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陳賡傳 | 上頁 下頁
四二


  在一片歡慶聲中,陳賡心裡一直縈繞著毛澤東和劉伯承的告誡。他在部隊的大會小會上,反復地講:「我們充分利用敵人驕傲麻痹及指揮機械呆板的弱點,正確地選擇了伏擊地形,部隊隱蔽得巧妙、沉著並嚴守紀律,所以三天之內,在同一地點兩次伏擊敵人,取得了抗日戰爭初期晉東南前線的一次較大的勝利。」「但對抗日戰爭來說,這只是才開了頭。戰爭將是艱難的長期的持久戰,今後我們還要繼續打很多的仗,所以必須很好地總結經驗教訓。現在正反兩方面的戰例都有了,部隊應該在這兩方面找出自己的不足,儘快適應抗日戰場的現實情況,排除成功或失敗的干擾,永不停息地去追求新的高度。」

  接著,國民黨軍隊放棄了娘子關陣地,全線潰退。陷入驚慌失措的黃紹竑打電話和第一二九師聯繫,劉伯承告訴他:「我們已經打了勝仗,還準備繼續打勝仗,說明遊擊戰還是行的。」劉伯承還把第三八六旅繳獲日軍的戰馬、軍刀、大衣等戰利品,派人送到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處,黃紹竑感到尷尬。副司令長官衛立煌親自過目後,則敬佩不已,尤其對陳賡部隊在七亙村一帶連續伏擊敵人歎為奇跡,認為這是「兵家所忌」(在同時同地忌用同樣戰法)的一次大膽的巧妙用兵。他多次對人說:「還是八路軍的機動靈活的戰術好。」

  朱德此時也向記者發表談話:「我們八路軍在正太鐵路線上也打了防禦戰,不過不是在正面阻擊,而是在敵人後面抓他。」

  三、燃燒革命之火

  娘子關陷落,國民黨軍隊潰逃,日軍得以沿著正太鐵路線及其兩側猖狂西進,直指山西省會太原市。

  為了執行總司令朱德「在敵人後面抓它」的指示,陳賡帶領部隊,在昔陽縣以東的黃崖底附近,伏擊向昔陽縣進犯的日軍第一〇九師團的一個聯隊。11月2日早晨7點左右,敵人與第七七一團前哨接觸,前哨小分隊且戰且退至黃崖底以南鳳居村的西北高地扼守。日軍對他們猛轟了150多發炮彈,打得地上的黃土翻了起來,草都打飛了。滿以為把那裡的八路軍都打死打光了,就以兩個中隊的兵力衝鋒,哪知八路軍小分隊只有兩三個人負傷,他們就用手榴彈把敵人打退。日軍接連發起一次又一次的衝鋒,均被居高臨下的這個小分隊打得抬不起頭來。陳賡當即命第七七二團佔領陣地,協助第七七一團進行抵抗。當敵人進攻被擊退集結于黃崖底河谷時,第七七二團炮火齊發猛烈殺傷敵人。一顆炮彈恰好擊中敵人的彈藥箱,爆炸的巨響震耳欲聾,濃烈的硝煙直沖雲霄。戰士們從山上向下看,在那個大溝裡,到處躺著被打死的敵人和騾馬,鮮血染紅了土地與河流。

  陳賡在這天的《日記》中寫道:

  敵約一聯隊,察其企圖,系欲經鳳居、虹橋關進昔陽。激戰終日,因主力未到,未出擊。僅我七七二團以突然火力襲擊行進中之敵,斃敵約三百,斃騾馬四百餘。鳳居前面溝灘,全是死屍及死傷騾馬。今天雖然沒有完全消滅這股敵人,但敵的損失是非常重大的。

  這一次戰鬥,使敵人非常震驚。對國民黨軍隊,他們一次衝鋒即可奏效,對黃崖底八路軍,卻多次衝鋒都被打退。日軍第二十師團隨軍記者寫了戰鬥報道,在東京的報紙上發表,標題是《過天險黃崖底》。他描寫的日軍在黃崖底的艱難處境,其實完全不是「天險」造成的。

  國民黨軍隊繼續潰敗,11月8日山西省會太原市陷落。數十萬國民黨軍隊在恐慌混亂中四散奔逃。當時的民謠稱:「十月山西人人忙,富人搬家忙,窮人心惶惶,軍官扔家屬,小兵扔大槍。」八路軍則深入敵後,連連打勝仗,與國民黨軍隊形成鮮明對比。

