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陳毅傳 | 上頁 下頁
一五


  三團完成掩護任務追趕大隊時,敵軍跟蹤追擊。幸有從井岡山下來聯繫的袁文才、何長工率領的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二團與之相遇,敵軍見工農革命軍勢大,縮回資興城內。

  在資興以東的彭公廟,這支歷盡艱難的隊伍幾天來第一次得到休整。陳毅會見了留法老同學何長工,對毛澤東建設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方略有進一步的瞭解,更加堅定了此行去井岡山的選擇。

  在彭公廟,陳毅與湘南特委、各縣縣委、各農軍的負責人和井岡山第二團的負責人舉行了聯席會議,多數人贊成去井岡山。唯有湘南特委新任書記楊福濤等要折回湘南。他們認為既是湘南特委,就「守土有責」,「共產黨員應該不避艱險」,回湘南堅持鬥爭。陳毅、何長工等耐心勸說他們在形勢極端不利時暫時轉移,即使回去也要分散個別行動。他們卻堅持要把七八十人帶回衡陽,離隊竟去。幾天後,即在安仁、耒陽邊境全部遇難。

  不久,陳毅、朱德分別率領的南、北兩路部隊在酃縣的沔渡、十都等地會合。湘南暴動的萬餘人的宏大隊伍將到井岡山去完成一次他們當時還無法認識其偉大意義的會師。

  第六節 會師井岡山

  礱市(當地現稱龍市)。先期到達的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二團早為湘南部隊準備好了駐地。朱德、陳毅、王爾琢等領導人及第一師的領導機關安置在龍江書院。

  朱德己在前幾天和毛澤東在酃縣會過面。陳毅還未見到過毛澤東。在巴黎,蔡和森早就細說過毛澤東在「新民學會」與舉辦《湘江評論》的貢獻。

  在武漢,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與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同在武昌,聲氣相通,廣為流傳的《湖南農民革命》一書中全文載有毛澤東的名著《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轉戰途中,張子清、伍中豪、袁文才、何長工對毛澤東拿槍桿子上山的主張的介紹,更使陳毅對這位毛委員的創見特行滿懷敬意和興趣。

  以井岡山為大本營,在周圍各縣遊擊,先後佔領茶陵、遂川、寧岡等縣城,毛澤東正在創建著羅霄山脈中段的革命根據地。這地區早有黨組織和農民革命運動。在大革命中,永新、甯岡、安福、蓮花等縣都組織了農民自衛軍。「馬日事變」後,當地黨組織發動了水新暴動,是南昌起義以前党所領導的地方性武裝暴動之一。甯岡的袁文才、王佐,安福的王新亞等農民自衛軍都來參加,一度攻佔永新城,成立了永新縣革命委員會,賀敏學任主席,並成立了贛西農民自衛軍,王新亞為總指揮,袁文才、王佐為副。但因反革命勢力過於強大,乃分散活動。王新亞退往湖南瀏陽,加入了秋收起義,成為毛澤東得知井岡山有「綠林武裝」的消息來源之一。袁、王、賀以及賀的大妹賀子珍則率永新、甯岡的農民自衛軍上了井岡山。

  毛澤東根據中共湖南特委的指示,率部出井岡山策應湘南暴動,先在酃縣三口圩等地發動群眾,建立蘇維埃政權。4月初,敵軍「協剿」湘南,毛命所部第二團西進資興,接應陳毅率領的湘南農軍退向井岡山,他自己率領第一團南進至桂東沙田,監視汝城之敵胡鳳璋部。當胡部出汝城企圖襲擊退卻中的湘南農軍時,毛即率第一團於4月8日襲占汝城,迫使胡部放棄原有企圖於4月10日返回汝城。

  毛即率第一團返回酃縣,並留該團在酃縣監視敵軍行動,自己返回礱市。

  1928年4月中下旬,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的兩個團和朱德、陳毅率領的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的兩個團以及湘南農軍的大部,在礱市一帶會合了。毛澤東與朱德的兩支部隊至此乃正式會師。

