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趙匡胤 | 上頁 下頁 |
一〇五 |
|
統一中國,結束割據,這是柴榮多年宏願。竇儼這份奏章,正說到他的心坎上。於是便下旨,第三次御駕親征淮南。趙匡胤等一干戰將仍然隨行,王環因病留於汴京。 十月中旬從汴京出發,十一月四日到達了渦口。向訓、李重進、韓令坤等出城相迎。 柴榮進入渦口行宮坐定,柴榮道:「朕這次親征,旨在徹底掃平江北唐兵。應從何處下手,諸卿可各抒已見。」 向訓道:「自今春紫金山大戰以後,唐軍馬步軍精銳盡喪,縮回江南,已無力再出。雖然江北數州,尚駐有少數殘敵,不足為慮,重要的是唐軍水師,基本尚完好,其水師分別集中在濠州、泗州、楚州、海州四州。四州之中,又以泗州為中心。唐軍水師統帥,濠、泗、楚、海四州應援使陳承沼,率水師主力駐守此地。依臣愚見,我軍應順淮河直下,先佔領濠州,再乘勝東進,擊潰泗州唐水師主力。泗州克復,楚、海二州便不足為慮,我軍兵船即可沿漕渠運河直放長江,耀兵江南,南唐歸降,便指日可待了。」 柴榮聽了大悅,當即議定,以趙匡胤為先鋒。水師方面,由於王環有病未到,分別由慕容延釗、王審琦,張光翰、趙彥微、康保裔、宋延渥等率領,順淮河水陸並進。 南唐濠州團練使郭廷謂,在境州周圍作了周密的佈防。繞城四周,築了多處堡寨,分兵把守,在城東北十八裡,有一處江中淺灘,唐兵依灘四周河中打下木樁,築成水寨,大小戰船二百艘,駐屯於寨內,並派船時常駛出水寨,巡遊河面,阻擋了周兵水師東進的水路。 在郭廷謂看來,自己的防線真是固若金湯了,因而聞知周兵到來,並不放在心上。只是下令水陸各寨嚴加防守,不與周兵出戰,並派信使,飛馳泗州,向元帥陳承昭求救,他認為這樣,必然萬無一失了。誰知到了第二天,忽聽城外喊聲震天,戰鼓冬冬,守城小校報進衙來報道:「周兵戰船被河中木樁所阻,不能前進,卻改用駱駝浮水,載了兵將,已攻入淺灘水寨,放火燒船,折毀木樁和寨柵;陸路上周兵已殺至羊馬城,形勢危急,請將軍速作定奪。」 郭廷謂聽說,吃了一驚,那羊馬城乃是城外十餘處水陸塞堡屯糧養馬之處,一旦失守,沒了軍糧,其它各寨難保。慌忙提刀上馬,引一支兵,出城救援,出城不過二三裡,只見周兵鋪天蓋地而來,當先一將,金甲紅袍,手執蟠龍棍,坐下赤兔胭脂馬,大喝道:「趙匡胤在此,快快下馬受縛!」 郭廷謂早已所聞後周大將趙匡胤的名聲,今日驟見,心中便膽怯三分,只見匡胤馬已沖到,郭廷謂舉刀相迎,二人一來一往,戰不到十合,郭廷謂抵敵不住,撥馬便走,趙匡胤揮軍衝殺,那唐兵如何能抵擋得住,到處四散奔逃,忙亂中,郭廷謂被殺得衣甲飄零,頭盔也失落不知去向,總算逃入城中,忙令緊閉城門,才算保全了性命,來不及進城的唐兵,走投無路,只好向周軍投降。 郭廷謂退入團練使衙門,驚魂方定,只見守城小校送來一信,原來是周世宗柴萊派人用箭射入城內的一封勸降信。 郭廷謂見周兵勢大,城外幾處寨堡和淮河淺灘水寨,均已被周兵奪占。自己萬餘兵馬。僅剩下不足三千,料想濠州城決無固守的可能。有心投降周軍,又想起自己家小盡在江南,自己一旦投降後周,南唐皇帝一定會定自己為叛臣,家屬難免統統被殺。想到這裡心亂如麻。投降不是,不降也不是。不如如何是好,沒奈何,只得招集自己部下將領與謀士商量,尋求兩全之策。 最後,還想出辦法來了。分頭把濠州的處境向南北兩方報告,要求南唐李璟派兵來救援,如救兵來到,濠州便可守了,如不派救兵,孤城難守,為了城內軍民生命,只好被逼投降,先向南朝請示過了,雖投降也不至於連累將士家屬。向周軍方面,則說,由於不少將領家屬在江南,如投降必致連累,因此,想先請示唐主以後再降,以保家屬安全。請周兵暫緩攻城,這樣也可渡過危機了。 郭廷謂覺得也只好如此。便先修書一封,派人送到周營。 這時,周兵將濠州團團圍住,等待下令攻城。見城內使者來到,便引她來見世宗柴榮。 