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趙匡胤 | 上頁 下頁 |
一五一 |
|
待到杜真敗退以後,鄭彥華又怕回去受到李煜責罰,因此便指揮船隊繼續前進,去攻打宋軍採石浮橋。誰知潘美已經嚴陣以待,在長江兩岸和牛渚山上,佈置強弓硬弩,看見江南船隊來到。號令兩岸五千弓奇手一齊放箭。這裡長江航道狹窄,江上船隻盡入射程之內,箭如飛蝗一般向船上落來。傷了不少江南士兵,其中還夾雜有火箭落到船帆之上,燃起熊熊大火,黑煙滾滾,江南船隊大亂,鄭彥華見不能取勝,也收船逃回金陵。 曹彬引了大兵,乘勝前進,奪了金陵郊外長江上的白鷺洲。江南兵便龜縮金陵城內,依城防守,不敢出戰。 這時,報馬來報,吳越王錢俶與監軍丁德裕也從浙江出兵,攻到江南常州了。 曹彬見江南兵東西受敵,料他不敢出城擾亂。因年關來近,便令大兵紮營於白鷺洲至採石肌之間,進行休整過年,待年後再行出兵。一面寫下戰報,派人報送進京。 第四十五章 往事只堪哀 短短的十餘天休整,使戰雲密佈殺聲震地的江南,暫時出現了一片寧靜祥和的氣氛。儘管曹彬知道江南兵馬們完全沒有力量來襲擊宋軍。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放鬆戒備。除夕晚上,他帶了衛兵,親自巡邏一個通宵。 新年一過,曹彬便下令各將,分兵去奪取金陵外圍的溧水,句容等縣,和秣陵關等戰略要地,以阻止江南各路援兵。隨後,便引大軍直逼金陵,屯兵於秦淮河畔。 這金陵城中,陳喬和張洎二人,在宋師大敗鄭彥華和杜真時,為李煜出主意,讓各地堅壁清野,固守城池,不與宋兵交戰,以老宋師,他們久攻不下,糧盡兵疲,自然退兵了。 李煜同意了他們的意見,即派神衛軍都指揮使皇甫繼勳為元帥,統一指揮全國兵馬,抵禦宋兵。這皇甫繼勳,乃是過去南唐大將皇甫暉之子,年少驕傲,對李煜並沒有效忠之意。卻盼望李煜早日下令投降,但又不敢直說,只是對眾將常常說起:「宋軍強勁,誰能敵得過他!」 宋軍一連圍城數月,陳喬和張洎卻不報告給李煜。這李煜日日在宮內和小周後歌舞宴樂,並請了一些僧道在宮內念經祈天,求天保佑江南。那裡知道外邊戰事? 這一天,他偶然想巡城,到城頭一看,只見城外到處是宋軍寨柵,旗幡遍野,刀槍耀日,才大吃一驚,責問皇甫繼勳為什麼敵兵已臨城下,還不報告?一怒之下,斬了皇甫繼勳,兵權歸陳喬、張洎指揮。 陳喬、張洎一方面加強防守,一方面派人潛出城去,令留守南都的水師都虞候朱全斌引全部水師十五萬人來救援金陵。誰知來全斌接到救援詔書後,卻把大軍屯於鄱陽湖口,不來救援,並說:「我如出兵東去,宋兵必來攻佔此地,斷我歸路。如果此次出兵能戰勝,還可以;如一旦戰敗,就無路可退了。」就是不肯進兵。 這曹彬、潘美包圍了金陵,又分兵去東擊潤州,奪取江南一些戰略要地,打通江南與淮南之間的水上交通,以求軍糧供應和與汴京互通消息的迅速。 不幾日,忽報朝廷下旨,讓曹彬等暫緩攻城,又派了李煜的兄弟李從鎰和使臣李穆從汴京來,執匡胤手詔,勸李煜歸降入京朝見。 李從鎰和李穆進入金陵,來見李煜。李從鎰哭拜於地,說道:「天朝已統一全國,兵精糧足,江南絕非其敵,不如早日歸降,總比晚日歸降為好。否則一旦聖上發怒怪罪,悔之晚矣!」 李煜也落下眼淚,愣了半晌,才說:「看來,只有歸降這條路了。」便欲應工入京朝見歸降。 可是那陳喬在一旁厲聲說:「主公此言差矣。宋兵圍困金陵半年之久,未能攻破,可見金陵城池之固。今宋師已老,南都朱全斌大兵指日可到。宋兵馬上就會被迫退走,在此關鍵時刻,能堅持幾日,則局面必大改觀。如在此時動搖,祖宗幾十年基業,必將繼送於一旦了。 李煜李是個沒有主見的人,見陳喬如此說法,不由又動搖起來,半天說不出話來。 陳喬、張洎當下便把李穆禮送出城,留李從鎰在城內,對匡胤手詔並不答覆。李穆無奈,只好回汴京覆命。 李煜在金陵城中,猶疑了幾天,又覺得不妥,再次派徐鉉往汴京求和。 