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陳毅傳 | 上頁 下頁 |
三六 |
|
區委書記犧牲了,遊擊大隊大隊長賀敏學身中三彈,到群眾家養傷去了,領導擔子全落在遊擊大隊政委劉燕富和副大隊長劉甫念身上。他倆都是雇農出身,對黨忠心耿耿,打仗勇敢不怕死,就是沒有文化,做思想工作簡單生硬。北山黨組織和遊擊隊遭到這樣大的損失,他們急得暴跳如雷,帶著遊擊隊東闖西撞,要捉拿叛徒報仇,結果又招損失。他們又想跳出北山,到油山去找指揮機關,由於敵人封鎖嚴密,也沒跳出去。 革命隊伍內部一些沒經過嚴酷考驗的人,悲觀失望情緒更加滋長,有的不辭而別,有的留帖告別,個別人投敵叛變了。 劉燕富和劉甫念把「左」傾機會主義者在中央革命根據地搞肅反的那一套辦法搬過來。為了防止逃跑,夜間放哨,他們覺得一個人靠不住,就派兩個人放雙崗,可以一個監視一個;後來又派三個人同時放,認為三個人中總有一個人是靠得住的。可是,這種互相監視的辦法並不靈,派兩個,兩個一起逃,派三個,三個一起走,僅10幾天時間,200多人的遊擊隊,只剩下100來人了。劉甫念怒火燒心,當逃跑的人被抓回來時,就開鬥爭會,鬥完了又怕他逃,就殺掉了。 聽了彙報,陳毅氣憤地指出:這種做法是十分錯誤的。這樣做恰恰造成了內部的恐怖,疑忌,破壞了團結。有的遊擊隊,就是採用這種方式把自己搞垮台的。要鞏固內部,主要靠政治教育,靠耐心說服,靠民主,靠領導者的模範作用。為了避開敵人的搜剿,他建議區委機關和遊擊隊上帽子峰,那裡是原始森林,十分閉塞,參天的喬木下,各種藤葛荊榛糾結交錯,猶如天然屏障,走幾天不見太陽,敵人不敢進去搜查。項英。陳丕顯等領導人也來到這裡。 項英、陳毅召開了一系列大小會議,把「北山事件」的詳情向大家公開,組織討論,吸取教訓,深入剖析和批判龔楚、何長林。項英、陳毅對叛徒的批判和正氣凜然的革命氣節教育,激起幹部戰士對投降變節行為的無比憎恨和堅持革命的英雄氣概,紛紛表示要為死難烈士報仇,革命到底不回頭。 陳毅還對遊擊隊幹部講,革命要靠覺悟,靠自願,不能靠強迫,不能逼著人家革命。「捆綁不能成夫妻」,捆綁也不能搞革命。 一次,陳毅到一支遊擊隊去瞭解情況,隊長和指導員彙報了一個戰士逃跑又回來的事。這個戰士叫劉燕青,是偵察班班長,過去偵察、作戰很機智勇敢。自「北山事件」發生之後,他逃回家了。但沒過幾天,他又突然回來了。據劉燕青自己說,他離開了革命隊伍,就象孩子離開母親一樣,感到無依無靠,空虛、害怕,就又冒著殺頭的危險,重新回到革命隊伍裡來。有人不相信他的話,認為他回來可能有詐。陳毅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劉燕青的話可信:他畢竟是一個被壓迫、被剝削的貧農子弟,在共產黨多年教育下,階級覺悟提高了,一旦離開革命集體,他是會產生他所說的那種感覺的。陳毅建議,恢復他的自由,發給他武器,象過去一樣信任他。 那天下午,陳毅向集中起來的遊擊隊員講話。他對劉燕青作了一番深刻的分析批判,劉燕青感動得流下淚來。接著陳毅說:「目前南方的遊擊戰爭非常艱苦,打死、病死、餓死隨時都可能發生。身體弱的,跑不動的,不能堅持,可以自願回家,我們發給路費。不過出去了,要站穩立場,不要叛變,不要去當反革命,不要翻臉為仇。不要不辭而別,要握手告別,後會有期。 出去了,呆不住,願意回來的可以再回來。我們會象歡迎劉燕青那樣歡迎你」。 說到這裡,陳毅站了起來,摸著自己的臉道:「你們別看我面黃肌瘦,長著滿臉鬍子,我是要在這個地方堅持鬥爭的,就是剩下我一個人還是要幹,這是黨給我的任務。」 陳毅這樣一講,隊列中馬上有人說:「你能堅持,我們為什麼不能!」 說話的正是陳毅的警衛員宋生髮。他聽了陳毅的話,情緒激動地站起來說:「同志們,老劉(陳毅的代號)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右腿受重傷,他是拄著拐棍走到這裡打遊擊的。