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張良 | 上頁 下頁 |
二二 |
|
第七回 為分封仗義舍全珠 圖重來密囑燒棧道 鴻門一宴,劉邦雖在張良巧妙安排周旋下得脫險境,但卑躬屈膝,阿諛奉承,驚懼顫慄,輸膽悸心,喪魂失魄,落荒而逃,這一切,都被劉邦視為奇恥大辱,刻骨銘心,不能忘懷。從那一刻起,他便暗發狠誓:終有一天,要對項羽報此大仇。 另外,劉邦還有一層感受,就是張良的才智過人,膽識超群,不可或缺。 遺憾的是,強秦既滅,他與韓王的約定就該履踐:張良該回韓國去了。 這一點,張良比誰都記得清楚。嶢關一破,他就打算什麼時候向劉邦提起這件事。但事事相接,不得餘暇。鴻門宴罷,劉邦松了一口氣,只有張良憂慮,鴻門鬥智,不是一件事的結束,而是紛爭的開端,是個序幕。 張良還有一件大事要辦,就是派身邊的一名親兵,速回陽翟,面見韓王,傳遞咸陽已破的消息。這事辦得極為機密。他先寫了一封書信,嚴嚴實實地封好,夤夜時分,將貼身隨恃多年的僕從姬定喚入帳中,當面交待。 這姬定原本也是他的家人。劉邦大軍由韓地南下宛城時,跟隨張良而來的只有兩人。一名姬康,身強力壯,有些武藝,充作侍衛。這姬定,年齡稍長,一向隨侍左右,衣食起居,悉心照料,十分周到。張良本不忍他離開,又嫌他年齡大些,長途跋涉,腳力不足,但事關機要,不放心別人,只好勞他走一程。 「姬定,我想煩勞你回一趟陽翟,將這封書信,面呈韓王。」張良對屬下素來客氣,「事關重大,你要一路小心。見了韓王,將關中情形,揀你熟知的,大略說了。其餘不必多言,我這書信中都有了。」 姬定聽了,十分高興,隨手要來接過書信。張良卻說:「書信先放在我這裡,你先收拾歇息,明早起程時來取。」 姬定聽了,便要離去。張良又將他喊住,悄聲囑咐:「沛公營中,也不要聲張。只說你家中有事,要回去處置。另外,你回陽翟之後,不必急著返回。如無意外,韓王不久將來關中,那時你一併回來即可。」 送走姬定,張良在帳中獨自徘徊,定心思索。給韓王的書信中,分析了眼前局勢,謀劃了韓王應持的對策,中心意思,就是項羽必將成霸分封,請韓王早做準備,從速進關。一來率先向項羽慶賀,二來彌補滅秦無功的缺憾,使其無可挑剔,也好為將來分封時佔有一席之地,鋪平道路。 張良的估計分外精確。不幾日,項羽親率大軍,揮兵進入咸陽。殺了秦王子嬰,將宮中奇巧珍玩、無數財寶、成群美人,劫掠一空,又將宮室廟宇、高樓群塔,焚燒殆盡,就連始皇儷山陵墓,也派大將英布及眾多士卒挖掘毀擄。頃刻之間,咸陽古城盡成殘垣斷壁,一片廢墟,煙焰蔽日,經久不息。 接下來,項羽便想東歸彭城,衣錦還鄉。 張良從項伯那裡得到項羽決意東歸的消息,便來見劉邦。 這個消息對劉邦來說,喜憂參半。喜的是項羽這個虎狼之徒,終於要離他遠去,自己伴虎而眠、終日惶恐的日子就會過去;憂的是項羽既去,必要先安排諸事,決定他命運的時刻就要到來。 「不知項羽為何卻要東歸?」劉邦先不提將來的事,卻從別處問起。 「項羽本無大志,又不襲秦制,決意分封,如今各路人馬,齊集關中,他要自封西楚霸王,必不肯據守關中。」張良說到這裡,意識到劉邦的用意,「但縱然項羽麻痹,範增必不肯使主公稱王關中。」 劉邦聽了,一時氣急:「如今懷王諾言,尚猶在耳,難道他果然敢違王命,失信於天下?」 「項羽暴戾,懷王忌憚,自保尚難,項羽早已不把他放在眼裡。其餘各人,自圖私利,項羽言語,莫敢違拗。況範增所慮,唯有主公,豈容主公稱王關中,漸成羽翼,與項羽匹敵爭鋒?」張良說罷這些,又怕劉邦急躁,便接著寬慰,「今項羽勢強。主公與項羽之爭,不在一時,宜從長遠計。無論分封何地,只要著意經略,厚積力量,假以時日,總有機會。」 「只是不知項羽作何打算,要早作準備才好。」劉邦見張良話中有撫慰之意,也不再說別的。 「項伯在項羽營中,參與機密,所知甚多。範增知其與主公常有來往,雖奈何他不得,卻格外留意。為藏形跡,我已多日不去他處,只派一心腹之人,不日往來,傳遞消息。一但有信,早晚來報。」 張良所派心腹之人,便是姬康。這姬康雖然生得粗大孔武,卻十分精細,與項伯身邊一個侍從混得十分熟絡,每有消息,項伯也不見他,只由侍從傳話,張良一刻便知。 劉邦見張良為他之事如此勞神,心中自是格外感激。但相處久了,既是心腹,也不言謝,只是端起案上酒杯,送至張良面前:「來,子房,我敬你一杯。」說罷,又想起韓王已至關中,如若分封停當,張良必離他遠去,心中暗自傷神。 過了兩日,正值午時,張良在帳中小憩,卻見姬康匆忙進來,一時驚醒。 姬康也不客氣,悄聲直說:「司徒,我剛從項將軍處來,得知分封之事,項羽已有大概。」這項將軍便是指項伯。姬康因是韓人,私下仍稱張良為司徒。 「不知韓王怎樣?」張良所關心的,自然先是韓王韓成。「項羽原對入關途中,韓王沒有跟隨,有些不快。但見韓王又無大錯,只好許復舊封。」 張良聽了這一消息,格外高興。還有一層,姬康雖沒說出,他心中也明白,就是自己身為韓國司徒,卻在劉邦營中效力,項羽必有所忌恨,範增也必因自己在鴻門宴壞了他的大計,伺機報復。今韓王能復舊封,已是一大幸事了。 接下來,張良所關心的當然是劉邦。姬康是極機敏之人,不等他問,便一五一十他說了起來。其中經過,十分曲折。 原來,項羽既已決意分封,思前想後,各路諸侯,按功行賞,都還好辦。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