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陳賡傳 | 上頁 下頁
五五


  第三八六旅剛在太岳區站住腳跟,日軍便調集了6000余人,於1940年3月底,在沁縣、屯留縣地區,向第三八六旅發動了「5路圍攻」。他們從長治城出動3000多人,途經屯留縣的鮑店鎮,兵分三路向北進犯:第一路約2000多人,從鮑店向西北方向的河神廟開進;第二路約400人,從鮑店向北,朝川底村方向開進;第三路約300餘人,從鮑店鎮向北,沿公路向餘吾鎮方向開進。同時,北面的日軍也有增加,駐沁縣日軍約2000人,南下至新店鎮和古縣鎮,又兵分兩路向南撲來。

  陳賡根據敵情分析,日軍分5路圍攻第三八六旅,是妄圖乘他剛到太岳區,群眾基礎不深,對地形道路等還不熟悉的時機,給予殲滅性打擊。

  陳賡和旅的領導研究後,擬定了作戰部署:第十六團和一部分地方武裝,尋找日軍的空隙,轉到外線,到白晉鐵路線上打遊擊,擾亂敵人後方。旅的主力第七七二團和第十七團等部隊,在內線佈防,與敵人周旋,尋找戰機,殲滅敵人。

  陳賡在幹部會上動員說:「一定要打好這一仗,否則對我們堅持太嶽根據地和繼續開展反頑(『頑固派』是指搞反共摩擦的蔣介石和閻錫山的軍隊)鬥爭帶來不利影響。」王新亭也說了幾點意見,主要是認為這一仗對堅持太嶽抗日根據地的意義重大。

  反擊日軍的「5路圍攻」,戰鬥只持續了幾天,但進行得非常激烈。首先與日軍交火的是第七七二團一營,他們在高坪莊、土家寨一帶阻擊由鮑店鎮經河神廟向張店北進的2000多日軍,激戰5小時,連續擊退敵人的4次攻擊。日軍攻擊失敗後,即向一營陣地施放毒氣彈,致使一營中毒百餘人,負傷20餘人。一營即撤至高坪莊以東新的陣地,繼續阻擊日軍的進攻,迫使其一部與一營對峙,一部向南竄入張店鎮。

  4月1日下午5時,南邊的日軍向張店鎮以北之梧桐柏進攻,第三八六旅十七團一營當即給予迎頭痛擊,戰鬥一直到晚上,日軍不支逃向張店鎮。另一路日軍由丈八廟經過黃土坡進至羅村一帶,被第十七團擊退;此時南邊又來了一股日軍增援,並施放毒氣彈,第十七團有300多人中毒,但仍堅守陣地。

  由於張店鎮方向的日軍主力遭到第三八六旅的尾追側擊,損失嚴重,率先撤退,其他各路日軍也都先後撤退了。整個戰鬥在4月2日下午結束,共斃傷日軍500餘人,第三八六旅傷亡101人,陣亡的人,多系中毒而死。

  這次作戰與以往不同的是,陳賡指揮主力部隊,先在內線與敵人周旋,待給他們以阻擊和殺傷後,機動轉入外線,尋找有利戰機;而後又趁日軍疲憊和撤逃之際,迅速調轉兵力,對敵實施尾追和側擊。這就充分發揮了第三八六旅陣地戰和遊擊戰相結合的優勢,最大限度地使用了兵力,從而取得了粉碎日軍「5路圍攻」的勝利。

  1940年6月底,國民黨頑固派閻錫山的第六十一軍三個團和魏立功部600多人,東渡汾河,跨過同蒲鐵路,揚言進攻決死一縱隊,佔領太岳區的洪洞、趙城、安澤等縣的部分地區,建立所謂的汾東根據地。與此同時,日軍自洪洞、趙城各據點出動700多人向東進攻;白晉鐵路線上的日軍出兵向西進攻,佔領古縣等地;王陶鎮的日軍向南進攻。

