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陳賡傳 | 上頁 下頁
六五


  1943年部隊繼續打擊敵人,在敵人用汽車運輸的一個多月內,僅第三十八團就炸毀汽車32輛,斃傷日、偽軍380餘人……迫使日軍放棄了汽車運輸,改用騾馬運送物資了。當然它仍逃脫不了部隊和民兵的襲擊。一天晚上,敵170余人正在行進,第三十八團一連副班長王光福帶領他的小組,向敵人身後打槍,敵人立即用步槍、機槍、擲彈筒一齊開火,打了一陣,見無動靜,繼續前進。王光福小組又在他們右前方打槍,敵人又打了一陣。敵人決定回巢時,途中又被王光福小組打了一陣。陳賡聽到後,高興地說:「這叫扭擊戰術。」

  1943年9月,陳賡準備去延安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行前,特地把圍困指揮部的李懋之和中共沁源縣委的領導人叫來,聽取他們的彙報,共同研究圍困鬥爭的問題。陳賡說:「目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很好,歐洲戰場上,蘇聯紅軍已經開始反攻;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已進入防禦,這對我們的圍困鬥爭很有利呀!」他說:「沁源圍困鬥爭,意義很大,它不僅鞏固了太嶽抗日根據地,打破了日軍創造『山嶽剿共實驗區』的狂妄計劃,又鍛煉了我們的黨和軍隊,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鬥爭的勇氣,也密切了黨群和軍民關係。這場鬥爭必須堅持到最後勝利!」他表揚了部隊及幾十個民兵戰鬥英雄,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地鬥爭下去。特別對負傷52處,擊斃敵兵37人的民兵英雄任燕,給予了極大關注。

  陳賡向李懋之交代:「反『維持』鬥爭是圍困鬥爭的中心,對那些煽動『維持』的民族敗類要堅決懲處,殺一儆百。還要大擺『地雷陣』,擴大『麻雀戰』,鞏固『樹哨』和『烽火哨』,在戰術上要不斷創新。縣基幹隊和民兵集團的戰鬥力已經有很大提高。現在沁源城的日軍木村大隊,出擾不多,戰鬥力也弱,它不像開始時齋藤大隊那樣囂張。因此,圍困沁源的主力部隊,決定只留第三十八團一個營,其餘的要歸建。」他強調說:「圍困戰的任務,決不能因為主力部隊少了就放鬆了,要注意提高地方部隊和民兵的戰鬥力,要特別防止發生麻痹鬆懈思想,要繼續積極鬥爭下去,爭取最後勝利。」

  根據陳賡的指示,部隊和民兵決心更加努力地鬥爭下去。地雷戰又發展成「壇壇雷」、「罐罐雷」、「磚瓦雷」、「陶瓷雷」等,每當敵人進村翻箱倒櫃、一舉一動都要碰上「土雷」轟炸,弄得草木皆兵。針對敵人出擾少的情況,部隊和民兵緊縮包圍圈,到據點周圍去打擊和襲擾。有一次突然襲擊出擾之敵,當場斃傷敵40餘人。水井中填了死貓死狗後,敵人不得不派人出城到沁河挑水吃,河對面山上有我軍的神槍手,每天都要擊斃幾個出來挑水的敵人。

  山西省漢奸報紙《新民報》特派員董長庚隨日軍到沁源後,回去發表了一篇通訊悲鳴:「交口到沁源間,為共匪區域,為共產軍三十八團集中地,另外還有民兵組織,勢力相當龐大。他們有一種頑強的力量。自1942年10月日軍佔領沁源後,城內尚無『維持會』組織,由此可見一斑。城內人煙稀少,暗無天日,遠遠望去,就是一座死城。」

