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趙匡胤 | 上頁 下頁
九七


  山野卑人,疏懶成性,本不欲干預軍之事,然淮南一帶百姓,受苛捐雜稅的盤剝,貪官惡吏的騷撓,已懸入水深火熱之中。為救民計,山村野人才不得不聊獻小計,以促成百姓早日得解倒懸之苦。非敢希望個人爵祿也。如今大功既成,野人自當隱身離去,以明心志,還望將軍能仗義執言,申奏朝廷,免去新收復區本年錢糧,廢除一切苛捐雜稅,則民心歸順,統一大業,當可指日完成也。此意還望將軍深思。

  下邊卻沒有署名。趙匡胤、趙普看後,不由歎息不已。趙普道:「趙學究這個建議不可不申奏朝廷,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失天下,新克復一地區,應以安民為主,決不可忽視。將軍應迅速申報。」

  趙匡胤點頭。因又說到近來,在四鄉抓獲的一批南唐散兵和匪盜,卻掠百姓,應把他們處決,以安定地方,做一件有利百姓的事。

  趙普說道:「可交我一一加以審問明白,倘若有被誣為盜的良民,糊糊塗塗處決,豈非草營人命嗎?」

  匡胤道:「還是先生思考周到,要不是先生早來幾天,我就準備處決這批匪盜。萬一其中有冤,我豈不成為千古罪人了嗎?此事就請先生全權辦理吧。」

  匡胤見趙普辦事細心,心便放心了,一切公事移交完畢。才又談起趙弘殷的病體。

  趙普道:「老將軍主要是積勞成疾,心力交瘁,又加受了風寒,寒氣深入內腑,病情較為兇險,然而趙普略懂醫道,在此相視,料無防礙,將軍可以放心前去六合,一切由我承擔好了。」

  匡胤這才放下心來。即日吩咐部隊整理行裝,留下馬全義和二千人馬守滁州,自帶三千,同了鄭恩、石守信、羅彥瑰、張瓊一行部將,徑往六合而來。

  那南唐六合縣城,只有文官和數百兵馬,聞知趙匡胤領兵到來,已連夜逃走了,匡胤便順利進駐了六合。

  與此同時,韓令坤的東進軍,也順利地襲取了南唐的東都揚州,南唐的東都留守賈崇棄城而逃,副留守南唐宰相馮延巳的兄弟『五鬼』之一的馮延魯被俘。於是,韓令坤又乘勝進軍秦州,制置使耿謙投降,獻糧二十萬斛。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連取南唐三州之地,周兵士氣大振。

  第二十九章 浴血戰六合

  躲在西都金陵江寧府,每日飲酒賦詩的南唐皇帝李璟,得知江北三州失守的消息,嚇得面如土色。只得派了翰林學士、戶部分寺郎鐘謨、工部侍郎、文學院學士李德明,奉了求和表章,帶了禦服、名貴藥材和茶葉,金器一千兩,銀器五千兩,絲五千匹作為貢品,又有犒軍牛五百頭,酒二千斛,到壽州城下,進謁世宗求和。

  柴榮在下蔡鎮水寨之中,親自指揮將士攻打壽州,一直攻打不下,心中煩惱,幸有趙匡胤建議,開闢新的戰場。才分兵南下車進,連續克服了滁、揚、泰三州,心中才略略有些喜歡。這日正在帳內與李谷、李重進議事,忽然有轅門官報進,南唐派了鐘謨、李德明二人,齎了貢物和表章,將來勞軍求和。

  柴榮目視李穀,問道:「此二人何許人?」

  李穀道:「南唐舌辯之士也。」

  柴榮聽了大怒,說道:「戰敗求和,不差宰相、三公前來,卻派了二個舌辯之士,必然是想說動朕退兵,且先給他一個下馬威!」

  立即令李重進,凋一千名全副武裝執槍的士兵,從轅門直至大帳,夾道排列陣勢,再選一百名武士,個個鋼刀出鞘,列於大帳之外,形成一道刀槍長廊,帳內,則列兩行將軍,按劍而立。一切均佈置就序,才命令傳令官,宣二人進帳。

  那鐘謨、李德明在轅門外等候良久,不見人來理睬他們,心中先自涼了半截。忽然只聽轅門內喝一聲:「帶南朝使臣!」

  這一聲喝,有如提審犯人似地,二人又嚇了一跳,頓時心中如敲起鼓來,咚咚地跳個不停。

  直見那門內出來一位低級軍官,戎裝佩劍,走到鐘謨,李德明跟前,冷冷喝道:「隨我來!」

  聲聲低沉而有威力,不多說一字。說畢,便轉身在前帶路,鐘、李二人戰戰兢兢地跟在他後邊,進得轅門,只見衛兵夾道而立,個個站得如同石像一般,紋絲不動,手中刀槍耀日,劍戟如林,他一人何曾見過這樣陣仗,走著走著,不由嚇得頭上冷汗越直冒。

