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朱元璋 | 上頁 下頁
二九


  還有一個是禦史袁凱。一次朱元璋要殺許多人,叫袁凱把案卷送給太子覆訊,皇太子主張從寬。袁如是回報,元璋問:「我要殺人,皇太子卻要寬減,你看誰對?」袁凱不明就裡,只好說:「陛下要殺是守法,東宮要救是慈心。」朱元璋大怒,以為他兩頭討好,要不得。袁大懼,遂裝瘋賣傻。元璋說瘋子不怕痛,要人拿木鑽刺他的皮膚來看他是否真瘋。袁凱咬緊牙關,就是不喊痛。回家後,又自己拿鐵鍊鎖著脖子,蓬頭垢面,滿口瘋話。朱元璋還是不放心,又派人去假裝招他作官,袁則對使者怒目瞪視,自個兒高唱《月兒高》曲,爬在籬笆邊吃狗屎。使者回報說果然瘋了,朱元璋才不再追究。實際上,袁凱吃的「狗屎」,是叫人用炒麵拌的砂糖,捏成一股一股的,騙過了朱元璋。

  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正式頒行《皇明祖訓》。

  這一年朱元璋已是68歲衰翁了。在此之前,桀驁不馴的元功宿將殺光了,主意多端的文臣殺絕了,不順眼的地主豪紳也殺得差不多了。朱元璋躊躇滿志,以為從此可以高枕無憂,皇基永固了。這年五月,特別下了一道手令:「朕自起兵四十餘年,親理天下庶務,人情善惡真偽,無不涉歷。其中奸頑刁詐之徒,情犯深重,灼然無疑者,特令法外加刑,意在使人知所警懼,不敢輕易犯法。然此特權時措置,頓挫奸頑,非守成之君所用長法。以後嗣君統理天下,止守律與大誥,並不許用鯨刺剕劓閹割之刑。臣下敢有奏用此刑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處以重刑。」

  二、妄加揣度 無端又生文字獄

  朱元璋出身寒微,早年曾做過和尚,甚至為了生計偷過東西。以寒微的出身,經奮鬥當上皇帝的經歷,本該是一件可以驕傲的事情,但朱元璋卻為自己貧寒的出身和不夠尊貴榮耀的歷史經歷感到深深的自卑,總是感到人們在嘲笑他過去的貧賤。當地方上的學究們替官僚撰寫拍皇帝馬屁的應時賀表以賣弄文字時,往往不經意地觸犯了皇帝內心深處的忌諱。北平府學教授趙伯彥、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桂林府學教授蔣質撰寫的賀表中,出現一些如「儀則天下」、「作則垂憲」、「建中作則」之類的文辭,文句中的「則」字,本作「法則」、「標準」、「榜樣」解,但朱元璋卻以當時江南方言中「則」、「賊」同音,便認定這些人是借此譏諷自己的過去,因而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事情。於是乎,這些教授們莫名其妙被處斬。河南尉氏縣學教諭許元在撰寫的祝壽表文中使用了「體乾法坤,藻飾太平」句,這兩句源自兩千年前古文的話,無非是許元掉書袋式的賣弄,全屬諂媚的諛辭,然而誰也沒有料到,朱元璋以「法坤」與「髮髻」(剃光頭髮),「藻飾」與「早失」同音為據,認定是在暗諷皇帝早年當過和尚和詛咒明朝的天下「早失太平」,如此努、力地向惡意方向歪曲理解,雞蛋中是可以找出骨頭來的,於是拍馬屁拍到馬腿上的許元也被殺掉了事。朱元璋早年出家當過和尚,當上皇帝後依舊信奉佛教,對來自印度的高僧釋來複格外優禮有加。當來複寫詩謝恩、準備告辭回國時,朱元璋從其詩句中的「殊域」和「自慚無德頌陶唐」得出了異乎尋常的理解。

  照字面的理解,所謂「殊域」云云,是和尚來複自指來自不同於中國的異域,「自慚無德頌陶唐」更是和尚來複自謙自己甚至沒有資格來歌頌像古代聖人一樣的大皇帝,全是些拍馬屁的諛辭。但神經過敏的朱元璋卻用算命拆字的方式,確認「殊」字是在暗罵皇帝為「歹朱」,「無德」是指大明皇帝無德。事情的結果完全出乎洋和尚的意料,釋來複返國不成,由座上客一變為階下囚,而且還不止是階下囚而已,因為朱元璋根本就不聽這些人的辯解,釋來複很快就和其他人一樣被處斬。明太祖時期這樣類似的事情太多了,一時間朝廷上負責撰寫文件表章的官員們害怕得無所適從,紛紛請求有一個事先得到皇帝認可的文章標準,頒行全國,這樣一來,原本就十分程式化的頌聖文字、官樣文章,更加變得千篇一律、毫無生氣。

  文字獄從洪武十七年到二十六年,前後經過十三年。唯一倖免的文人是翰林編修張某。此人在翰林院時說話太直,被貶作山西薄州學正,照例作慶賀表,表裡有「天下有道」「萬壽無疆」之語,朱元璋視「有道」為「有盜」,差人逮來面訊。張某據典力爭:「天下有道是孔子的格言,萬壽無疆是經典裡的成語,說臣誹謗,不過如此。」元璋無話可說,想了半天,實在找不出什麼其他的理由,就把他放了。

  三、罷相去省 禮樂征伐皆由君

  朱元璋繼承了歷代皇權走向獨裁的趨勢,對官僚機構大加改革,使其更加得心應手,忠實可靠地為皇家服務。

  歷史上以鞏固皇權為目的的三省制——中書省管政令,門下省掌封駁,尚書省主施行——中書省官和皇帝最親近,接觸最多,權也自然最重。宋代後期,門下省不能執行審核詔令的任務,尚書省官只能平決庶務,不能與聞國政,三省實際上只有一省專權。到元代索性取消門下省,把尚書省的官屬六部也歸併到中書省。地方則分設行中書省,總攬民政大權。其下的路府州縣,分理軍民政事。

  三省制的實質是把政權一分為三,防止皇權濫用和決策失誤。也是一種對皇帝行為的監督和約束。皇帝的詔令照規矩必須經過中書門下,才算合法,所謂「不經鳳閣鸞台,何謂之敕?」但是皇帝的意志超然於一切法規之上,不願受此約束。於是便產生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

  朱元璋要造成絕對的中央集權,洪武九年改行中書省,為承宣佈政使司,設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掌一區的政令。布政使是朝廷派駐地方的代表,稟承朝廷,宣揚政令,全國分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廣西、四川、山東、廣東、河南、陝西、湖廣、山西十二布政使司,十五年又增置雲南布政使司。另設提刑按察使司專管地方司法行政,長官為按察使,主管一區刑名按察之事。布按二司和掌管軍政的都指揮使司合稱三司,是朝廷派遣到地方的三個特派員衙門。民政司法軍政三種治權分別獨立,直接由朝廷指揮,便於控制,便於統治,形成了真正的中央集權。布政使司之下,真正的地方政府為府州和縣兩級。府有知府;州有知州,指直接隸屬於布政使司的州。縣有知縣,也有直屬縣的州,長官為知州。州縣才是直接管理民眾的政治單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