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陳毅傳 | 上頁 下頁
三八


  對赤、白交界區「黃色村莊」的建立,陳毅除普遍佈置外,還親自出馬,總結經驗。黃坑位於大餘縣板棚下(遊擊區)與池江鎮(白區)之間,是油山地區最大的一個坑,也是板棚下到池江鎮的必經要道。黃坑的黃保長一向以保護全坑安全力名強迫群眾出錢買槍支彈藥,還設廠自造土炮,組織地方反動武裝。國民黨軍隊來搜山,他主動帶路。國民黨兵走後,他派地主武裝封鎖出山道路。他還威脅群眾,嚴令報告「匪情」,否則要滿門抄斬。所以黃坑的工作特別難做。於是陳毅親自帶精幹遊擊隊員,深夜潛入黃坑,叩門直入黃保長家,義正詞嚴地歷數其罪狀。一使其知道已夠死罪,二使其知道國民黨幾萬大軍也無法阻擋紅軍出入,何況小小保長。陳毅氣勢奪人,黃保長完全懾服。陳毅乃給他作4條規定:一不准帶路搜山,二不准打鑼吆喝報告,三不准盤查扣留,四要向遊擊隊傳遞情報不得摻假。黃保長保證做到。

  自此,黃保長逐漸成為兩面派,黃坑也成了「黃色村莊」。

  紅軍遊擊隊在發展「黃色村莊」的活動中,也曾遇到一些極端反動、頑固到底的死硬分子,紅軍遊擊隊就根據群眾要求堅決予以鎮壓。整掉了一二個最反動的保、甲長,其餘的保、甲長也就規矩得多了。

  「兩面派」和「黃色村莊」的鬥爭方法,是三年遊擊戰爭中陳毅等共產黨人的一個創造。這一寶貴經驗,後來在抗日遊擊戰爭中在廣大遊擊區得到更完善的運用和發展。

  1935年和1936年贛粵邊軍民在粉碎餘漢謀和戴嗣夏的兩次「清剿」中,雖然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堅持了革命陣地,但也付出了大量的血的代價。贛南軍區司令員蔡會文,於1935年12月4日,率部在崇義縣赤水仙,與餘漢謀部隊的教導團激戰,壯烈犧牲。中共信康贛縣大龍中心區委書記曾紀才,於1936年2月在信豐牛頸傳達特委反「搜山」部署時,由於叛徒告密被捕。

  這位對黨、對人民忠心耿耿、無私無畏的優秀共產黨員,受盡了極殘酷的拷打,幾乎體無完膚,卻始終堅貞不屈,嚴守黨的機密,直到英勇就義。中共贛粵邊特委書記、軍分區司令員李樂天,帶領5位戰士去「三南」指導反「清剿」的途中,於1936年1月,在坳背村被敵人包圍,李樂天不幸腿部受傷,但他沉著與粵軍周旋,掩護戰友突圍,一連擊斃了幾個粵軍官兵之後,從容地用最後一顆子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為革命英勇獻身。紅軍遊擊隊基層幹部和戰士的傷亡,工作人員和群眾的遭殘害,那更是「萬死千傷鬼亦雄」。

  陳毅自己也於1936年冬天,在梅嶺被國民黨四十六師圍困達20天之久,在叢莽間,苦慮不得脫身,寫下了他那氣壯山河的「絕筆」(《梅嶺三章》)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台招舊部,旅旗十萬斬閻羅。
  *
  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
  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
  *
  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種遍自由花。

  陳毅留下絕筆的當天,敵人沒有進山搜查,第二天山裡也很平靜,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派人下山打聽,原來發生了「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蔣介石在西安被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抓起來了。國民黨四十六師急急忙忙從遊擊區周圍撤走,一些地方武裝也龜縮在碉堡裡不敢出來。

  紅軍遊擊隊員和群眾滿心歡喜,以為「十年積怨,一朝得償」。可是十幾天之後,國民黨報紙上突然登出,蔣介石在張學良的護送下,飛回南京了。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大家議論紛紛。