  這時井岡山的武裝部隊人數激增。原有的一團1000多人和二團(袁文才、王佐部各300人編成),湘南來的朱、陳部2000多人,而湘南來的農軍達8000人。兩支部隊的會合,意味著參加過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具有北伐戰爭民主革命傳統和正規作戰經驗,又都有了農民土地革命運動實踐的部隊的結合。它們保留了一大批軍事政治骨幹,有了正確的政治路線和軍事路線的初步的創造和實踐,其主力部隊有堅強的戰鬥力,這就為建立一支由共產黨獨立領導的新型的人民軍隊奠定了基矗兩支部隊的領導人連日開會研究這支軍隊的統一改編。一致決定成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軍中的共產黨組織為中國共產黨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委員會(簡稱四軍軍委),毛澤東為書記。

  據江華1990年談:改編成3個師,陳毅為十二師師長,鄧允庭為黨代表。

  該師主要為湘南農軍5000餘人組成,「僅有步槍百余支,餘盡梭標,人稱『梭標師』」。當時十師編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共3個團(三十團基本為湘南農軍);十一師編三十一、三十二兩個團;十二師編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3個團。陳毅自稱「曾長梭標師」。三十五團團長黃克誠,三十六團團長李奇中的回憶文章中都肯定此事。

  ①《陳毅詩詞選注》,北京出版社1978年11月第1版,第320頁。

  在寧岡礱市,召開了慶祝兩軍勝利會師大會,陳毅擔任大會執行主席,正式宣佈成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6月,按中共中央規定,改稱紅軍第四軍,簡稱紅四軍)

  從此,陳毅作為工農紅軍創建人之一與毛澤東、朱德一起走上了以武裝鬥爭為主要形式、實行武裝割據和土地革命、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光輝道路。

  兩軍會師後,江西敵軍對井岡山發動了第二次「進剿」。

  陳毅率第十二師一部隨朱德率領的軍部與十師翻越黃洋界。途中,陳毅到以宜章農軍為主編成的二十九團駐地,鼓勵他們作好戰鬥準備,在實戰中提高殺敵本領。次日,二十九團在黃拗與贛敵楊如軒部一個營遭遇,殲其一部。此戰創造了劣勢裝備的農民地方武裝(全團僅2門迫擊炮,200多支槍,餘為梭標)戰勝優勢裝備的正規部隊(全營300多支一色好槍)的一個範例。

  楊如軒部第二十七師八十一團由遂川經五鬥江企圖從拿山進攻井岡山,朱德指揮二十八團在五鬥江殲其一部,其餘向拿山、永新潰逃。次日,朱德、陳毅指揮部隊相繼擊潰拿山、永新之敵,佔領永新。部隊到拿山時,進行了整編。毛澤東在永新城內給中央的報告中提及此事:「前湘特委決定朱毛兩部合編為第四軍,指定朱任軍長,毛任黨代表,朱部編為第十師,毛部編為第十一師,湘南各縣農軍編入兩師中,朱兼十師師長,宛希先黨代表,毛兼十一師師長(本任張子清,因他受傷毛兼代),何挺(穎)任黨代表,另一教導大隊,陳毅任大隊長。」

  5月中旬,楊如軒糾集5個團進攻永新。紅軍主力主動撤出,留二十九團遲滯敵人。當贛敵進佔永新時,朱、陳率二十八團以一天100多裡的急行軍由永新小西區奔襲敵後永新城,在永新縣之草市坳與敵主力第七十九團遭遇,二十八團繞敵背攻擊消滅了這股敵軍,斃敵團長。朱、陳隨即率部攻擊永新。永新守敵楊如軒原是滇軍中朱德的老部下,在護國軍時,在朱德那一團當連長,在四川時期,朱德當旅長,楊如軒、楊他生當團長。朱德對他們的戰法了如指掌,很快打進永新城,楊如軒跳城牆逃去吉安。朱、陳部第二次攻佔永新城。此戰繳獲迫擊炮7門、山炮2門,銀洋5萬多元。

  5月20日,在甯岡茅坪召開中共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陳毅當選為邊界特委候補常委。會後召開了中共紅四軍代表大會。因毛澤東已任邊界特委書記,乃選舉陳毅為軍委書記。從此,陳毅全力進行紅四軍黨的工作。杜修經在1928年6月15日給湖南省委的報告中說:「軍中的工作乃有起色,尤其是各團委漸次的起了作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