天後,退過黃河到東平湖西一塊狹窄地區休整,突遭敵軍襲擊,背水一戰,頗有損失,現已開到張秋鎮一帶整理。陳毅覺得應該趕緊到那邊去看看,做些「領導爬起來」的工作。

  29日晚飯後,陳毅上了吉普車,向西南駛去。他坐在駕駛員的旁邊,把帽沿轉到後腦勺上,開始一支接著一支地抽煙,看來是在為到十縱隊去講話打腹稿。陳毅到了十縱隊後,先和領導人談話,30日下午便給全縱隊營以上幹部講形勢任務,說明大家正處在由內線作戰到外線作戰的過渡階段,任務很重,困難不少,前途光明。他對大家作了許多安慰和鼓勵,也嚴厲地批評了不冷靜,不沉著而造成挫折的問題,對大家的教育和鼓勵很大。陳毅本想更深入地解決一些問題,但到9月1日上午,野戰軍指揮部要他趕回去,他知道事情重要,已經做好的午飯也不吃了,說走就走。

  毛澤東主席在30日這天親自給陳、粟發來了一份「絕密」電報,電文中說:「目前中心環節是在隴海南北積極行動,殲擊及抓住五軍、五十七師,攻佔一切薄弱據點,直接援助劉、鄧……現在歐震、張淦、羅廣文、張軫、王敬久、夏威各部均向劉、鄧壓迫甚緊,劉、鄧有不能在大別山立腳之勢,務望嚴令陳、唐積極殲敵,你們立即渡河,並全力貫注配合劉、鄧。」陳毅記得毛澤東曾在上個月底發過一份極秘密的電報給劉、鄧並華東,說明「陝北甚困難」,已經反映了中共中央領導人的嚴重處境。但從現在這個電文中他更感受到了毛澤東十分焦急的心情。於是審時度勢,下定決心,對粟裕說:「採取第二方案,爭取早打。」正好粟裕也是這樣想的,還在陳毅回指揮部之前已作了許多準備和安排,「西字第一號命令」已經下達,各參戰部隊已經在作行動準備。

  9月3日晚,陳毅、粟裕率野戰軍直屬隊、第六、第十縱隊南渡黃河。9月5日在邪城及其附近集結,並與第一、第三縱隊會合。至此,華野第一、三、四、六、八、十縱隊、特縱及晉冀魯豫第十一縱隊均已集結於沙土集南北地區,完成了第二方案規定的戰役佈局。

  6日晚上,指揮部召集了縱隊領導幹部會議,陳毅主持,讓大家充分發表意見。粟裕更反復說明早打的好處和取勝的條件。他強調地說,只有打,才能有力地配合劉、鄧,才能扭轉現在的被動局面,部隊才能得到補充和休整,打好了,魯西南根據地就能重建起來。經過民主討論,大家統一了思想,並且一致同意首先殲滅五十七師。

  真是一環緊扣一環,會議開過,9月7日,五十七師便積極北犯,與第五軍之間拉開了20公里的空隙。戰機已到,陳毅、粟裕遂下令攻擊。當天晚上便對五十七師形成了合圍。經8日一天激戰,沙土集外圍敵據點幾乎全部肅清,夜晚6時,發起總攻,軍政攻勢一齊展開。9日淩晨3時,便將敵57師全部殲滅,計斃傷2000餘人,生俘中將師長段霖茂以下7500餘人。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

  早晨,陳、粟報告中央及各方:「我軍于虞日開始于鄆城南,舉行鉗制五軍、殲滅五十七師的作戰。經一日兩夜戰鬥,已全殲五十七師於沙土集,僅有少數向東突圍,正追擊中。此役經10日來與五軍糾纏,始吸引五十七師落網。同時,打垮劉汝明兩個旅的數次增援,及五軍整6日的不斷進攻。我軍士氣甚旺,決迅速轉移攻勢,予五軍以殲滅性打擊。」

  11日,收到中央回電:鄆城沙土集殲滅五十七師全部之大勝利,對於整個南線戰局之發展有極大意義,並向西兵團全軍將士致慶賀慰問之忱。

  戰略大轉變對於華東全軍帶有相當大的突然性。分兵、外線出擊、雨季行軍作戰,造成了很嚴重的困難和被動。陳毅、粟裕堅決地「領導爬起來」,終於扭轉了戰局,向深廣的敵後大舉進軍,在扭轉反革命車輪,推進革命車輪的歷史性轉折中,顯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這支華東野戰軍的英雄本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