  陳賡率領他的旅,自1937年10月21日至11月8日的半個月內,共進行大小戰鬥26次。劉伯承曾講過:「對付大人的欺侮,小孩子只有找機會躲在門背後,等他過來,就趁其不備跳出來給他迎頭一棍。」陳賡就是根據這個原則,以自己的劣勢裝備,用伏擊、襲擊、狙擊等手段,取得了接連不斷的勝利,鍛煉了部隊,積累了和日軍作戰的經驗,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也大大振奮了人心。陳賡對作戰經驗非常重視,點點滴滴都不願放棄,每次大戰小戰都要進行認真地總結。這種做法來源於他對新形勢的認識。陳賡認為,太原失守後,全國抗日戰爭形勢出現了重大變化:日軍基本上佔領了華北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線,國民黨在華北的幾十萬軍隊已全線崩潰。將領們自我解嘲地說:他們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這說明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規戰爭在華北已經結束,共產黨、八路軍迎來了以遊擊戰為主體的新時期。11月8日太原市陷落,9日他在《日記》中寫道:「山西正規戰鬥已結束,從此進入遊擊戰爭階段。支援華北,發動山西遊擊戰爭,毫無問題是我們的責任。」於是,必須對部隊作新的動員。

  11月10日,第一二九師政治部召開會議,劉伯承總結了出師抗日以來的工作,作了遊擊戰術的報告,為爾後實行戰略展開、分散發動群眾、開展遊擊戰爭奠定了基礎。

  11月12日上午11時,陳賡趕到八路軍總部,聽取了總政治部主任任弼時對支持華北抗戰,發動山西省遊擊戰爭及擴大部隊等方面的指示。接著到第一二九師師部參加談話會,討論劃分區域、發動遊擊戰爭及擴大部隊問題。

  11月14日,第一二九師部在和順縣石拐鎮召開幹部會議,由張浩傳達毛澤東在延安作的《上海太原失陷以後抗日戰爭的形勢和任務》報告。毛澤東指出:「在華北,以國民黨為主體的正規戰爭已經結束,以共產黨為主體的遊擊戰爭進入主要地位。」張浩說:我們的任務是堅決反對民族投降主義,認識、實踐和堅持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是把抗日民族革命戰爭引向勝利之途的中心一環。陳賡《日記》中也記載著,張浩在傳達報告中還講了國際形勢和抗戰形勢,指出今後我們是華北抗戰的支撐者與山西遊擊戰爭的組織者,並號召全師振作精神燃燒起革命之火。

  所謂「燃燒革命之火」,就是要用火一般的熱情,來貫徹中共中央和北方局關於創建以太行山脈為依託的晉冀豫抗日根據地的指示。也就是要立即分兵發動群眾,擴大主力部隊,組織人民武裝,開展遊擊戰爭,籌糧籌款實行自給等,獨立自主地擔當起華北抗日戰爭的重任。

  根據這一精神,陳賡指揮第三八六旅立即向敵占交通線展開。第七七一團主力到平漢鐵路線以西,第七七二團到同蒲鐵路線以東、正太鐵路線以南地區活動,並抽調幹部四處發動群眾,組織抗日武裝,進行對敵鬥爭,還要開展統一戰線工作,宣傳中共的主張及政策,大力動員青壯年參軍。由於這些工作做得好,到12月,就以第七七二團的4個連為基礎,在遼縣(今左權縣)成立了一個補充團(後改稱第十七團)。第七七一、七七二兩個團也得到很大補充,旅直屬隊也逐步健全。1938年1月,恢復了政治委員制度,由王新亭任旅政委。

  1937年的最後一天(12月31日),陳賡在《日記》中寫道:「我在這一年的工作裡,自問對抗戰是很積極的」。第二天(1938年1月1日)他在《日記》中繼續寫道:「今年將是最艱苦的一年,戰鬥的殘酷將百倍於去歲,這是可以預料到的。我們應該在党的領導下,以布爾什維克的精神,艱苦卓絕的工作,鐵一般的意志,準備應付今年將要到來的每一事變。」「內戰時的堅強,長征時的艱苦,固然偉大,但當此民族存亡的關頭,應該千百倍地發揚光大我們昔日的精神和優良的傳統」,我們應當「義無反顧地拼著命幹吧!我不相信日本帝國主義是個打不死的鐵老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