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船王盧作孚 | 上頁 下頁
一五


  「好!只要用得上老朽,當竭盡全力。」鄭東琴一言九鼎,「川江乃是黃金航線,創辦航業實屬必要。合川系我舊遊之地,與當地人士相處亦得,正可為此事臂助。」

  盧作孚忙道:「鄭先生對晚輩信任之至,就請您老儘早來合川吧!」

  陳伯遵也表示,願以己之名望,遊說親朋故舊,促成此事。

  最後,發起人一致贊成盧作孚的設想:開闢嘉陵江上的合川至重慶航線,以客運為主,定期航行。另一樁事業是興辦合川發電廠。兩樁事同時起步,籌股2萬元,分為40股,每股500元,由發起人分頭勸募。等股金籌齊後,一部用於購買供電設備,一部用來訂造新船。

  募股之艱難始料不及,10多位發起人大多沒有積蓄,只能向親朋好友勸募。有的老師、朋友、同學,好不容易湊到一起才能合成一股,為數有限。於是,募股的對象轉到了合川工商界人士和士紳身上。但是,大多有錢人熱心于購置田地產,放高利貸,不放心將錢投到幾位青年人身上,還有些有錢人隔岸觀火。

  盧作孚將公司籌備處設在合川。他被公推為籌備主任。整個籌股期間,全部發起人一無工資,二無車馬費,食宿均各自解決。幸虧各界名流、士紳出面,方才將全部股金認了下來。雖說已籌齊股金,但只籌到現資8000元,其餘的12000元只是認了股,尚無現資支付。

  盧作孚未等籌齊全部股金就和黃雲龍上路了。他身無分文,向別人告貸借得300元,又由陳伯遵先生暫墊200元,來到了上海。

  上海的老朋友黃炎培和黃警頑先生再度熱情地接待了他,還抽出時間來,陪他走遍了上海的幾家造船廠。他和黃雲龍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根據嘉陵江水淺流急的特點,反復與各造船廠研究,對輪船的造型、性能、造價進行了討論和比較,經過慎重考慮,最後選定上海合興造船廠訂造新船。

  合興造船廠是上海所有造船廠中最有實力的廠家之一。盧作孚說明來意:訂造一艘載重約70噸、吃水淺的客輪,不知需要多少錢?

  對方告訴他,訂造這麼一艘客輪,至少也需3-5萬元!

  全部股金只有2萬元,這如何是好?

  此時,盧作孚又得到從合川帶來的消息:已認了股的股東,大多不願交付股金。在上海川裕公司樓上,盧作孚和黃雲龍陷入了焦急不安之中。

  「雲龍,購買發電供水設備5000元差不多吧?」盧作孚說,「這樣一來我們只剩3000元了。」

  黃雲龍想了想:「是不是我們先回去募股齊了之後再走?」

  盧作孚沒作聲,望著窗外,沉思良久,忽地轉過身來,斬釘截鐵地說:

  「沒時間等了。先把合同簽下來,錢回去以後再想辦法。」

  黃雲龍擔心地道:「那樣風險太大了。」

  「但我們已沒有退路了。」

  「我想訂造新船的事暫時緩一緩,先把發電柴油機買回去——」

  黃雲龍正說著,盧作孚突地抬起右手,示意他將話題打住。

  「走,簽合同去。」

  倆人來到合興造船廠。盧作孚將所剩的3000元錢往桌面一拍:「這是造船的訂金,其餘的部分,等船造好後一次性全部付清。」

  「這個——我們還從未有過如此先例。不過看在盧先生率直、真誠之品格,本公司可以破一次先例。」

  「一言為定!」

  合同很順利地簽訂了。黃雲龍大喜過望。他們倆匆匆趕回合川。

  「已經說好了的事情,股東們為何反悔?」一踏進籌備處臨時辦公室,盧作孚就迫不及待地問。

  「我想,還是股東們不信任我們,怕把錢丟在水裡打漂了。」陶建中說。

  「是啊!」盧作孚輕聲道,「這些年來,川江航業蕭條,航運業幾乎全在外國商船的控制之下,中國輪船公司紛紛被排擠,生意不景氣,常有破產者,瀕臨破產者更不在少數。這些足以讓股東們擔心的了,更何況常有公司倒閉,累及股東事件發生。」

  正當盧作孚舉步維艱之際,鄭東琴不改初衷,「大膽從宦囊中借了幾千元」。陳伯遵也冒著風險從教育經費中挪借了七八千元。加之再東拼西湊了2萬多元,總算初步解決了購船及購買電燈廠設備的用款。

  〖第6章 逆流而上〗

  廟宇作辦公室,民生公司正式成立;電閘一推,古城結束了點菜油燈的時代

  當「民生號」輪船離開上海港駛入長江口不遠處的時候,太陽從崇明島外的江水裡冒了出來,將「民生號」那淡黃色的船體映得一片金黃。

  這只船大小了,在浩瀚的長江上,宛若一片落葉飄浮,同6月的江水吃力地廝殺著。

  「民生號」的處女航開始了。

  自一開始它就逆流而上。2500公里的航程對這只小船來說有些遙遠。

  1926年5月,「民生號」輪船在合興造船廠竣工了。消息傳回合川,盧作孚立即讓陶建中去接船,自己則開始了公司的籌建工作。有了船,即有了資本,一切就要走上正軌了。

  由於「民生號」吃水較淺,馬力大,在長江上航行,風浪大,有些搖晃。

  「陶先生,風浪大,你還是到艙裡去吧。」一名船員關切地走到陶建中身旁說。

  自「民生號」一出發,陶建中就未離開過甲板。盧先生的信任、公司的家底、合川父老鄉親的期望一齊壓在了他的身上,他不敢有半點閃失。

  「能不能再快一點?」陶建中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這已是最快的速度了,不能再快了。」船員說。

  陶建中還是感覺有些慢。儘管在川江上他坐過無數的船——從未有過哪條船的速度能快過「民生」,但他仍是覺得慢。

  他心急呵!

  他知道,在長江上游,在那煙波浩渺的遠方,有個人在等待。

  那個人比他更急。

  1926年6月10日,霧都重慶。

  一陣鞭炮聲中,一塊「民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木牌抬到了眾人面前。紅綢已揭去,那蒼勁的字體赫然奪目。

  舊中國民族資本企業的一顆新星升起來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