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陳賡傳 | 上頁 下頁
五八


  八路軍當時沒有攻堅經驗,又沒有足夠的火力及必需的裝備與器材,用這種部隊攻城,對於陳賡來說當然是個很擔心的難題。所以,他親自率領旅、團指揮員和擔任攻擊部隊的營連幹部,到榆社城去作了一次實地偵察。回來研究了偵察所得後,又叫周希漢參謀長帶領大家再去偵察了一次。

  榆社縣城確實地形險要,除城北城東有一條道路可接近外,餘皆為斷絕地。且日軍重點防守之東門城牆上,築有一個高大碉堡;北面和西面分別設有監視台,可瞭望全城及四野之動靜,給部隊的隱蔽帶來很大的難題。後來,終於在城東約20公尺的斷絕地下面,發現了一塊方形的樹林,陳賡就決定部隊在那裡隱蔽,作攻城的出發地。並具體分派了任務:第七七二團第三營附山炮1門,攻擊西關的西南角;第二營以兩個連,攻擊城南小高地敵之分哨;第十六團第一營附機關炮1門,攻擊西關的西北角,協同第七七二團第三營奪取西關;第十六團以一個營在北門佯攻,派一個連封鎖東門外敵碉堡。同時對襲擊和強攻作了兩手準備,所以兩個團除了自己的正規武器外還準備了梯子、燃燒彈、地雷、炸藥及鍘刀、煤油等各種器材。

  23日夜,部隊按計劃向敵人陣地隱蔽推進。第七七二團第二營匍匐前進通過敵人鐵絲網時,驚起了一陣狗叫,被敵人發覺,遭到猛烈射擊,該營依託既得陣地,頑強地抵抗敵人。進攻西關的兩個營,由於陣地選擇不當,多次攻擊均未奏效。於是陳賡命令停止攻擊。

  第二天拂曉,他拄著手杖又來到陣地,冒著敵人的炮火,帶領幹部圍繞敵據點進行抵近偵察,數點敵人工事上的每一個槍眼、炮口以及他們可以射擊到的角度。然後,開展軍事民主,動員大家開動腦筋想辦法,研究對策。

  陳賡在檢查這次攻擊情況時發現,由於夜間進攻,部隊火力陣地的選擇及火力使用上,不易收到壓制敵人火力的效果,於是決定重新組織火力,在白天進攻。為此調整了部署,第七七二團一個營攻東門樓,一個營攻城的西北角,第十六團一個營攻城的東北角。山炮抵近射擊東門樓,機關炮射擊兩個城角,迫擊炮射擊敵重火器陣地及中心地區。同時,指示作戰連隊:以兩挺重機槍對付敵人一挺輕機槍,以輕機槍和特等射手對付敵人一個槍眼。如果某一個槍眼沒有按規定的辦法封鎖好,叫敵人射出子彈來,就要追究負責壓制那個槍口的人的責任。

  24日下午3點半,總攻開始,槍、炮、手榴彈一片轟鳴,匯成震天動地的巨響,敵人的火器全被壓制,於是「狗急跳牆」,大量施放毒氣。但是陳賡就在煙火的籠罩中,毒氣的迷霧裡,碉堡的槍口下,堅持指揮部隊突進城中,向文廟及榆社中學攻擊。此時敵人大部被殲,但殘敵利用學校中構築的核心工事及圍牆繼續頑抗。各部隊幾次猛衝均未奏效。毒氣到處彌漫,指戰員幾乎全部中毒。

  陳賡再次命令攻擊暫停,他在火線上召集幹部會議,總結經驗教訓,進行新的準備。當夜11時50分,部隊進行第三次攻擊。兵分三路:一路由西邊攻擊文廟;一路由西北角攻擊榆社中學;另一路從東北角攻擊榆社中學。由西面攻擊的部隊很快佔領了文廟;由西北角攻擊榆社中學的一路,攻進了學校的圍牆,佔領了馬廄,敵被迫退守到學校東北角的工事裡去。此時,攻擊榆社中學的另一路也到達了東北角的斷絕地下面,威脅著敵人的腹背。這時敵人又大量施放毒氣,因夜裡天陰,氣壓較低,毒氣不易消散,陳賡再一次下達了暫停攻擊的命令,鞏固已得陣地,養精蓄銳,準備最後殲滅敵人。

