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陳毅傳 | 上頁 下頁 |
一六 |
|
與此同時,井岡山地區及部隊客觀存在的矛盾也逐漸加劇。山區產糧不足,1萬餘人的軍隊「吃飯大難」。井岡山農民與外來的人存在土、客籍矛盾。8000湘南農民來此,亦有濃厚鄉土觀念。湘南農軍覺得井岡山太差。 井岡山農民說朱、毛的軍隊好,湘南農軍紀律不好。袁文才、王佐部隊也不願意留湘南農軍。拿山改編時,把湘南農軍大部編在三十團、三十三團兩個團中。這兩個團的人強烈要求回湘南。只有以宜章農軍為主組成的二十九團因黨的組織較健全,打了勝仗,當時還算穩定。特委、軍委與湘南各縣委協商,認為井岡山吃糧確有困難,決定三十團和三十三團(5000多人)回湘南,四軍就直轄4個團,取消了師一級的建制。三十團和三十三團回湘南後,一部分被消滅,一部分散在農村中了。 朱德在一部書稿中曾說:「5月間曾經把3個團送回湘南。一方面是想恢復湘南工作。一方面是因為井岡山吃飯困難……結果,送回湘南給打垮了。 十二師就是這樣垮了的……那時克服農民意識成為很重要的一件事。因為這些人的回去,結果補充困難,就不夠了。」 6月下旬,贛敵5個團對井岡山發動第四次「進剿」。 紅四軍軍委會議分析了形勢,決定對比較強大的湘敵取守勢,對比較弱小的贛敵取攻勢,先破壞兩省敵人的聯合,爾後伺機殲敵。乃令三十一團佯攻酃縣。此舉出敵意料,果然嚇得湘敵龜縮不前。三十一團隨即隱蔽撤回甯岡,紅軍全力對付贛敵。 6月23日,楊如軒兩個團主攻老七溪嶺,楊池生1個團助攻新七溪嶺。 朱德、陳毅率二十九團、三十一團一營先敵佔領新七溪嶺制高點,扼住楊池生的攻勢;王爾琢率二十八團迎擊已搶佔了老七溪嶺制高點的楊如軒部;毛澤東率領三十二團和部分地方武裝間道繞到敵軍側後牽制其行動。戰鬥從拂曉開始,朱、陳方面多次重創敵軍,頓挫其攻勢,但直到中午還未能攻佔敵軍所占山頭,形成僵持。老七溪嶺方面因制高點在敵手,更難攻取,但二十八團畢竟有鐵軍鐵團的傳統與骨幹,作戰頑強,一路仰攻,終於奪取了制高點。中午,二十八團首先向敵軍猛壓下去,楊如軒兩個團相繼動搖,被二十八團逐一擊潰。二十八團乘勝直搗白口敵軍指揮所。朱德、陳毅適時猛攻,楊池生部向龍源口逃竄。而二十八團已及時包抄到了龍源口。兩路紅軍乃密切配合,天黑時將敵軍大部圍殲于龍源口地區,少數殘敵逃往永新。朱、陳指揮部隊奮勇追擊,永新農民也洶湧上陣助戰,乃第三次佔領永新城。 陳毅對紅軍的英勇作戰和農民的熱忱配合深有所感。尤其是曾同他一起追趕南昌起義部隊、現任二十八團營長的肖勁,在者七溪嶺勇猛追擊敵人時壯烈犧牲,更使他心潮澎湃。他研墨揮毫,在永新城內自己住房的粉牆上寫下了一篇《龍源口大捷隨感》,讚頌紅軍之英勇。杜修經作為中共湖南省委巡視員在6月底到永新還親眼見過,可惜當時未傳抄保存。 龍源口大捷後,軍委決定分兵遊擊,開展群眾工作、籌款、分田、打土豪。各團分赴各縣。這時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擁有寧岡、永新、蓮花3個全縣,遂川北部、酃縣東南部以及吉安、安福各一小部。寧、永、蓮、遂、酃5縣成立了縣蘇維埃政府,還成立了湘贛邊蘇維埃政府,袁文才為主席。區鄉蘇維埃政府普遍建立,縣區兩級組織了赤衛隊,鄉組織了工農暴動隊,土地革命日益深入,大部分地區分配了土地,小部分地區也在分配中。毛澤東在《井岡山的鬥爭》中說:「原因就在於邊界黨(地方的黨和軍隊的黨)的政策是正確的。」而當時邊界特委書記是毛澤東,四軍軍委書記是陳毅。此時為井岡山的全盛時期。 ※第三章 探索正確路線 第一節 湘南八月失敗 朱毛會師後,堅持在羅霄山脈中段建立根據地,發動群眾實行土地革命,紅色區域逐漸推廣,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入全盛時期。這時有些人因為井岡山糧少人稀,主張遠出遊擊。中共湖南省委來信,說部隊要和邊界特委一致行動,要有休整的根據地。反對意見暫時平息。陳毅當時是贊成井實行堅持井岡山、波浪式推進的主張的。 但是在6月份軍事上獲勝後,湖南省委認為湖南反動勢力十分動堯更加削弱,制定了湘南第二次武裝起義計劃,6月19日兩次給紅四軍來信,既肯定鞏固羅霄山脈中段根據地的計劃,又提出了一系列大規模發展的策略,並要求「以後四軍須集中力量向湘南發展。」 6月30日,由毛澤東主持,在永新城內召開了湘贛邊界特委、紅四軍軍委和永新縣委的聯席會議。會上,關於邊界的割據以及圍繞這一中心展開的一系列問題形成激烈的爭論。 湖南省委的發展策略有: (1)發動湘南遊擊戰爭,造成鄉村大規模割據,分散敵人力量,牽動湘南各軍的行動。(2)發動並擴大蓮、萍、安一帶工農的鬥爭,以牽制贛方的部隊。(3)在寧岡、永新、遂川,積極的深入土地革命,擴充工農的武裝,向敵人嚴密警戒。(4)發展攸、茶、酃3縣的遊擊戰爭。(5)打開酃縣後,立即向茶、攸、蓮、永進攻,乘敵人未集中前予以迎頭痛擊。(6)鞏固羅霄山脈中段的根據地。(7)擴大反軍閥戰爭宣傳,並立即開始在敵軍中的兵士工作。 這麼多發展策略,顯然和井岡山党與紅軍的實際能力不相稱。 因此,當湖南省委巡視員杜修經趕到永新來到會場時,毛澤東很高興,因杜修經瞭解情況,可以幫助解決爭論。5月下旬杜修經第一次到井岡山,送來的正是湖南省委肯定應在井岡山建立根據地的信。杜修經在毛、朱、陳的陪同下比較廣泛地接觸了紅軍官兵、傷病員、被服廠工人。20歲的杜修經情緒振奮,回省委作了內容豐富但過於樂觀的報告。陳毅後來在1929年8月向中央政治局彙報時說:湖南省委對井岡山力量估計得很高,以為有兩萬人一萬槍。後來巡視員回去報告,又說得過分的好甚至以為不要紅軍主力只靠地方武裝和赤衛隊井岡山即可保存。 這樣,此次杜修經帶來的湖南省委分別致湘贛邊界特委和紅四軍軍委的二信,便比前二信(6月19日)更為不妥了。湖南省委6月26日致待委的信中指示:「省委決定四軍攻永新敵軍後,立即(前信是「以後」)向湘甫發展。留袁文才同志一營守山,並由二十八團撥槍200條,武裝蓮花、永新農民,極力擴大赤衛隊的組織,實行赤色戒嚴,用群眾作戰的力量,以阻止敵軍的侵入,造成以工農為主體的湘贛邊割據。」「澤東同志須隨軍出發,省委派楊開明同志為特委書記」。省委致軍委的信中除與致特委信基本相同的內容外,還有:「出發湘南的四軍軍委應取消,另成立四軍前敵委員會指揮四軍與湘南黨務及群眾工作」。「前敵委員會,省委指定下列同志組織之:澤東、朱德、陳毅、龔楚、喬生及士兵同志1人,湘南農民同志1人組織之,前委書記由澤東同志擔任,常務委員會由3人組織:澤東、朱德、龔楚,並派杜修經同志前來為省委巡視員,幫助前委工作。」 對此,毛澤東據理力爭:現在是統治階級暫時穩定、軍閥混戰暫時停止的時期,不宜分兵遠攻;湘省敵軍強硬,實力大於贛西敵軍七八倍,此時離開地形高險、有良好群眾條件的井岡山而去湘南,有根快被消滅的危險;湘南各縣燒殺之餘,無法解決四軍的經濟問題;贛省會有正規軍隊來打,僅用極少部隊與赤衛隊保衛,將無法守住井岡山大本營;等等。這些都是嚴峻的事實,為戰爭實踐者所共見。會上不但宛希先等對省委指示「力持異議」,朱德、陳毅都不同意此時去湘南。對此,陳毅後來向中央政治局彙報說:省委的意見是錯誤的,會上沒有通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