  陳賡決心指揮第三八六旅及決死一縱隊迎敵。電師請示,先打閻錫山的魏立功部,再打第六十一軍。後因魏部與日軍密切配合作戰,尚不能迅速消滅之,遂決定打擊第六十一軍。7月4日,第六十一軍二三百人進攻安澤縣晉家山地區,遭到第三八六旅第十七團的伏擊,敵潰退,第十七團追到杏樹園附近,發現有第六十一軍數千人,第十七團猛烈衝殺,敵頓時混亂,杏樹園東北高地均被第十七團佔領。5日,敵軍向第十七團陣地連攻10餘次,均被擊退,閻軍傷亡慘重。6日拂曉,敵又猛攻七八次。陳賡為了驕縱敵人,指揮部隊稍向後撤,佈置好陣地,只派一個連在晉家山禦敵。6日晚,1000余敵人向該連進攻,該連且戰且退,誘敵深入。7日,陳賡指揮第三八六旅和決死一縱隊主力集結,充分準備後,決定9日向敵總攻。屆時,陳賡一聲令下,各部勇猛衝殺,4小時即將敵大部消滅。斃傷閻錫山第六十一軍800多人,俘虜500多人,有力地保衛了太嶽抗日根據地。閻軍從此不敢輕舉妄動,各路日軍聽到閻軍失敗的消息後,在各地遊擊隊的騷擾打擊下,也紛紛退守原防。

  1940年五、六月,太岳軍區成立,陳賡任司令員,王新亭任政治委員,統一領導太岳區的抗日武裝,轉戰同蒲、白晉鐵路沿線,為鞏固和擴大太嶽抗日根據地做出了卓越貢獻。

  第二年,太嶽軍區擴大,中央軍委任命陳賡為太嶽縱隊兼太岳軍區司令員,薄一波為政治委員。

  5月3日,第三八六旅收到了第一二九師發來的《白晉路北段戰役計劃》。《計劃》規定第三八六旅的任務是:旅的一部和師特務團、祁(縣)太(穀縣)地方遊擊隊,為白晉鐵路北段破擊隊,負責破擊祁縣的東觀、來遠鎮段,同時掩護中段的破擊任務。第三八六旅主力和決死一縱隊的4個團,為南線破擊隊,擔負沁縣、權店段的破擊任務,對南邊的夏店和屯留縣一線之敵和北面平遙縣的敵人,進行遊擊偵察,阻滯其增援;如果沁縣和漳源鎮敵人出動,則堅決消滅之。其他部隊也都分配了具體任務。

  5月5日黃昏,各部隊隱蔽進到破擊地段。當夜,在200多裡長的鐵路線上,展開了規模浩大的破擊作戰。

  白晉戰役打響後,首先行動的是第三八五旅的第七六九團和第十四團,攻入了鐵路線上的南關鎮,據守該鎮的200多個日本兵,大部被擊斃,還解放了一大批被日軍抓去強迫修路的工人,繳獲了1000多箱炸藥和其他物資。

  陳賡指揮第三八六旅和決死一縱隊,同參戰群眾一起行動,攻據點,打碉堡,割電線,掀路軌,炸橋樑,燒枕木等。經過一夜的奮戰,將日軍所控制的40多公里的鐵路和公路徹底破壞。

  同時,第三八六旅在決死一縱隊的密切配合下,攻入鐵路線上的牛寺、漳源、固亦鎮等敵據點,與敵展開白刃拼搏,並且襲擊了日軍的一列火車。還乘日軍注意力集中在白晉鐵路之際,突出奇兵,向同蒲鐵路線上的趙城縣東北方向的劉家莊實施攻擊,殲滅據點內40多名日本兵,繳獲了全部槍支、彈藥和文件、物資。

  劉伯承接到了戰報後,稱讚說:「他們手疾眼快,抓到敵人弱點,就給以痛擊,打得機動靈活。這種戰術如果在全軍發揚起來,就可以使日軍陷於顧此失彼的窘態。」

  5月6日,沁縣和權店等地日軍緊急派出大量兵力,企圖阻止抗日軍民的破路行動。早有準備的陳賡,立即指揮第三八六旅組織還擊,使敵遭到重創。

  白晉戰役勝利結束,將日軍經營了一年多的白晉鐵路破壞了100多華里,摧毀大小橋涵50多座,炸毀車站3處及火車3列,焚毀彈藥庫和汽油庫各1座,殲敵350餘人。

  至此,劉伯承下令主力部隊撤出戰鬥,並將繼續破路的任務交給了太嶽、太行兩區的地方部隊和遊擊隊。這場規模空前的交通鬥爭,一直持續到1940年8月間,使日軍在太嶽、太行地區推行的「囚籠政策」,第一次遭到了沉重打擊。朱德和彭德懷於5月9日專門發來嘉獎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