  陳賡再次視察陣地,發現東北角的斷絕地,正好在敵人工事的背後,如果從這裡進行坑道作業,正好到達敵人工事下面。於是決定挖坑道,然後裝炸藥,進行爆破。

  陳賡召集各級指揮員講話:「在前幾次的攻擊中,敵人的主要工事,差不多都被我們攻下了。現在只剩下東北角一個碉堡和中學裡的一些房子,只要大家再提高一步頑強性,一定可以攻下來。所以今天的要求是:在這一次攻擊中,一定要頑強地全部佔領榆社城!」因為師部給陳賡攻城的時間只是三天,為的是不讓敵人平漢鐵路和白晉鐵路的援兵自東西兩方趕到。

  25日下午2時45分,坑道作業全部完成,然後用一個棺材裝滿炸藥抬進去裝填好。隨即一聲巨響,山崩地裂,碉堡頃刻倒塌,敵人血肉模糊的肢體與四面飛散的碉堡木石混雜在一起。突擊部隊趁房倒屋塌、煙霧彌漫之機,奮勇衝殺,接連不斷地向敵人據守的房屋投擲手榴彈,絕望的日軍中隊長藤本,在中學的東北角剖腹自殺了。剩下的日軍割下他的頭,帶著逃出城,大概跑了十來裡地,又被陳賡預先埋伏好的部隊俘獲。

  與此同時,決死一縱隊的第二十五、第三十八兩個團,也分別殲滅了王景、沿畢兩個據點之敵。

  榆社之戰充分顯示了陳賡在攻堅戰術上的造詣。劉伯承曾多次表揚,特別是數清敵槍眼、炮口,並針對之一一進行封鎖的辦法,認為是陳賡的一大發明,應予推廣之。就是由於這個「發明」,一個日軍俘虜戰後仍心有餘悸地對陳賡說:「你們是腳露出來打腳,手露出來打手,火力又強又准。」

  此後陳賡對來訪的記者發表談話說:我們的勝利,「給了敵人一個嚴重的教訓,告訴了他們,太行山並不是無人之境,可以由他們大搖大擺地橫衝直撞。」

  掃蕩了榆遼公路上的日軍,結束了百團大戰的第二階段。這個第二階段開始不久,毛澤東在延安作的《時局與邊區問題》的報告中,對這次戰役給予充分的肯定。他指出:百團大戰是「敵我相持階段中一次更大規模的反掃蕩的戰役反攻」。這樣的仗,有條件的地方,還是要打。

  四、反「掃蕩」作戰

  百團大戰的第一、第二階段,給予日本侵略軍以沉重打擊,使華北日偽軍陷於混亂的局面。日偽軍惶恐動搖,敵佔區人心振奮,漢奸政權陷於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日軍為了穩定戰局,也為了報復,四處調集重兵,對華北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的大「掃蕩」。因此,反「掃蕩」作戰就成為百團大戰第三階段的中心任務。

  經過百團大戰第一、第二階段40多天的連續戰鬥,晉冀魯豫部隊減員很大,且極度疲勞,亟待休整補充。榆遼戰役結束後,曾集結主力于漳河上游的洪水、蟠龍鎮一帶,準備進行整補。地方工作也準備由大規模支援戰爭轉向生產。然而,這些工作未及進行,就不得不投入大規模的反日軍報復「掃蕩」作戰。八路軍總部下達了反「掃蕩」作戰命令,要求各抗日根據地黨政軍民要密切配合,實行空舍清野,堅決殲滅敵人一至二路,並分散部分主力協同地方遊擊隊和民兵,廣泛開展遊擊戰爭,徹底粉碎敵人的報復「掃蕩」。

  日軍「掃蕩」自10月6日首先從太行區開始,次及太岳區和其他地區。一個被俘的日本士兵供認:

  當這次作戰開始前,第二二二聯隊第一大隊長橋本正少佐,於山西省襄垣縣夏店鎮的車站前,集合全體士兵,傳達了上級的命令:「這次作戰目的,與過去完全相異,乃是在於求得完全殲滅八路軍及八路軍根據地內的民眾,因此凡是敵人區域內的人,不問男女老幼,應全部殺死,所有房屋應一律燒毀,所有糧秣,其不能搬運者,亦一律燒毀,鍋碗要一律打碎,井要一律填死或投下毒藥……」於是在大隊中,新編了兩個放火隊,一個投毒小隊。在作戰中一見老百姓,不問男女老幼,或用刺刀或用步槍、機槍殺死,甚至在窯洞中發現了藏起來的老百姓時,也要用炮來轟擊,這樣足足殺死了3000多人,沿途的房子也都被燒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