  1945年3月,沁源軍民向敵人發動了最後的圍攻。在敵人碉堡外面及道路上埋設4000多顆地雷,山上遍插紅旗,道路上佈滿柴草,白天搖旗呐喊,施放煙幕;夜晚燃起堆堆大火,鑼鼓齊鳴。部隊和民兵緊密封鎖,弄得敵人糧斷彈絕,沒有水喝……不得不於4月11日逃出沁源城。一路上,又不斷遭到部隊和民兵的打擊。沁源圍困戰獲得了全勝,沁源縣城重新回到人民懷抱。

  沁源圍困戰的勝利,受到了中共中央的表揚。延安《解放日報》發表社論《向沁源軍民致敬》,將沁源軍民的鬥爭譽為「太岳抗日民主根據地的一面旗幟」,「敵後抗戰中模範典型之一」,「放出萬丈光芒的異彩!」

  四、重視情報工作

  抗日戰爭中,在敵後指揮作戰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敵強我弱,敵人經常是主動進攻,八路軍被動應戰。陳賡卻能根據敵人的變化,使自己從被動變為主動而取得勝利。這正如《孫子兵法》上說的:「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陳賡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不斷取得勝利,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位當年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任情報科長的他,在抗日戰爭中也注意抓了情報工作。

  1941年,陳賡決定加強情報工作,向白晉鐵路和同蒲鐵路再撒出一張情報網。於是,他在太嶽軍區司令部召見了高慶奎。

  「你好呀,小高。」陳賡握著高慶奎的手說,「組織上準備調動一下你的工作。」

  高慶奎眼睛亮了:「什麼工作?」

  「情報工作。到白晉鐵路線上的長治城裡去。」

  高慶奎有點出乎意料:「我能行嗎?」

  「我們考慮你曾跑過北平、天津一些大城市,同各種人打過交道,有一定的社會經驗,」陳賡望著他,「我們覺得你做這個工作比較合適。這個工作很重要。」

  「因為重要,我怕做不好。」高慶奎心裡還有點不踏實。

  「那就要好好學習。」陳賡說,「這是個秘密工作,以後你歸我直接領導,我的代號是一〇一,我們是單線聯繫。你對外的公開身份,是太嶽軍區後勤部經濟科員。」

  至於怎麼搞情報工作,陳賡給他一本《怎樣做軍事情報工作》的文件叫他學習,然後抽空斷斷續續地給他講了3個月的課。陳賡引用了《孫子兵法》上的話:「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故明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陳賡說:「先知靠什麼?主要就是要摸清敵人的情況,才能做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而要取得有價值的情報,必須敢於深入到敵人的心臟裡去同他周旋。」

  「不過,必須保全自己,才能完成任務。」所以,陳賡望著高慶奎認真地說,「要堅決做到六戒:第一,戒白天在大街上露面;第二,戒在敵佔區照相;第三,戒嫖妓;第四,戒賭;第五,戒去娛樂場所;第六,戒酗酒。這是必須嚴格遵守的紀律。」

  高慶奎按照陳賡的指示,於1942年2月14日潛入長治市。陳賡同時給他配備了兩部電臺:一部設在屯留縣余吾鎮東北的遊擊區內,代號為豐隆號;另一部設在太原市,代號為大豐號。必要時,還可以借用臨汾東山武工隊的電臺,代號為恒豐號。以便隨時聯絡。

  高慶奎拿著陳賡寫的親筆信,到長治城內,和一個在西關北街擺書攤的人接頭。陳賡的信是這樣寫的:

  書存兄:

  今有表弟宗昌來長治辦貨,請盡力協助為盼。

  表弟 王禎

  因此高慶奎的名字又成了「高宗昌」了。高慶奎到了長治之後,有關日軍在長治駐防和指揮官更動等情況,陳賡都了如指掌。

  當然這樣還不夠。「應該把對日軍表面情況的瞭解深入到內部去,這就需要進行策反工作。這工作很難,但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日本人利用我們中國人當漢奸,我們應該更能夠把中國人動員起來對付日本人,因為真理和正義在我們這一邊。要動腦筋想辦法。」陳賡進一步提出了要求。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