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回憶錄 > 滄桑九十年 | 上頁 下頁 |
六五 |
|
1958年我帶著噶廈派的官員和藏文翻譯去印度,會同我國大使館參贊符浩組成談判小組與印度外交部中國司司長進行談判。誰知談判一開始,雙方對爭議的地點就不一致,我方提的是印占烏熱,而印方卻提出什麼巴拉霍。會談進行了約三個月無結果而散。我們經過研究,印度所提的巴拉霍提是印度北方邦一些商人所要求的大片土地,其中除了然沖、香紮、拉不底包括有烏熱在內,它所要求的領土遠遠超出烏熱那個小牧場。 這次是中印雙方為了領土爭議進行的第一次官員級的談判。從這次談判中,使我感覺到印度外交官提出材料的根據,論證的理由都是來自北方邦的官方和商人的,他們需要「巴拉霍提」這片土地,可以隨意製造理由和所謂歷史來源,這些所謂證據其實大半是少數英國探險家在那些地方探險的筆記、調查的資料,特別是這些探險家認為這些地方不錯,提出的可以由英國佔領的理由,這些理由中多半是認為對印度發展(包括商業、經濟及軍事邊防等)有利的。印度外交人員拿出這些所謂的證據振振有辭地為他們侵佔中國領土辯護。雙方各自申述自己的主張與理由,並未交峰辯論,氣氛良好,談判空虛,無果而散。 §陳毅外長談中印邊界問題 1958年我從印度回到北京,向外交部彙報談判情況,陳毅副總理兼外長聽完後,對中印邊界問題作了長篇發言,他說對中印邊界問題的方針,仍應是在邊界未經兩國政府商談確定前,力求使邊界現狀能夠穩定下來,既要堅決阻止印度新的侵佔陰謀,也要嚴守中央業已批准的控制線,不越過印方控制線。對印度新的侵佔,必須及時向印方提出交涉要求其撤出。對印方幾年前侵佔地方(指我進軍西藏前後期間)我須採取不承認態度,至於是否提出交涉看情況而定。對「麥克馬洪線」事實上我不越過,但應逐步將「麥線」以北重要地點控制起來,發現印度軍隊侵入麥線以北地區,由外交部提出交涉,我當地部隊應避免武裝衝突。難以判明「麥線」南北的地方、習慣上雖屬西藏而在線南的地方我暫不進駐。阿裡方面發現印方新的佔領,我通過外交部向印方提出交涉,同時應儘量避免發生武裝衝突。新藏公路地區,印方越界人員令其撤退,不撤出可以逮捕,按照越界處理。 4.朗久事件 根據中央、外交部及陳老總的指示對於中印邊界的方針政策是清楚了,特別對於「麥克馬洪線」的態度是明確了,但是「麥線」究竟在地面上實際在哪裡,我們還是不大清楚的。 「麥克馬洪線」在那張簡略的地圖上只劃了一條較粗的紅線,因為沒有具體勘察過,那條線在地面上實際在什麼地方就不知道了。線南的門達旺原來歸錯那宗管轄,印度佔領了門達旺,他們派人巡邏達旺寺管轄地到北邊山口,西藏錯那宗本不能派人越過山口,我們軍隊進駐錯那宗後自然也不能越過山口,但是那山口究竟是不是「麥線」所劃的界線呢?這就需要經過實地去勘察。噶廈接到報告說印度軍隊佔領了馬其頓,馬其頓是藏民朝拜雜日聖山必須停留經過的地方。 為了要弄清楚「麥線」實際在哪裡,1959年我們會同軍區組成一個考察團,去那些地方(如馬其頓)實地去調查。這個考察團由西藏外事處蔣副處長和軍區派的白團長帶領一個加強班和外事處的翻譯及工作人員組成,以蔣為團長,沿錯那宗至雜日聖山一帶考察。行前西藏工委、軍區領導一再指示,要遵照中央的指示、小心謹慎,不要引起衝突與糾紛。 他們從錯那宗出發,到了離馬其頓不遠的朗久地方,那裡駐有印度邊防哨所,根據當地藏民報告,馬其頓、朗久歷來就是他們的地方,他們過去一直從那裡去朝拜雜日聖山,近來印度軍隊佔領了,不許他們去朝山了。 蔣、白商議後要去馬其頓、朗久附近勘察,白天去怕被印軍哨所發現,決定夜間由嚮導帶路摸索前去。這個決定沒有報告拉薩就由蔣拍板定下了。誰知到了夜間前去時,因為看不清周圍環境,走到了印軍哨所附近,被值勤的印軍發現並遭到射擊,我軍在自衛下也開槍還擊,結果打死打傷印軍各一人,其餘印軍十餘人,連夜撤離哨所逃走了。這就是「朗久」事件,引起了兩國政府的交涉。當調查團回來彙報經過時,軍區首長批評白團長不應盲目回擊,而實際決定夜行軍摸索前進並批准開槍還擊的是我處的蔣,他卻未作任何檢查。 我在會上指出這次查明了印軍確實越過「麥線」,在我控制線內占地設哨的情況,但不應該夜間行軍,開槍回擊,這是違背中央和工委軍區指示的精神的。朗久事件後,無獨有偶,同年冬季又發生西段的空喀山事件。 空喀山口為中印邊界西段是我國傳統習慣線的一個山口,我國派有邊防哨所駐守。1959年10月20日印度武裝人員3人在空喀山口地區非法進入我國領土,中國邊防人員在勸告他們退出遭到拒絕後,立即解除了他們武裝並予以扣押。21日又一支70餘人的印度軍隊在同一地方侵入中國領土,並向在該地巡邏的中國邊防部隊進行武裝挑釁,以優勢兵力分兩路包圍,逼近人數很少的中國邊防軍,並開槍射擊。中國邊防軍不得不進行還擊,在約兩小時的衝突中,雙方各有傷亡,7名印軍被中國巡邏隊俘獲。 在這兩次衝突事件發生後,中印政府間展開外交交涉,於是有了外交「照會戰」。 ※第十章 尼赫魯眼中的西藏 1.尼赫魯訪問不丹卻要借道西藏 印度上層對西藏的看法 尼赫魯這位20世紀50年代輝煌一時的印度領袖和亞洲偉人,在反對英國殖民主義爭取印度獨立過程中創下業績。但在印度獨立後卻要繼承英國殖民主義者在南亞包括喜瑪拉雅山區各國和地區掠得的特權,甚至在中國西藏也要保持英印政府侵略所得的特權,連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所劃的中國領土,他也要繼承下來。當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統一祖國時,他曾以威脅的口吻阻止中國軍隊進駐中國自己的領土。阻止不成之後,對中國和平解放西藏採取兩面手法,一方面不得不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一部分,但在印度議會上玩弄名詞遊戲,說中國對西藏享有主權,又說是宗主權,故意在這兩個有重大區別的名詞上混淆不清,在西藏的主權問題上模糊人們的視聽。在中國和平解放西藏既成事實的情況下乃和中國簽訂中印協定,仍企圖保持一些在西藏的特權。中印協定簽訂後,他對西藏的具體作法仍然是要保持甚至擴大印度在西藏的影響。 印度某些政黨和報紙公開宣稱,西藏要成為印度大陸與中國共產主義的「緩衝國」,以阻止共產主義的南下。緩衝國是假,要把西藏變成印度帝國的一個類似當時錫金的一個土邦是真。它派駐錫金的專員仍然執行著英印政府規定的主管錫金、不丹和西藏事務的任務。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