3天前他還在外面林子裡擠傷口,擠出了足有一大缽子膿血,可他身邊只有一盒萬金油。就是這樣的身體,他每天爬山過水,在敵人中間穿來插去。他能堅持,我們為什麼不能堅持啊!」宋生髮說得情真意切,淚流滿面。指戰員們過去不知道內情,聽宋生髮一說,都十分驚訝,深受感動。有幾個人幾乎同聲說:「我們也要堅持到底,決不動搖!」 陳毅高興他說:「真正革命的同志要堅定信心,留下一點星火,定能燃遍萬里江山。」 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工作,北山遊擊區的黨組織、遊擊隊和指揮機關後方人員,基本上整理配備完畢。北山區恢復了元氣,從根本上鞏固了內部。 於是,項英、陳毅他們轉移到了連山。可是就在這時,油山又傳來消息,那個曾經以極左面目出現的軍分區參謀長向湘林叛變了。 陳毅馬上趕回油山。向湘林是在負傷休養中被俘叛變的。由於應變工作抓的迅速及時,油山的黨組織和遊擊隊,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失。向湘林也因此失去了國民黨軍的信任,最後被槍斃了。 那時候,項英、陳毅都保管著一些金子,纏在腰裡。冬天衣服厚還可以掩蓋,到了夏天,腰裡就凸出來了,有人就在背後對他們的腰部指指點點。 這在內部不很鞏固的情況下,頗有謀財害命的危險。對這個問題,項英反復作過考慮,這是革命鬥爭的經費,分開背吧,給品質不好的人等於發了大筆路費;繼續瞞下去吧,瞞不住了。陳毅說:反正大家都知道了,就給大家講清楚。 一天,陳毅把機關人員和隊伍集合起來,把金條、銀元、鈔票全部擺到桌子上,朝大家說:「這是黨的經費,黨要我們保管,我們從來沒有亂用過一分錢。發展黨的事業,要靠這筆錢;發展部隊,也要靠這筆錢。現在,形勢越來越有些緊張,我們有責任通知大家,萬一我們犧牲了,屍首可以不要,錢無論如何要拿走,這是党的錢,不能落入敵人手裡。」 項英、陳毅建議分開背,可是大家一致主張黨的經費要由最可靠的人背。 他們說:「我們信得過你們,你們跟我們有鹽同鹹,沒鹽同淡,黨的經費還是你們保管的好!」項英、陳毅的這一舉動,在幹部戰士中引起了很好反映,帶來了新的信任和團結。後來各縣、區委和遊擊隊領導人,也把經濟向大家公開,並組織經濟委員會進行保管,內部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第五節 新階段 1936年6月初,贛粵邊區出現了一個奇特現象,粵軍餘漢謀第一軍的部隊紛紛撤走,遊擊區空前地平靜下來。 項英、陳毅派人下山打聽,才知道發生了「兩廣事變」。① ①「兩廣事變」,又稱「六一事變」。1936年6月1日,廣東陳濟棠和廣西李宗仁、白崇禧通電北上抗日,企圖出兵聯合各地方勢力與蔣介石爭奪中央政權。7月,在蔣介石收買下,陳濟棠部下的余漢謀及空軍倒戈擁蔣,陳濟棠下野,李宗仁、白崇禧與蔣介石妥協。 日本帝國主義吞併了中國東北4省之後,又製造了「華北事件」,侵佔冀察。蔣介石卻置民族危機於不顧,繼續派重兵「剿共」。 這就使全國抗日怒潮愈加高漲。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因勢起事,打出「反蔣抗日」旗號,以爭取全國響應,問鼎中原。 粵軍一撤走,國民黨的地方武裝也縮進殼裡,土豪劣紳驚恐萬狀,紛紛逃向贛州、韶關。 贛粵邊的鬥爭面臨一個轉折點。 有些人興高采烈,對陳濟棠很是讚賞:這個「廣東王」,還真有點愛國心呢!有的認為,粵軍勝取長江也罷,敗回廣東也罷,再不會到贛粵邊大山裡來了,贛南是共產黨的天下了。他們提出要準備恢復中央革命根據地,把政權公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