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陳毅傳 | 上頁 下頁
二六


  經過討論和充實,一致通過《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

  「九大」決議是在中央「九月來信」的指導下聯繫紅四軍的實際形成的,它和「九月來信」的精神一致,同時又大大地豐富和具體化了許多重要內容,在「關於糾正黨內錯誤思想」方面則根據實際情況作了必要的調整和強調,內容有了很大不同,從而彌補了「七大」決議在這方面的嚴重不足。

  「七大」決議雖然肯定毛澤東給林彪的信中政治觀點和軍事觀點的問題是對的,雖然在地方武裝、宣傳兵等問題上有正確的規定,但整個說來,對於單純軍事觀點的批評很不夠。「九月來信」貫穿著對紅軍根本任務的闡述,強調做群眾工作,深入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據地和蘇維埃政權,武裝群眾,因而從根本上反對了單純軍事觀點和流寇思想;但是把「糾正一切不正確的傾向」只列為「紅軍中黨的工作」中的第六點,其中根本沒有指出單純軍事觀點和流寇思想。「九大」決議就不同,第一個大問題便是「糾正黨內非無產階級意識的不正確傾向的問題」,其中的第一條就是「關於單純軍事觀點」。

  「九大」決議把八個錯誤思想傾向作為建設無產階級軍隊必須糾正的主要錯誤,在「黨內教育問題」中又列為經常進行教育的材料,這充分體現了「九大」決議的無產階級的戰鬥性。

  對於流寇思想,「七大」決議意在調和,說「不見得這意見就是流寇思想」(按:二十九團要回湘南確不是流寇思想),但是,打進郴州後二十八團官兵的表現卻理應引起陳毅的注意。周恩來起草的8月21日信說得尖銳:忽視紅軍發動群眾,實行土地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的使命,就會「將紅軍帶向流寇土匪的行徑。」但「九月來信」便只有正面闡述紅軍的根本任務而沒有對流寇思想的批評了。「九大」決議把「關於流寇思想」列入「八個錯誤思想」之一,是對「七大」決議的糾正,是對「九月來信」的補正。

  「九大」決議在黨對軍隊的領導上下再為中央已明確否定了的「党管一切」、「家長制」、「書記專政」等作分析討論,而是在「黨的組織問題」、「黨內教育問題」、「紅軍宣傳工作問題」、「士兵的政治訓練問題」等方面具體詳細地定出章程作出規定,從而使從舊軍隊轉變過來不是太久而文盲占絕大多數的中國工農紅軍有了一個貫徹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切實可行的法規。雖還沒有寫定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文字,但是這部法規中無論在政治上、組織上、思想上,紅四軍都在党的絕對領導之下,而黨委又不包辦代替軍政機關的工作。這顯然和「九月來信」的精神是一致的。

  「九月來信」最有決定性的「精神」,還在於由毛澤東仍力前委書記。

  選定毛澤東為紅四軍黨的核心,這是中央指示最英明之點。這一點,中央政治局8月13日、27日討論中都沒有,只說「組織問題要解決」,8月21日信當然也不會有,只有「九月來信」才作了這一明確的認定。「九大」決議和「九月來信」最根本的一致正在這裡。

  「九大」選舉毛澤東、朱德、陳毅、李任予、黃益善、羅榮桓、林彪、伍中豪、譚震林、宋裕和,田桂祥為前委委員,楊岳彬、熊壽祺、李長壽為候補委員,毛澤東為前委書記。

  毛澤東已回前委任書記,與錯誤思想作不調和鬥爭的決議也已通過,陳毅回四軍的任務完成了。今後怎麼辦呢?在上海時,鑒於他捲入矛盾很深,中央組織部曾徵求他的意見,是否到鄂豫皖或廣西正在醞釀組建的紅七軍工作。他回答說:還有一件事沒辦好,沒有把毛澤東請回來,等辦好這件事再考慮工作問題。如今,他向前委書記毛澤東談起自己的工作問題了,毛澤東不假思索他說:你哪裡也不用去,就在這裡。