  不一時,來到大帳之前,又看見一隊武士,個個拔刀在手,高高舉起,怒目而視,好像隨時都可以劈下來似地,真是殺氣騰騰,二人從刀叢之下慢慢走過,雙腿開始發顫了,等到進帳,早已支持不住,四條腿一軟,二人同時地跪倒在地,只是磕頭。

  三跪九叩之後,才呈上禮單,表章。內衣已被冷汗濕透,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只是站在那裡,低頭不敢仰視。

  世宗也不吩咐為他們設座,便開言道:「你們主上自稱是唐室後代,就應懂得禮儀,不同於割據一隅的雜姓偽國。可以你們與聯的國家不過一條淮水之隔,卻不願與朕修好和睦,反而派人泛海千北上,與那契丹眉目傳情,鼓動他們擾亂中原,還有一點講道德禮義嗎?如今朕大軍壓境,才想到派你們二人來,妄想憑你們三寸不爛之舌,來說動朕罷兵,實是可笑。朕絕非秦時六國蠢愚之君,豈能被你們二人花言巧語所迷惑?你們可回去告訴你們主子,讓他本人速來見朕,當面謝罪,方可無事。不然的話,朕將親赴金陵閱兵,取你們府庫中的財帛,以犒賞朕的三軍,屆時,你們君臣可不要後悔。」

  柴榮這一段話,聲若洪鐘,語言鏗鏘,詞色俱厲。說畢,威嚴地盯著鐘謨和李德明,使這二位平常自詡為能言善辯的南唐文士,嚇得只剩戰慄,那裡還能說出一句話來。只是唯唯諾諾而已。

  柴榮見已把他們二人嚇住,才換了一副面孔,派人領他們出去吃飯,休息,示以寬大恩惠。

  這時,柴榮又接到捷報,從西線出擊的將領王審琦等,已攻下了南唐的光州、舒州、蘄州等地。柴榮以為出兵以來,已佔有了南唐在江北的在大部分領土,成功在即,豈可半途而廢,遂對南唐求和不予理睬,下令各地將領,繼續向南唐在江北的各州進攻。另派苗訓每天陪著鐘謨、李德明聊天。這苗訓久走江湖,憑著嘴中會說,來賺錢吃飯的人,鐘謨、李德明如何能說得過他?久而久之,反而被苗訓說動了,也相信南唐的日子不會太多了。

  南唐皇帝李璟,見鐘謨、李德明去了半個多月,音信全無。便再次派了宰相有僕射孫晟、禮部尚書王崇質,帶了重禮,再次來壽州城下謁見柴榮,這次帶了的表章,又作了很大的讓步。表示願意削去帝號,向周稱臣,並將江北的壽州、泗州、濠州、楣州、楚州、海州六州之地,割讓給後周,每年再納貢價值百萬萬兩白銀的貢品,請求柴榮罷兵。

  那孫晟乃是南唐宰相,平素清廉正直,稱譽卓蓍,所以柴榮對他十分客氣,但是由於後周已得到南唐在江北的大部分領土,眼看就要全部佔有領了,豈肯再退出一部分,只留下六州地盤。所以柴榮堅持要南唐獻出江北所有領土,才肯罷兵。

  孫晟自然不敢作主應允,談判不成,柴榮便將孫晟、王崇質和先來的使者鐘謨、李德明軟禁一處。

  李德明在周營月餘,親見周兵精壯英勇,文武將官忠於職守,上下一心。與南唐那些拉幫結派,只知養尊處優的官僚相比,簡直是有天壤之別,不可同日而語。心中暗想道:「好此局勢和雙方力量看,再戰下去,南唐必亡,我既食南唐之祿,焉能見死不救,不如勸主上,依柴榮所提條件,將江北領土全部割讓給後周,求得罷兵,以得喘息機會,再操練兵馬,革親政治,或者可以收復失地,延長國祚。」他這樣想罷,便要求面見世宗。

  柴榮當即宣李德明進帳。

  李德明奏道:「臣蒙陛下盛情款待,在周營已居月餘,親見天兵精悍英勇,唐兵實非敵手。唐主所以遲遲不肯獻出江北之地,是未知陛下兵力之盛也。請陛下給臣五日假期,臣願回江南,說服唐主,獻出江北之地,前來回報。」

  柴榮聽後大喜,當即同意李德明返回江南,並允許王崇質與之同行,又寫了一道詔書。曉諭唐主,內容無非是說:「只要獻出江北十四州全部領土,我軍立即罷兵,如果仍然猶疑不決,則不必再談判了。」

  李德明,王崇質帶了世宗詔書,徑回江南而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