徐鉉來到汴京,朝見匡胤已畢,又老調重彈地說:「李煜確是因病未能前來朝見,不是故意拒詔,望萬歲以聖人之胸懷,對李煜寬大,暫緩出兵征伐,以保一邦百姓生靈。」 匡胤只是冷笑道:「李煜既為國主,為何都不懂得憐恤一邦百姓,君輕民重這個道理,卻要保一己之身,不來朝見,而移禍于百姓!」 徐鉉仍是叩頭不止,請求寬大李煜,憐恤江南百姓。 匡胤大怒,拔劍在手,喝道:「你不必多言!江南百姓無罪,朕早已下令曹彬、除持械抵抗者外,決不妄殺江南一人。即使李煜,朕也下令,保護他一家人身安全。但是天下一家,國家必須統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江南必須歸順朝廷!」 徐鉉見匡胤變了臉色,知道匡胤已下決心收復江南,多說也無用,只好拜辭,惶恐地奔回江南去了。 回到金陵,經過曹彬之營,曹彬見他臉色懊喪,完全猜中他在京中求和必然碰壁,便對他說:「你回去告訴李煜,潤州、蘇州、常州都已被吳越王錢俶和丁德裕所攻破,朱全斌率眾兵來援金陵,也被黃州刺史王明所攔截于江中,朱全斌,想放火燒王明船隊,誰知風向變化,反燒了自家兵馬,連朱全斌也葬身火海了。江南只剩下金陵一座孤城,早晚必破。你應告訴李煜,讓他當機立斷,立刻來降,尚可多積些陰德,保全一批無辜生命。」 徐鉉回到城中,見了李煜,把趙匡胤和曹彬的話,一一向李煜說明。李煜無法,只好派人通知曹彬,先派兒子清源郡公李仲寓代替自己入朝。」 曹彬回復說:「只要你的兒子一到我軍寨內,我軍立即停止攻城。」 李煜得知,便讓李仲寓收拾行裝,準備入朝。卻又被陳喬、張洎勸止。 曹彬等了幾日,不見動靜,派人入城去問,答覆是李仲寓行裝尚未準備好。如此一連催了幾次,始終不見李仲寓出城。曹彬這才下決心攻破金陵。 這天,曹彬忽然稱病,不升帳理事,一連幾日不出。眾將聽到紛紛進大帳揮望。 曹彬對他們說道:「我這病不是醫藥能治好的。乃是心病。在出征江南時,萬歲曾向我講,不許傷金陵城中人,尤其李煜一家,即使困獸猶鬥,也要活捉,不能殺一人。我已在萬歲面前立誓領旨。如果諸公能與我共同信誓,破城時不妄殺一人,則我病即愈矣。」 眾將聽後,都表示答應,於是,曹彬令排下香案,與眾將一齊跪下祭拜上天,宣誓不妄殺一人。第二天,曹彬便稱病癒,升帳理事,佈置眾將,對金陵城發起總攻。 這次才是真正的攻城,不過二日,於十一月二十五日,宋軍攻破金陵,大軍潮水般地湧進城來。 陳喬和張洎是力主不降的人,至此慌作一團。陳喬對張洎道:「你我力主勸主公不降,如今主公反受我等連累。你我只有一死以謝罪了。」 二人決定一同自盡。便入宮來見李煜,陳喬哭拜於地,說道:「臣有負陛下,合當受死。如宋朝責問陛下為何不奉詔下朝,陛下可說受臣等所阻撓,才未能成行,這樣可減輕陛下責任。」 李煜歎道;「我國氣數已盡,卿死又有何益?」 陳喬道:「縱然陛下不肯殺臣,臣又有何面目見國人?」 拜了幾拜,辭出別辭,在無人處自縊而死。 那張洎口頭上雖說答應陳喬一同自盡,可是心裡卻並沒打算死。他見陳喬死了,便對李煜說:「臣本與陳喬一同掌管國家軍事機要,國家倫亡,已準備與陳喬一同盡忠死節,可是又想到臣如死去,陛下入朝,又有何人能替陛下辯解?所以臣只能暫時活著,準備替陛下辯明此事。」 二人正在講著,因見宮門一陣喧嘩,一個太監腳步蹌踉地跑來說:「宋兵已到宮門,朝內大臣也都到了,宋軍將軍催促主上速速出宮,去見元帥,納降認罪。」 李煜沒有辦法,在張洎扶持下,走出宮門。只是徐鉉等江南大臣,已被宋兵看守在宮門一側。宋朝四方館使田欽祚全副戎裝,按劍而立,見到李煜出得宮來,便道:「李煜!你知罪嗎?」 李煜見宋兵劍戟如林,包圍著宮門,嚇了渾身發抖,連聲說:「知罪,知罪。」 田欽祚便道:「既然如此,速隨我去見元帥,聽候分付。」 李煜呼得率領江南一些大臣步行著跟在田欽祚後邊而行,宋兵排成二行,夾道押送。 這時,曹彬、潘美已經乘船由秦淮河經水門,進入城內,停船於夫子廟前。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