  陳毅便繼續留在朱毛紅軍工作,至於幹什麼,他向來是不介意的。

  二十五年後,譚震林在1954年4月2日的華東局擴大會議上發言說:「我覺得陳毅同志在我們黨內對黨有三次貢獻。一次是三河壩。假如那個時候沒有陳毅同志作核心,保持力量,後來回到井岡山,而井岡山只有秋收暴動那一點力量,很難存在。這個功勞除了朱德就是陳毅同志。第二,七次大會到九次大會之間是中國革命很重要的關鍵,雖然犯了囗囗路線的錯誤,但是如果沒有他到上海把中央的精神帶了回去,中國今天究竟怎麼樣就很難說。從七次大會到九次大會的開始,除了毛主席之外主要是他。」(按:第三是黃橋戰役打開華中抗日局面)1959年8月陳毅曾向來訪者談起紅四軍「九大」以後他的經歷,談得太簡略,事實上,有幾點是應該記載的。

  回江西,他和毛澤東同行。翻越雄偉的武夷山時,毛澤東接到黃公略派人送來的信,報告說正籌建工農紅軍第六軍。毛澤東徵詢陳毅的意見:為了實現爭取江西兼及閩西浙西的割據計劃,需要更多紅軍,毛澤東初步設想請陳毅去負責紅六軍。不需要立即回答,考慮成熟再談。陳毅卻當即表示願意受命。

  陳毅雖沒有參加「二七」會議,但被選為前委的委員。「二七」會議是紅四軍前委,五軍、六軍的軍委和贛西南特委的聯席會議。選出的前委委員有毛澤東、郭貞(贛南)、曾山(贛西)、王懷(湘贛)、方志敏(贛東北)、朱德、潘心源(中央巡視員)、黃公略(六軍)、劉士奇(贛西南)、彭德懷、譚震林、陳毅、鄧子恢、張鼎丞(二人為閩西)、袁國平(五軍)、李文林(贛西南、紅二團)、滕代遠(五軍)。從這陣容就可看出,這個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委所領導和管轄的部隊和地區,己為後來中央蘇區勾劃出輪廓。

  「二六」會議以後,前委決定陳毅力紅六軍政治委員,紅六軍軍委書記。

  紅六軍轄三個縱隊。一縱隊長何武東,政委李韶九;二縱隊長羅炳輝,政委王如癡;三縱隊長徐彥剛,政委劉作述。每縱有八九百條槍。在黃公略、陳毅率領下,六軍二縱隊曾配合紅四軍主力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一次圍攻。先在富田以北之水南全殲獨立十五旅兩個營;次日又與獨立十五旅激戰竟日,將其擊潰,俘敵1600餘人,殘敵倉皇逃往贛州。至此,陳毅在新的崗位上開創了新的局面。他和黃公略、羅炳輝相處特別融洽。

  第七節 血的教訓

  然而從1930年仲春開始一直到1934年中秋,整整4年半時間裡,中共中央先是開始了李立三的盲動,接著又被王明、博古「左」傾機會主義所統治。陳毅經常身不由己,雖然工作一直積極努力,但成果難評。

  1930年4月間,中央給前委的信中即嚴厲批評邊境割據、爭取江西「在目前是極端錯誤的了」,而「猛烈的擴大紅軍與堅決的向中心城市發展,是紅軍當前最主要的任務。」1930年6月11日,中央政治局正式通過《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的決議。中央還先後制訂了以武漢為中心的全國中心城市武裝起義和集中紅軍進攻中心城市的冒險計劃。6月中下旬陳毅到汀州參加紅四軍前委和閩西特委聯席會議。聯席會議後,根據中央精神,前委將紅四軍、紅六軍(不久改為紅三軍)、紅十二軍整編為第一路軍(後改稱第一軍團),由朱德任總指揮,毛澤東任政治委員。6月底,進入贛南後,前委決定將陳毅調離紅三軍,留在贛南組建紅二十二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