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莊子 | 上頁 下頁 |
三五 |
|
《雜篇》的最後一篇,也就是《莊子》全書的最後一篇的《天下》篇,題目是取篇首二字而成。《天下》篇可以看成是一篇哲學史性質的論文或一部簡明的先秦哲學史。本篇作者站在莊周學派的立場上,按照學術發展的過程也就是道術分裂為方術的過程的學術史觀,對幾家重要學派進行了分析評判。作者認為古代的道術是最完美,最純正的,它無所不包,體現在一切方面。而後世的學者各得其一端,各執己見,自以為是,如儒、墨、法等各個學派就各自宣揚自己派別的主張,標榜自己的學說是學術的項峰,可是實際上只是一方之術、一管之見,因此道術被他們弄得支離破碎了。但是,各家之說在不同程度上還是反映了道術的某部分。於是,作者根據各個派別與道術的關係,從遠及近地列舉了墨翟(墨翟:戰國初年魯國人,墨家學派的創始人。)、禽滑厘(禽滑厘:墨子的弟子。)、宋鉲、尹文(尹文:人名,姓尹名文,齊國人,稷下派人物,著有《尹文子》上下篇。)、彭蒙(彭蒙:齊人。)、田駢(田駢:齊人。)、慎到(慎到:趙人。)、關尹(關尹:為春秋函谷關令,以官職為姓,稱關尹,又稱關令尹。據《史記》記載,老子西去至關,關令尹讓他著書上下篇五千言。在《莊子·天下》中,將關尹、老聃列為同一學派。)、老聃等諸家說,並對每一家的學說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分析。作者對每個派別的學說都首先肯定了他們反映了道術的某些方面,然後批評其不足的地方。指出前面三家還是外在於道術,而到了關尹、老聃才稱得上是得道的博大真人。最後作者認為莊周學說才是當時學術的高峰,恢復了古代道術的面貌。作者認為莊周學說的要義在於「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意為:惟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輕視萬物,不譴責誰是誰非,以此和世俗相處)。還稱讚他對於「道」的論述廣博透徹而又精深,對於「道」 闡述得周密妥貼,合乎天道,對不斷變化著的事物的理論分析也永無止境。本篇還評說了《莊子》一書的寫作筆法風格。《天下》篇對莊周及其思想的評價充滿了讚美之詞。總之,《天下》篇不僅是研究先秦諸子思想的重要參考文獻,更是研究道家思想發展變化的重要依據。 此外,《雜篇》中的有些篇混雜有其他學派的思想,而與《內篇》的觀點和論述相抵觸。可見,戰國至秦漢之際,在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進程中,各學派互相滲透,各種思想交錯融合的傾向,因此,《雜篇》可以說是非一時一人所作。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