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船王盧作孚 | 上頁 下頁 |
四〇 |
|
「我正想讓你以官方名義,使川江航業走向聯合。」劉湘正要說下去,被盧作孚打斷。 「甫公,以官方的名義使民營航業走向聯合我已試過,行不通的。我想以民生公司之力來統一川江航業,這樣也許會好辦一些。雖然民生公司勢單力薄,但我有信心。」 接下去,盧作孚談了自己的設想。 「也好。」劉湘點點頭,「民生公司出面,我在背後全力支持,希望你成功!」 「這麼說來,甫公同意我辭職了?」 盧作孚喜形於色。 1930年秋,盧作孚統一川江航業嘩啦一下拉開了序幕。 盧作孚為民生公司確立的方針是:「將同類的生產事業統一為一個,或全部的聯合。聯合起來,人力財力集中,化零為整,合併經營。」 為取得政軍界和社會的廣泛支持,他大聲疾呼:「揚子江上游的航業問題,關係四川對外交通和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其垂危局面,不容坐視不救。」他和他的同事們大造「化零為整」,「統一川江」的輿論,一面增加資本,做好收購和兼併其它輪船公司的準備。 自由競爭和優勝劣汰是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盧作孚的統一川江航業的策略和步驟是:民生公司自身要改善經營,發揮競爭優勢,進而取代經營不善的其它公司。他要取得劉湘和地方權要的支持,給民生公司以許多其它公司不能得到的方便和特權,才能順利兼併。本公司的舉措要得當,減少阻力,才能進展迅速。 盧作孚認為在兼併的過程中,要採取先易後難、先小後大、先商後軍、先華後洋分步進行之策略,亦稱「發展兼併三部曲」。第一步,兼併營業不佳、虧損嚴重、負債已多的華商小輪公司。在議定船價、資產後,由民生公司付與部分現款,供原公司償還欠債,或者對急需現金的股東退還股本,以應原公司之急,大部分價款則轉作民生的股金。原公司所有職工由民生公司全部接納,重新安排工作。這樣,使被兼併者易於接受,民生公司也加強了自己的競爭實力。那些經營不善,還未破產倒閉,但已在競爭中感到不支的中型公司,也覺得合併于民生公司,有著並行不掉的利益,於是也會相繼效尤,逐漸聚集于民生公司旗幟下。第二步是兼併軍輪。當時四川軍閥投資經營的輪船不少,他們往往憑藉勢力,獲有種種特權。它們的存在,是「統一川江」的一大隱患。盧作孚向軍閥們陳說利害,勸其合併。在川江航業衰頹的形勢下,為保全老本,軍閥也樂於接受。不過,這些公司的經營者們無一不同軍閥有著特殊的關係,折本有東家,中飽歸自己。因此,在接收過程中,會有複雜曲折的過程。第二步可在第一步的基礎上靜觀其變。盧作孚的對策是:「不要借錢,他們要多少就給多少。」他所關注的是「在輪船收買以後的利益,要比收買以前的利益多得多」。要長遠打算,不計眼前得失。在議定船價時,民生公司應採取較為寬厚的態度,儘量做到使對方易於接受。兩步棋之後,便是第三步——收購外商輪船公司! 正當川江航業跌落低谷的時候,盧作孚在一片歎息聲中召開了民生公司董事會。這是盧作孚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試圖以個人和民生公司的力量拯救整個川江航業! 這是一個在航業界看來具有神話般的夢想。他渴望能得到董事會的支持。 董事會,作為盧作孚強有力的支持者,從來就沒讓他失望過。這是因了盧作孚的名望和過人的遠見卓識等諸多因素,確立了他在民生公司一言九鼎的地位。 董事會的各位董事深知盧作孚做事不衝動,不盲從,遇事經反復論證,方付諸行動。他做事說幹就幹,從不拖泥帶水,拐彎抹角。 他開宗明義:「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主要是通過『化零為整,統一川江航業』的決議。」 一句話,像一枚重磅炸彈突然落下,在場的人一個個目瞪口呆。 川江航運界,任何一家公司,哪怕是只有一條船的輪船公司,民生公司的3只輪船加起來,噸位也不及人家,或者是人家的零頭,可是盧作孚的口氣聽起來似乎不在話下。 「當今川江航業狀況是怎麼樣呢?為什麼要聯合成整體?又如何才能達到聯合的目的?」盧作孚講話,邏輯性強,針對性強,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諸位都知道,輪船乃國土之伸長,凡一國輪船駛到之地,即該國勢力所達之區。所以當今列強,尤其海洋大國,如日本、英國、意大利等,對其航業十分關注,著力加以扶植。而我國朝野,對此漠不關心,致使航權喪盡,國力日弱。川江60年來之航業,皆局促於豪強之下,不能振拔。各華輪公司,或互相爭鬥,外人得利;或輾轉租押,一船一年數易其手;或貨少船多,效率低下,外輪福同號行水次數一年達48次之多,而我們中國輪船大多在20次以下;或債臺高築,破產亦不足以償債;等等,等等。加之外輪的競爭擠壓,我華輪公司絕大多數都輾轉呻吟於惡劣環境中,不能自拔,亦不思自拔,凋敝危殆之前景不遠了!」 盧作孚想起自己在出任川江航管處處長時受到的挫折,語氣深沉而激憤。 「在前,我任川江航務管理處處長時,試圖憑藉行政權威,促使川江各中國輪船公司聯合自助自救,結果費了好大的勁,完全失敗了,徹底失敗了!我們回顧一下歷史,看看在川江跑的外國輪船公司又是如何做的呢?他們跑到我們國家來都知道聯合,我們在自己的國家裡卻互相如同敵國,令人好心痛!請他們聯合不行,聯合又勢在必行,那麼,這個聯合的責任,統一的責任,又該誰來負起呢?我認為,我們民生公司應該承擔起來!」 會場靜得連一隻蜜蜂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幾十年來,川江上的華輪生生滅滅,榮榮衰衰,都互不相讓,角逐江上,誰都沒能使他們統一過,此刻,他們又怎能輕易改變主意哩。凡此種種,困難重重,絕不可輕率視之,絕不可妄自坐大。但是,我們只要認定這個目標,認定它于川江有益,于社會有益,那麼,我們就得萬死不辭……」 盧作孚一口氣講了兩個來鐘頭。 鄭壁成按盧作孚的思路逐一分析了統一川江航業之利: 「中國輪船公司時開時停,有的將船上的貨物私賣,信用一落千丈。統一川江航業後,可以恢復華輪信用,以期易於攬載;現在有一個公司,就得配備若干人馬,若干個公司就有若干人馬,而華輪公司一般都只有一兩隻船,收入少,開支多,統一後,就能節省人力、財力;現在各公司競相安插自己的人,股東和債權人也要插手,因此不管懂與不懂航運的人都在搞航運。指揮的瞎指揮,跑船的胡亂跑,海損事故經常發生,統一川江後,易除積弊,內行經營;此時不少中國輪船機械陳舊,需改造;川江上現在跑的中國輪船公司,除招商局、三北公司外,都無直通長江的輪船和駁船,而外國各公司,均有適合長江航運的輪船,統一川江後,可以根據需求適當安排洪枯期客貨運輸航線,而且可以接通長江,壯大船隊,發展航業。」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