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冰心傳 | 上頁 下頁
四四


  她勸告她的嬌憨的小朋友們,要珍惜這種神聖無邊的感情:「你們有這個經驗麼?我往往有愛世上其他物事勝過母親的時候,為著兄弟朋友,為著花鳥蟲魚,甚至於為著一本書一件衣服,和母親違拗爭執。當時只弄嬌癡,就是母親,也未曾介意,如今病榻上寸寸回想,使我有無限的驚悔。小朋友!為著我,你們自此留心,只有母親是真愛你的,她的勸誡,句句有天大的理由,花鳥蟲魚的愛是暫時的,母親的愛是永遠的!時至今日,我偶然覺悟到,因著母親,使我承認了世間一切其他的愛,又冷淡了世間一切其他的愛。」①

  --------
  ①冰心:《寄小讀者·通訊十二》

  冰心雖然已經二十三歲了,卻是生平第一次遠離開母親的懷抱。這種小鳥首次單獨遠飛的處境,使她童心複來。在她專門寫給小朋友們看的那篇散文《山中雜記——遙寄小朋友》裡,她就這樣寫著:「山中的生活,是沒有人理的。……正是童心乘時再現的時候,從前的愛好,都拿來重溫一遍。」「病中不必裝大人,自然不妨重做小孩子!」童心複來的冰心,也格外地留戀倚靠母親膝下的情景。所以,當她病癒之後,於1924年的夏天,應K教授之邀,住進一個消夏別墅之後,得知有一個年僅五歲的小男孩阿曆,對她這個離開了母親的東方姑娘很同情,悄悄地對自己的母親說:「看那個姑娘多可憐啊!沒有她母親相伴,自己睡在大樹下的小屋裡!」①冰心聽說此事之後,竟然「默默相感,微笑中幾乎落下淚來」。③

  --------
  ①③冰心:《寄小讀者·通訊二十一》

  年輕的冰心有一顆愛美的心。在冰心看來,只有大自然的美,才是美的極致。

  青山贏得了這個海的女兒的愛戀。她愛看青青的松樹和白雪,她愛聞松枝和松子的清香,她愛聽樹葉的微語和小鳥的歌唱,她喜愛踏在樹林的枯葉上散步,喜歡獨自與青松及白雪相伴。她甚至願意終身生活在這幽靜的森林之中。

  在歌頌母愛的同時,冰心也在縱情地歌頌大自然。她要讚美朝霞,她要讚美月夜,她要讚美雨珠和雪花,她要讚美雲朵和星辰,她要讚美鮮花和綠草,她要讚美青山和海洋,她要讚美大自然母親養育出來的一切神奇而又美妙的孩子。心認為:「世界上最難忘的是自然之美……有人能增加些美到世上去,這人便是天之驕子。」①

  她這樣寫到她所居住的青山:「青山真有美極的時候。2月7日,正是五天風雪之後,萬株樹上,都結上一層冰殼。早起極光明的朝陽從東方捧出,照得這些冰樹玉枝,寒光激射。下樓微步雪林中曲折行來,偶然回顧,一身自冰玉叢中穿過。小樓一角,隱隱看見我的簾幕。雖然一般的高處不勝寒,因此瓊樓玉宇,竟在人間,而非天上。」②

  她把沙穰比作自己的乳母,在《寄小讀者·通訊十九》中,她這樣比喻沙穰和她之間的關係:「她(指沙穰——筆者注)是單純真樸,她和我結的是護持調理的因緣,仿佛說來,如同我的乳母。我對她之情,深不及母親,柔不及朋友,但也有另一種自然的感念。」

  她既愛沙穰的青山,又愛無邊的大海。請看,她是用了怎樣聰慧的想像和別致的語言,來描寫、比較她所深愛的「海」與「山」的:

  海是動的,山是靜的;海是活潑的,山是呆板的。晝長人靜的時候,天氣又熱,凝神望著青山,一片黑鬱鬱的連綿不動,如同病牛一般。而海呢,你看她沒有一刻靜止!從天邊微波粼粼的直卷到岸邊,觸著岩石,更欣然的濺躍了起來,開了燦然萬朵的銀花!③

  海是藍色灰色的,山是黃色綠色的。拿顏色來比,山也比海不過,藍色灰色含著莊嚴淡遠的意味,黃色綠色都未免淺顯小方一些,固然我們常以黃色為至尊,皇帝的龍袍是黃色的,但皇帝稱為「天子」,天比皇帝還尊貴,而天卻是藍色的。④

  --------
  ①冰心:《寄小讀者·通訊九》
  ②冰心:《寄小讀者·通訊十六》
  ③④冰心:《山中雜記》

  而最為難得的是,她在這裡的生活,每天都很清閒自在,既不受人打擾,也無功課要做。「完全來與『自然』相對,以讀書,凝想,賞明月,看朝霞為日課。有時夜半醒來,萬籟俱寂,皓月中天,悠然四顧,覺得心中一片空靈。我縱欲修心養性,哪得此半年空閒,幕天席地的日子,百忙中為我求安息。造物者!我對你安能不感謝?」①她可以自由自在地思念親人,懷念故鄉,觀賞風景,偶爾也與女病友們(都是外國女孩子)嬉笑遊戲。

  想要動筆寫作的時候,還可以用「流水行雲的寫作態度」,「想提筆就提筆,想擱筆就擱筆」,②就這樣閒適而又從容自在地寫作出了許多優美的散文——象《寄小讀者》二十九封通訊中的不少篇章,《山中雜記》,《往事(二)》,等等,以及短篇小說——《悟》,《六一姐》,《別後》,等等。冰心認為:正是這種流水行雲的寫作態度,是她一生中所未曾經歷過的,因而也是最值得留戀的,所以她說:「沙穰最可紀念處也在此!」③

  --------
  ①冰心:《寄小讀者·通訊十一》
  ②③冰心:《寄小讀者·通訊十九》

  1924年1月,面對著美麗的青山,冰心寫出了短篇小說《悟》。茅盾先生稱這篇小說是三年前發表的那篇小說《超人》的「姐妹篇或補充」①。

  --------
  ①茅盾:《〈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一集·導言》

  作品中的人物之一鐘梧,也是一個患有厭世症的人,可以說是《超人》中的何彬在精神上的病友。他因為自己生活經歷的坎坷——五歲喪母,十三歲喪父,顛沛流離,半工半讀,受夠了苦,而沒有一個親他愛他的人,使他看透了社會和人生,因而形成了他的厭世主義的人生哲學。他覺得「世界是盲觸的,人類都石塊般的在其中顛簸,往深裡說,竟是個劍林刀雨的世界!不知有多少青年,被這紛落的刀劍,刺透了心胸,血肉模糊的死亡呻吟在地上。」他對人類的私心,和某些人物為人品質上的弱點,更是看得入木三分,十分極端,他說:「提起人類,不知我要迸出若干血淚!制度已定,階級已深,自私和自利,不惜以各種卑污的手段,或個人,或團體,或國家,向著這目的鼓勵奔走。種種虛偽,種種殘忍,『當面輸心背面笑,翻手作雲覆手雨』,什麼互助,什麼同情,這一切我都參透了!」在鐘梧的眼睛裡,人生沒有別的,只有痛苦,只有眼淚。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