柴榮接見來使,折閱郭廷謂上書,只見上邊寫道:「臣家屬盡在江南,今如匆忙歸降,恐怕唐主歸罪家屬,因而想先遣使者赴金陵稟告,為了保存全城生命,不得不降,這樣唐主當不致追究家族,因此,望陛下恩准,一旦派往金陵使者回來,當舉城出降,望能諒苦衷,暫緩攻城,臣必當知恩感報,將報效陛下于萬一也。」 柴榮看罷,順手將信交匡胤閱看,問道:「禦弟以為如何?」 匡胤道:「濠州一戰,已殲滅了郭廷謂大部分兵馬,敵艦二百餘艘,除被我軍燒毀七十餘艘外,其餘已全部俘獲,濠州城內唐兵殘部,不過一二千人了,已不足為患。目前唐兵主力結集于泗州,不如舍去濠州,集中兵力殲滅泗州敵軍主力,則江北可定,濠州遲早必為我所有。況且統一天下的大業,以征服人心為上,因而不如應允廷謂所奏,使其家屬得以保全,今後必能忠心為我所用矣。」 柴榮點頭道:「言之有理。」 當即回復郭廷謂,應允他的請求,限他帶兵駐於城內,不得出城騷擾,待南唐回音到後,再出城歸順。寫了書信,讓使者帶回。 當下,留下羅彥瑰、王彥升二將,統兵五千駐守濠州城外寨堡。其餘三軍,繼續東進。 前部先鋒趙匡胤帶領二萬人馬,水陸並進,順淮河殺奔泗州。在濠州東九十裡的洞口村,和來救援濠州的南唐元帥陳承昭的大軍相遇。 那南唐濠、泗、楚、海四州應援使陳承昭集中大小戰艘二百餘艘,從泗州逆流而上,騎兵萬餘人沿兩岸護送,他以為北軍不習水戰,絕不能阻擋他這支強大的水師,所以心中十分驕傲。 「看看來到浮山之下的洞口村,只見上游周兵大隊戰艘已順流而下,陳承昭在帥艦料敵樓上遠望,見周軍船隻列隊前進,陣容嚴謹,方暗自驚心:「周兵如何有此水師,倒是不可輕敵!」 他慌忙下令,戰艦停止前邊,列隊佈陣,阻住周軍船隻去路。 二軍船隊相距七八丈,都停下來,只見周軍船上,當先一員大將,手持盾牌、樸刀,威風凜凜,正是大將慕容延到,只聽李重進喝道:「天兵到此,速速投降,以免玉石俱焚!」 陳承昭也不答話,喝令:「放箭!」 一時之間,唐兵陣中,箭如飛蝗,直向周軍船上射來。慕容延釗指揮周兵回射,一面指揮船隊沖入敵陣。雙方船隻交錯,慕容延釗大吼一聲,一手用盾牌護身,一手揮動樸刀,欄開唐兵搠來的長槍,踴身一跳,早跳上敵船,順手一揮,先搠倒了幾個唐兵,緊隨著王審倚率領各水師裨將和大兵,也紛紛跳上敵船,這時,弓箭已經失效,雙方展開了一場短兵相接的白刃戰。 突然,唐兵船陣後船大亂,又有周兵截斷歸路,殺上船來。原來,在岸上前進的周軍先鋒趙匡胤也與敵軍騎兵相遇。趙匡胤紅袍金甲,率先縱馬沖入敵陣,那唐兵早已震懾于趙匡胤的威名,他渾身穿紅,所騎紅身上遍綴紅纓的特色,也已在唐軍中傳頌。所以一識出他來,便自先膽怯了幾分,更加上有鄭恩、高懷德、石守信、馬全義這班猛將,唐兵如何能抵擋得住。片刻之間,已被殺得七零八落,向後潰散。 匡胤率領猛追數裡,已近淮河中唐軍艦隊的末尾,這裡河面較狹,敵船離岸較近。匡胤見唐兵騎步兵已大半被殲,餘眾四散逃走,便不再追殺,揮兵淌水入河,殺上敵船而來。 前後夾攻,唐船頓時大亂。這時柴榮大隊也趕了上來,柴榮命令放出火箭,直射唐兵船只帆蓬,不一時,河面上處處火光燃燒,濃煙滾滾,唐兵紛紛跳水逃命。陳承昭見不是勢頭,立即放出信號,傳令退兵,拼命掙扎,才率領幾十隻船逃脫。 柴榮那裡肯給敵軍以喘息之機,立刻揮軍急追,一晝夜之間,已追趕一百七十餘裡,直至泗州城下。 先鋒趙匡胤依然身先士卒,指揮著將士攻破水寨,焚燒城門,迅速攻佔有了甕城。柴榮也趕了上來,坐鎮甕城樓,督促士兵進攻內城,這泗州卻不同於泰州,泗州守將範再遇更是比不上劉仁贍,很快更支持不住,只好舉城投降。 柴榮下旨,仍令範再遇為團練使,鎮守泗州,並禁止周軍入城擾民,不許踐踏民田。於是,泗州百姓十分感悅,紛紛來獻糧勞軍。 從範再遇口中,得知唐兵水師主帥陳承昭,已逃往清江口,柴榮因與匡胤商議,要抓緊戰機,窮追猛打。於是,又分兵三路,柴榮親率一支兵馬從淮河北岸前進,水師居中,乘船順流而下,到清江口與唐軍決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