  後來,項英、陳毅從香港《工商日報》上看到了有關「西安事變」的詳細報導,才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在這變幻莫測的政治風雲中,項英、陳毅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項英專門寫了《西安事變》的長篇文章,深刻的分析了「西安事變」發生的原因及其意義。文章說:「『西安事變,的爆發使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已經成功而正式開展起來,這一形式繼續開展,就要使抗日的革命高潮馬上到來……我們的任務是把這一新的局勢開展到抗日戰爭的實現」。隨後,項英、陳毅在油山召開了各遊擊區幹部會議,陳毅在會議上分析形勢時說:從中國革命形勢發展看,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即全國走向抗日的階段。這個新階段的重要標誌,就是以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為主要內容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已經形成,全國全民族性的抗日高潮很快就要到來。同時,陳毅也提醒大家,南方各省是蔣介石的後院,他決不會輕易放過南方紅軍遊擊隊和革命群眾的。紅軍遊擊隊決不能有片刻的鬆懈,必須積極做好思想準備,迎接新的鬥爭。

  會議根據項英、陳毅的意見,決定在農村和城鎮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並提出「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國民黨應停止對遊擊區的進攻,讓遊擊隊開赴前線抗日」的口號。在軍事上,把紅軍遊擊隊作適當的集中,進行整訓。

  果然,蔣介石被釋放回南京以後,採取了「北和南剿」的方針,對陝北紅軍主力進行合作抗日的談判,對南方8省的紅軍遊擊隊則採取不承認主義,密令所屬各地軍政當局:「務必乘中央與共方談判之機,消滅地方之武裝與地方組織」蔣介石先後調集了40多個正規師、60多個保安團,對南方8省紅軍遊擊隊實行「搜剿」。「追剿」、「堵剿」、「駐剿」。有的遊擊區受到了很大的損失。如閩北軍分區司令員吳先喜、獨立師師長黃立貴、閩東軍分區政委盧文清等,都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在贛粵邊,蔣介石除繼續以嫡系第四十六師、部分粵軍進攻外,又從湖南調來新編第十師,配合「清剿」。他們再次揚言,要在3個月內消滅贛粵邊紅軍遊擊隊,捉住項英、陳毅。

  1937年1月中旬,國民黨第四十六師,粵軍和新編第十師,在保安團、鏟共義勇隊的配合下,以數以萬計的兵力,向贛粵邊遊擊區發動了「西安事變」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的進攻。進攻的重點是油山和信康贛遊擊區,手段是採取梳篦式的搜山戰術,逐山逐坑地搜索,然後放火燒山,燒不完的喬木林,就強迫群眾砍光,把美麗富饒的山林,變成光禿禿的荒山,妄圖使紅軍遊擊隊無法藏身,便可一舉消滅。針對敵人的這一陰謀,項英、陳毅當即制定了對策。具體部署是:油山和信康贛紅軍遊擊隊大部分向遊擊區外出擊轉移;一部分留下化整為零,與不脫產的遊擊小組緊密結合,白天分散隱蔽,晚上集中打擊敵人。

  北山、南山和南雄遊擊隊積極開展活動,以牽制和分散敵人的進攻力量。

  發動和組織被強迫上山砍樹的群眾怠工、延誤敵人的進攻時間。同時派人到白區發動群眾廣泛開展破倉救荒鬥爭,遊擊隊積極配合,打土豪,開穀倉,打擊敵人的統治。

  特委領導人儘量分開,用打圈子的辦法與敵人周旋,抓住敵人集中的空隙,迅速轉移。準備好40天的糧食,白天不生火,夜間做好第二天的熟食。

  一切部署好後,陳毅帶領兩個警衛員去南雄,隨南雄縣委行動。項英隨信康贛縣委,在信豐坑口至大余新城平原一線周旋。在敵人這次進攻的兩個多月中,項英曾兩次遇險。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